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本文从轻轨车辆总体结构、走行部、牵引、制动装置和电气系统等方面,介绍了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低地板、变流器等技术.比较了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的布置及悬挂力式的各种特征和性能差异,提出了新型城市轻轨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结合国内外城市轨道车辆及走行部的结构特点,着重比较了动力转向架牵引电机的布置及悬挂方式的各种特征和性能差异;介绍了轻轨车辆的走行、牵引、制动装置和电气系统,提出了新型城市轻轨车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远华 《轨道交通》2010,(11):88-89
解决高速、大客流干线地铁与地面公交衔接的矛盾,支线轻轨是最佳方案之一。本文就未来新型支线轻轨的运营方案、车辆技术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其线路布置、站台设置、运营模式、列车编组自动调度调整、轻轨与地铁联网运行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车辆技术上采用橡胶轮转向架,涉及了电磁陀螺仪导向、电子稳定程序等先进技术,提出了作者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4.
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着重对独立车轮和传统轮对的磨耗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能以15km/h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0m的曲线;且与传统轮对相比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在城市轻轨低地板车中采用。  相似文献   

5.
城市轻轨车辆发展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轻轨车辆总体结构、走行部及电力传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情况,其中包括低地板、独立旋转车轮和IGBT等技术。同时概括介绍当前国外城市轻轨车辆的主要应用型式,分析未来城市轻轨车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城市轻轨车辆的运营特点和技术要求,论述了城市轻轨车辆微机控制系统的方案选择,并就系统的组成和软硬件的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证了城市轻轨车辆采用盘形制动装置的必要性,说明了轻轨车辆盘形制动装置的结构和安装特点,以及宜选用的材料,提出了轻轨车辆制动计算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减少列车阻力、选用牵引变流器和牵引电动机以及列车运行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城市轻轨车辆节能的可能途径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道车辆高速重载的发展,对车辆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转向架和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受压杆件,除了保证其刚度和强度外,还应进行屈曲分析,保证杆件的稳定性.论述了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并对转向架交叉杆和制动拉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指出了制动拉杆稳定性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屈曲分析在车辆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屈曲分析在车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道车辆高速重载的发展,对车辆零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转向架和基础制动装置中的受压杆件,除了保证其刚度和强度外,还应进行屈曲分析,保证杆件的稳定性.论述了线性屈曲分析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并对转向架交叉杆和制动拉杆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指出了制动拉杆稳定性中存在的问题,说明了屈曲分析在车辆中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可重构设计理论和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实现快速设计新产品,在分析设计需求的模糊性、设计域关系的模糊性和设计过程的模糊性基础上,将模糊集理论引入可重构设计中,提出了机械产品模糊可重构设计原理与方法.以350 km/h高速列车转向架总体设计为例,运用质量屋工具构建转向架模糊矩阵,求解出目标参数及其重要度,给出了转向架主要性能参数的隶属度函数,并采用距离贴近度模糊相似度识别.研究结果表明: 300 km/h高速列车转向架的距离贴近度为0.91,与设计目标最相似,进一步通过参数竞争性分析确定出修改设计方向,快速实现了转向架的资源重用和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2.
针对A型车动车转向架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的方法对转向架进行回转阻力测试,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出转向架的回转阻力系数,然后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动车转向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回转阻力系数的变化情况,从而指导转向架的设计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机车转向架配管系统做了简要介绍,采用Creo2.0三维设计软件管路模块和新型卡套式管接头,对铁道部重点项目4400马力调车机车转向架管路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并在生产中成功实现,证明了三维配管的优越性.为各种机车的转向架三维配管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4.
For the dynamics of wheel/rail and car body, lightweighting of bogie frames is one of main concerns of designers. Lightweighting of the bogie frames may reduce the fatigue strength and life, especially in heavy haul and high-speed conditions. In this work, full-scale fatigue and fracture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bogie frame of a high-speed electrical locomotive. Multi-axial stress-states of some dangerous points are found both in service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The Von-Mises equivalent stress criterion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strength. Then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detected during the test are described. The reason why the crack growth rate may become slow in the weld structure of the bogie frame is explained using a residual stress concept. Miners accumulative damage rule and P-S-N curve are used to predict the life of the bogie frame under fatigue and fracture tests. The experimental approach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give satisfactory results and design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机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的牵引与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径向转向架是为了解决曲线通过时轮缘磨耗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高山区运行速度很有前途的一种设计,但是由于机车需要靠轮对传递牵引力,其径向转向架在导向机理以及结构实现方面与车辆径向转向架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对不同驱动扭矩下传统与径向转向架的冲角、脱轨系数、扰动角及纵横向作用力进行了计算,从而得出了存在牵引力情况下对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首创的摆式列车径向转向架,不仅结构复杂,受力状态也相当复杂的现状。在讨论了著名的I-DEAS软件的优化算法之后,对摆式列车径向转向架的构架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设计模型中,不仅考虑了应力约束,还考虑了位移约束及设计变量界限约束。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不仅降低了局部应力集中,同时又满足了刚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铁道车辆转向架构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复杂的多轴疲劳载荷,为构架结构的设计和分析带来困难.本文以某车辆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为获得构架在复杂多轴载荷作用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状态,分别建立构架板壳有限元模型和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参照UIC 615-4、TB/T 2368-2005和TB/T1335-1996标准,确定计算工况,对该转向架构架强度进行分析计算,并根据ORE B12/RP17提供的钢材Goodman疲劳曲线图,编写后处理程序对构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结果表明:两种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结果趋于一致;构架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呈现面内应力分布占优的状态;采用最大主应力对其进行疲劳强度评估是合理的;两种建模方法获得的构架静强度、疲劳强度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说明:采用板壳模型代替实体模型对构架进行有限元强度分析是可行合理的,可节省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城市轨道车辆运行仿真和能耗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规划法研制了编制其最佳运行图的微机程序PRIOPT,并利用该程序作了实例计算和分析,为运营部门编制节能最佳运行图以及城市轨道车辆的节能运行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焊接转向架涂层防腐进行研究,通过对其腐蚀情况的调研,分析了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涂层工艺方面的解决措施.此外,对焊接接头腐蚀状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焊接钢板(09CuPCrNi-A)耐腐蚀性可靠,可以作为焊接转向架的基体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