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分析向家坝水电站日调节运行对下游中嘴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建立1:100正态物理模型,对向家坝水电站典型日调节工况进行模拟,分析日调节非恒定流引起的中嘴码头水域流速、水位和比降等通航水力要素的变化过程,同时结合流场分布资料和自航船模试验,研究日调节对船舶航行以及进出港靠泊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站按照拟定的水位变幅进行日调节时,码头河段水位变幅未超过电站运行调度规程允许值,水流条件满足船舶航行要求,船舶可以正常进出港靠泊作业,对码头运行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电站日调节调度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臣 《水运工程》2017,(4):151-155
为分析乌江渡水电站泄流对下游乌江渡码头通航水流条件的影响,建立了乌江渡码头河段二维非恒定流水流数学模型,并运用实测水位流速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对恒定流通航条件进行模拟分析。针对电站发电泄流代表方式,采用流速和比降历时变化、10 min水位变率,分析电站泄流引起的乌江渡河段通航水动力变化过程。结合船舶上行能力,分析电站泄流对船舶进港靠泊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系统研究巴基斯坦某浮式LNG码头工程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浮式LNG码头特殊的系泊、靠泊和作业要求,绘出适合浮式LNG码头的控制系统框架;详细阐述船岸连接系统、消防控制系统、靠泊及辅助控制系统等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控制子系统的具体配置;根据巴基斯坦某浮式LNG码头平面布置条件,通过研究各国规范相关规定、并结合现行国内控制系统设计标准,总结出一套区别于常规LNG码头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浮式LNG码头在常规LNG码头搭建控制系统框架的基础上,在数据传输通道、线缆合理布局以及主控对象选择等方面,有进一步优化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某型在建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FPSO)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生产实践验证,对在建FPSO的码头靠泊方式的选取以及安全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以FPSO为代表的特种船型的码头靠泊方案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弧形自浮式防撞设施能够有效解决大水差拱形桥梁的防船撞问题,其运行可靠性关系到防撞设施日常运行的灵活与稳妥,对其进行研究尤为必要。采用性能可靠性评估模型评价防撞设施运行的可靠性,将可靠性量化为防撞设施随水位变化自适应浮动的驱动力值大于浮筒阻力值的概率。为了提高试验的效率,采用强化试验原理,对试验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弧形自浮式防撞设施机构模型,并在防撞带与浮筒连接部布置多个应变测量单元,监测防撞设施随水位自适应浮动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强化试验条件下,共进行了25个往复升降试验,结果表明25次试验中均未出应变输出结果异常的现象,说明在25次试验中未出现一次浮筒卡住的情况,证明所设计的防撞设施结构运行可靠度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水位差码头通常指设计水位差为10-17m,设置3-4层以上系烤串结构或浮式系靠传设市的高桩码头。三峡库区蓄水后的水位变化幅度在30m左右,属于特大水位差码头,在该流域建成的码头泊位基本采用多层系缆高桩结构。结合实际工程,对特大水位差码头传统系靠泊结构的计算,探讨受力较为合理、造价较为低廉、施工较为方便快捷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王翔  黄太刚  宁小倩 《船舶》2009,20(3):55-60
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描述了靠泊船与浮式码头碰撞过程中流固耦合关系。采用耦合法建立了浮式码头与靠泊船碰撞的仿真模型,真实模拟了船舶与浮式码头碰撞的过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由此可知,靠泊船碰撞对于浮式码头的运动响应、连接器所承受载荷、锚缆张力影响较为显著,流体区域也将产生较强的扰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加以注意。同时,也证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在流固耦合的研究领域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蕊  杨斌  高谭坤 《水运工程》2011,(10):66-70
分析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现状和大水位差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特点,并结合库区港口地形及水位变化的特点,提出适用于大水位差码头系缆的新型磁力系靠泊结构,重点介绍该结构形式的组成及工作机理,探讨大水位差码头系靠泊结构形式的发展趋势,从而促进码头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9.
长沙枢纽枯水期下游尾水位出现远低于设计最低水位的情况。为了分析其影响和研究对策,采取数据统计分析等方法,从下游低水位以及对应的水头参数对枢纽大坝运行、船闸通航、电站运行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以下对策:大坝原最大工作水头9.3 m提升至11.2 m;通过枢纽短时调度和流域联合调度保障最低生态流量348 m3s;采取“分段、划区、有序、控时、限量”综合管控下游河道采砂;采取 “多孔数,少流量”泄水,定期水下摄像和大坝安全监测确保大坝安全;防止船舶搁浅,采取“先慢后快”方式开启船闸输水阀门,确保浮式系船柱“磕底”时系缆安全,修建3 000吨级三线船闸,确保船闸通航安全;机组在水头7.0 m以下运行,下游水位低于19.55 m时禁止开机,及时进行电站前池清淤,确保电站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三峡库区正常蓄水后,库区航运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由于码头存在靠泊超设计船型船舶的情况,因此,对库区现有码头进行靠泊能力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架空直立墩式码头的靠泊能力,提出结合原有设计和码头实际运行情况,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超设计船型靠泊时码头结构实际响应的综合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为类似码头靠泊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