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依托北斗高精定位技术优势,围绕共享单车入栏结算系列关键技术、行业监管创新等,深入分析了我国大中城市共享单车行业治理存在的痛点问题,探索出一套共享单车行业精细化治理模式。通过深圳的实践应用可以看出,该模式能够有效规范停放、提升周转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强化行业监管,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北斗高精定位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2.
精确定位定向钻头轨迹是保证管线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首先阐述了定向钻进轨迹定位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傅里叶变换法、声波法、电磁法等定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进行比较。重点探讨了惯性陀螺仪的定位方法,包括工作原理、信号处理及其在管线定位中的应用流程,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基于微型陀螺仪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为约0.2米的定位精度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3.
WiFi定位技术扩散范围广,传输速度快,有效距离长,可靠性高,应用更加方便、快捷、领域广泛,很好适应了机场空间大、人流及车流多的特点。本文主要阐述了WiFi定位技术的优势及在机场的应用需求,并分析了WiFi定位需求技术在机场应用的效果,包括用户历史位置、界面效果和安全性能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全面调查了铁路货运市场和高速公路货运市场发展现状,深入地分析了铁路货运改革的举措及阶段性成效,研究了铁路货运市场优势的发展与定位的变化,提出了铁路"白货"运输量单列统计、省域铁路交通物流业协调机制、细化集装箱运输的货类统计、强化中欧和中亚班列常态化运行、特需货物列车的推广等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行波定位法常用于雷达、声纳、无线电测量和其他电磁测量应用中,对于提高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及通信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提出基于行波定位法的轨道交通设备多因素故障诊断研究。从某地铁交通设备故障实例出发,分析基于行波定位法的轨道交通设备多因素故障诊断方法,解释行波定位故障的诊断过程,详细阐述故障行波产生、故障行波算法、行波相位变换及判定故障具体位置的方法,得出应用行波定位法可精准测试轨道交通设备多因素故障的结论。以期为轨道交通设备维护工作人员精准定位故障设备位置提供辅助,提升其工作效率,以便高效完成对轨道交通设备故障的维修和更换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管道内检测器定位技术不断得到应用和普及。对里程轮定位法、射线定位法、静磁场定位法、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定位法、压力波法以及低频电磁波定位法等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内检测器定位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进行内检测器定位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在国防、海事、交通、农业等领域推广使用。本文从车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应急救援中应用的角度出发,首先简述了国内外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历史,比较了各类系统的优缺点;随后回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历程;最后针对车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何更好的应用于应急救援工作,重点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预警信息发布、救援力量调度和应急救援过程管控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RFID技术对信息采集的先进性,并结合物流托盘在流通中的特点,对货物入库、盘点、拣货/出库等库存管理作业流程进行了优化。利用探测器测出射频信号的相关参数,再结合基于TDOA(到达时延差)的圆周定位算法实现对托盘的实时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旅客服务的视角,界定高铁服务品质内涵,在借鉴国外铁路和民航业先进服务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高铁乘客的文化品位、消费偏好以及出行习惯,进行了高铁服务品牌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超声波成像技术在铁路列车车轴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分析超声波检测技术,对超声波成像技术在列车车轴缺陷检测领域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一种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自动检测模型。试验结果证明,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铁路列车车轴缺陷检测中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显著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进一步提升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通信信号技术正在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列车控制系统是现代铁路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基于无线传输的列车控制系统则是今后新一代列车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简单阐述无线传输列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基本原理和特点,阐明了无线列车控制系统对现代铁路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负压波泄漏诊断技术具有响应快、精度高、费用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管道检测,其应用分泄漏判定与泄漏定位2个过程.文中对负压波技术检漏原理作了阐述,总结了负压波检漏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相关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其在较小压力泄漏与小泄漏检测方面的缺陷,提出结合流量平衡的泄漏检测原理,结合SCADA系统建立泄漏诊断系统,并仿真验证了其在工程中的实用性.提出未来应该重视研究负压波波形和传播模型及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以提高精度.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工业管道输送流体流动特性,以及声发射技术在管道检测中的应用。采用手持式声发射检测仪器配合不同频率传感器对在役工业管道进行检测,研究焊接有三通、法兰、阀门等外接接口的不规则管道的定位特征,对比分析规则管道与焊有外接接口的不规则管道衰减特征区别,通过对现场数据的分析,得到管道损伤定位与传播声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传播速度条件下产生的定位误差,综合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作为对现场检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尤赟  张坤  李秋玲 《综合运输》2023,(12):161-165
为适应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的要求,企业越来越注重仓库管理精细化和精准化,进一步提出了对仓库中的叉车作业设备及人员的精细化管理需求,从而为货物在库流转提供更优化的路线方案规划。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方法是在仓库内安装UWB定位读取设备,通过读取UWB定位标签来解决室内设备和人员的定位。但这种技术方案不仅成本高,而且施工复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试验,本文研究提出应用RFID技术的仓库设备定位解决方案。采取软件和硬件相结合,在满足仓库叉车设备定位需求的同时,整体建设方案的费用仅是市场UWB设备定位方案十分之一,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碳减排效果,同时,该方案具有施工简单,有非常强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玉宽 《综合运输》1997,(12):19-20
<正> 内抓成本控制,外谋营销策略,已经成为当前铁路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特别是在激烈的运输市场竞争中,要遏制铁路市场份额持续下降的势头,扭转铁路全行业亏损的局面,竞争策略的谋划和定位更加成为重中之重的举措。本文结合铁路运输市场的细分,立足“巩固阵地,收复失地和扩大领地”的市场目标,对铁路企业的竞争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一、市场细分和铁路目标市场的选择 所谓“市场细分”就是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需求、购买行为和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高继民 《工程科技》2001,(1):39-40,53
西(安)南(京)铁路第25标段Shi河大桥钻孔桩施工中,采用定位反力系统和大块预制混凝土支垫等工艺,准确定位钢筋笼,解决了施工中钢筋骨架偏移,掉笼,浮笼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要求9个示范省市的大客车、旅游包车和危险品运输车辆,于3月底前80%以上安装上北斗车载终端。6月1日后,凡未按规定安装北斗导航的车辆,不予核发或审验道路运输证。在"两客一危"车辆管理中的北斗车辆指挥监控系统属于北斗高精度应用,其工作原理很简单,即在管理车辆上安装北斗高精度定位终端,定位终端通过普通通讯手段(如CDMA、GPRS等)将车辆信息实时传输到指挥监控系统,从而对车辆的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北斗高精度的应用,可以对车辆  相似文献   

18.
出油管道具有管径小、数量多、总长度长及流量取决于产量等特点,普通的管道检测技术难以满足出油管道管理的需求。管道摩阻增加和有效流通面积变小导致出油管道运行不稳定甚至发生凝管等恶性事故。因此,及时地检测管道和采取有效的流动保障措施,是出油管道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基于超低频电磁波定位的出油管道检测技术包括信号球、定位仪等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便于工程实现,为出油管道事故的预防及合理维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智能交通     
《运输经理世界》2011,(4):25-25
私家车明年起可用北斗卫星定位 据新京报报道,明年起,中国的私家车主就可以使用由“北斗”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且导航芯片价格要低于现在市场上使用的GPS系统。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透露,明年“北斗”系统将覆盖亚太地区。根据系统建设总体规划,2020年左右,将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0.
GPS差分定位技术实践应用与优化创新一直备受业内关注,合理利用GPS差分定位技术可提升桥梁检测质量,通过对GPS差分定位技术在桥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GPS差分定位技术在桥梁检测工作中的应用能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