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双语出版)
引用本文:蒋中明,李小凡,伍忠才.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双语出版)[J].中国公路学报,2018,31(2):48-56.
作者姓名:蒋中明  李小凡  伍忠才
作者单位:1. 长沙理工大学 水利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 长沙理工大学 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 长沙 410004; 3. 湖南省水利厅, 湖南 长沙 410007; 4. 邵阳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22207);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6B402)
摘    要:针对降雨入渗引起的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问题,考虑暂态饱和边坡重度变化、基质吸力以及暂态水压力的影响,分析了降雨入渗条件下暂态饱和边坡失稳机制,揭示了暂态水压力分布规律,并阐述了相应的暂态水压力数学计算方法。依据边坡滑动面是、否位于悬挂暂态饱和区内2种分布条件,提出了考虑暂态水压力、基质吸力及重度变化的Janbu极限平衡分析方法,并编写了可自动搜索圆弧形和折线形滑面的暂态饱和边坡稳定性计算程序。通过算例深入研究了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以及滑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前期,由于暂态饱和区厚度较小,边坡基质吸力作用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占主导作用;持续降雨引起暂态饱和区厚度增加条件下,边坡内暂态水压力逐渐转化为边坡失稳的主控因素,边坡安全系数持续下降;相同计算条件下,随着暂态饱和区厚度的增加,折线形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始终小于圆弧形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折线形最危险滑动面的深度随暂态饱和区厚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但普遍浅于圆弧形滑动面。圆弧形滑动面的深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深入研究发现此现象与边坡底部暂态水压力及边坡的抗剪强度参数密切相关。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更容易产生浅层折线形滑动破坏。

关 键 词:道路工程  悬挂型暂态饱和边坡  改进Janbu法  暂态水压力  失稳模式  
收稿时间:2017-03-15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公路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