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3GS(GPS,GIS,GPRS)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速公路全线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对该系统的功能、物理框架和逻辑框架进行了设计。重点分析了基于3GS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交通信息处理技术、交通拥挤判别与交通事件检测技术以及交通控制与诱导技术等交通状态监控的关键技术。研究表明:以3GS技术为手段,可以实时、准确、全面、直观地采集、传输与显示全路网的交通运行状况信息,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判定交通拥挤和交通事件的发生以及交通拥挤类型、拥挤状态和拥挤排队长度,能够对拥挤条件下的交通流实行有效地控制与诱导。  相似文献   

2.
智能交通云信息服务平台将信息采集技术、云计算技术与先进的交通信息融合技术进行完美结合,既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指挥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又可为各类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实时的交通信息服务,达到任意人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任意通讯终端都可获取任意交通信息的无边界交通信息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数据是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尤其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阐述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分析、归类其技术特点,研究和展望新技术在交通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特点的交通数据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目的 是加深对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了解,应用交通标志施工技术、交通护栏施工技术和交通隔离栅技术等研究方法,对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技术进行深入剖析,与此同时还提出了成本控制、材料控制和设计规划管理内容,切实得出交通工程安全防护设施技术管理的优化结果,为我国交通工程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传递交通技术资讯推动交通科技创新办刊宗旨:促进交通科技进步,力争始终站在现代交通科技发展前沿,立足综合交通运输技术,重点反映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传播科技  相似文献   

6.
��ͨ�¼���⼼���Ľ�չ�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交通事件是造成偶发性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由于交通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地点是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偶发性拥挤难以采取控制交通需求或提高通行能力等减轻常发性拥挤问题的对策来处理。因此偶发性拥挤控制的关键是尽早地发现事件、确认事件的性质并及时采取救援措施和为其他驾驶员提供相关信息,这也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事件管理系统,对事件实现快速、高效、恰当地处理。交通事件检测是交通事件管理第一步,也是其技术关键,本文从总体上介绍了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各种自动和非自动交通事件检测技术,对两类技术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实际应用中交通事件检测技术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7.
BIM技术在建筑领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BIM技术的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等优点使其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和BIM技术发展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再结合BIM技术的特点,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营维护等几个方面的应用进行解析,最后对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交通标准化》2005,(12):162-162
“交通信息通信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于日前在北京成立。 该中心将依托中国交通通信中心.承担以下工作;国内外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和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的跟踪研究;交通信息化发展所需的交通信息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系统的研究开发;交通行业交通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与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探讨城市交通管控技术创新及产业生态方面的发展路径。根据城市交通发展进程中新形势与新技术环境,分析城市交通治理的新需求与新挑战。围绕应用工程技术规范交通行为、创新交通管控技术协同应用两大方面,提出可供探索的技术方向及发展对策。其中,深化交通工程技术精细应用、塑造通行规则意识、规范引导交通行为是前提,结合传统智能交通创新升级交通管控技术、实现深度协同应用是现实需要,追踪前瞻技术构建稳健、融合、创新的推进路径是健康发展保障。最后指出,立足中国国情和交通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找准创新发展路径,才能实现更科学、更智慧的城市交通管控,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次论坛针对城市交通的发展需要,探讨了智能交通物联网和综合交通信息服务问题,认为智能交通物联网就是将技术实用、理念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融合各种先进的智能交通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于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智能交通领域,以达到人、车、路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形成高效、准时、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运输系统.在综合交通信息服务方面,强调服务内容的深刻性和个性化,以及服务模式的人性化、智能化.强调使综合交通物联网信息最大限度地与其他各类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进而催生新的应用和服务.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介绍江苏省交通一张图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平台总体、功能、数据、技术和部署架构设计。运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平台部署、基于一张图技术的交通空间信息整合、Mongo DB的海量地图切片数据存储和服务式GIS的空间服务共享体系等技术,整合全省公路、水路和道路运输等相关交通专题空间数据资源,设计开发江苏省交通一张图云服务平台。构建了交通地理云,建设江苏交通空间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实现交通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目前平台已广泛用于公路、运管、航道等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全面提升江苏省全行业地理信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2.
集约交通出行具有高效、便捷的优点。2010年上海世博会交通保障方案中将集约交通做为一种解决道路拥堵的交通控制手段向市民公示。什么是集约交通,用怎样的技术来保障集约交通方案的顺利实施,文中将对上海世博会以及相关交通理论和技术进行阐释来回答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浅谈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T(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收集、整理、存储、管理、综合分析和处理空间信息和交通信息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是GIS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延伸,是GIS与多种交通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的集成。在信息管理现代化的今天,采用GIS-T是改进交通管理,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计算机化、信息化的最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智能交通系统——现代科技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智能交通的发展情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当前智能交通所涉及到的现代通信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网络技术等主要的相关技术,最后阐述了21世纪的智能交通是现代科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5.
城市交通调查和交通需求模型在中国已有3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新的数据环境和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有必要探讨交通规划定量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中国城市交通调查的技术问题、体制保障等现状情况,同时概括交通模型的技术发展和应用现状。其次,从调查数据采集和维护机制,交通模型理论体系和功能需求,人才队伍以及模型在交通规划决策中的地位等方面分析交通调查和模型存在的问题。最后,预判中国城市交通调查和模型的发展趋势,提出大数据和交通模型互动发展、交通模型和GIS技术全面结合、加快制定指导手册和标准等相关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2007,5(5):95-96
编者按:智能交通技术在高速公路领域中的应用已取得不小进展,但在城市交通领域却进展甚微.本期论坛撷粹就城市交通领域中应当和可能优先发展的智能交通技术、典型的技术应用示例等话题展开讨论,希望以此引起更多交通同仁的关注,以期更好地推进智能交通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王海英 《城市交通》2007,5(2):99-99
本书是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在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体系及工作指引方面的实践总结。该中心通过大量的工作实践,形成了实施导向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积极推动技术和机制创新。本书包含从宏观到微观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技术体系说明,概括了城市整体交通规划、分系统交通规划、分区交通(改善)规划、片区交通(改善)规划、重要交通设计建设、详细规划(改善设计)及交通影响分析、交通专项调查研究等各类项目的规划设计任务、规划技术路线、成果构成及要求等工作指引,并精选该中心的工作实例作为辅助说明。  相似文献   

18.
交通强国建设是新时代做好交通工作的总抓手。“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建设,对智慧交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更好地对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智慧交通发展方向,在进一步理解把握交通强国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研究智慧交通的技术、业务及效果特征变化;对支撑智慧交通的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并指出新兴技术与智慧交通行业需求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团队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方向,介绍了建筑信息建模、虚拟现实、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在智慧交通中的应用探索;对交通强国背景下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指出,新时代智慧交通的发展应强化前沿关键科技研发,打造富有活力的交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交通发展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支撑交通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9.
交通移动采集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交通信息采集技术,目前在国外很多城市都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和应用。本文在分析常规交通采集技术的不足和交通移动采集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城市交通的特点,分析认为交通移动采集技术同样适合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本文还将交通移动采集技术分为主动测试车技术和被动探测车技术。最后以中山市公交车采集的数据作为被动探测车数据,简单探讨了交通移动采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征订启事     
《现代交通技术》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技部批准,由江苏省交通厅主管、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交通类科技期刊(双月刊,刊号:CN32-1736/U),重点报道公路工程、水运工程、运输工程、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等方面的学术进展和发展动态。2014年《现代交通技术》征订工作已全面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