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重庆地铁一号线(朝沙段)综合接地工程设计及施工方式,结合重庆地区地质特点,突出解决地铁接地技术难点——降阻。分析对比现有的接地降阻措施,选取一套由高效降阻材料为主的接地解决方案,阐述由新型接地材料构成的接地网在地下有限空间与高土壤电阻率环境下接地降阻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青藏铁路冻土区的土壤结构,给出该地区的典型土壤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针对不同深井的个数与深度对接地系统降阻效果的影响,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出青藏铁路的深井接地方案.  相似文献   

3.
季节性冻土地区牵引变电所接地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地面冻土层的土壤电阻率随季节性因素变化很大,将严重影响接地网的安全性能,此时采用参数合适的复合接地网将比水平接地网具有更好的降阻效果及安全性能。以哈牡铁路亚沟牵引变电所为例,采用CDEGS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的方法,分析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影响接地网安全性能的四个因素(水平均压带网格大小;垂直接地极数量、长度及位置),得出采用水平均压带与垂直接地极相结合的复合接地网方案为工程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用于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系统的新型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大片高土壤电阻率的多年冻土地区,给变电站及输电线路杆塔等电力系统接地设计施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的降低接地电阻,笔者提出了适合该地区使用的新型接地装置———降阻模块。该模块具有较小的自身电阻,通过与土壤良好接触、增加等效半径等方式降低了接触电阻与散流电阻。为了进一步提高其降阻能力,在格拉段可采用换土等措施。根据铁路沿线接地网情况,给出了不同情况下接地模块接地电阻的计算公式,并分析了降阻模块个数变化对接地网利用系数的影响和利用系数的变化规律。通过模拟及现场实验表明,该降阻模块具有施工方便,散流特性好,降阻能力强等特点,为青藏铁路格拉段接地装置的选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达标与否直接关系到供用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及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长期以来山区变电站接地降阻问题一直是行业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介绍了通过对新型降阻材料的应用和精心设计组织,成功解决了梅花山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严重超标问题。并为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罗斌 《铁道运营技术》2009,15(3):10-11,14
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对田林牵引变电所接地装置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后,采取人工方孔接地网、接地降阻模块和外延接地体,以降低接地电阻。同时通过环形均压带,改善地网均压,以及采用执镀锌材料并进行防腐处理等改造对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从接地的实质出发,论述短路电流是接地电阻的控制因素。从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结构类型等3个方面分析土壤电阻率对接地电阻的影响,提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所降阻措施,以及接地网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波 《科技交流》2005,35(3):60-64
从接地的实质出发,对影响地电阻值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变电所降阻措施以及接地网设计的一些方法,并对高土壤电阻地区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的合理选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冻土地区,由于土壤电阻率的增大,电力设备的安全接地变得困难起来。介绍了在低温条件下对几种典型土壤以及各类降阻剂的电阻率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给出了土壤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讨论了低温条件下降阻剂的使用方法和降阻效果。总结了国内外冻土地区接地设计的实验。对改善冻土地区接地安全性的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地铁设计中,接地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影响人身安全及运营安全,大连地铁地下为岩石结构,土壤电阻率非常大,经过对垂直接地体法、非金属降阻模块法、双层接地网法等3种接地方法的计算对比,以及经济、安全性等综合方面考虑,选用了双层接地网法对大连地铁明挖车站进行降阻。  相似文献   

11.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牵引变电所接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厦深线某新建变电所,地形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土壤电阻率较高。本文结合铁路规范及IEEE规范,在满足接触电势及跨步电势的基础上,对接地设计思路进行探讨,并通过比较其经济效益,选择出最优方案,为类似较高土壤电阻率条件下的接地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设计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采用接地方案。在校验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后,适当提高变电所接地电阻值,再采取不同降阻措施,可在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节约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2.
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综合接地标准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综合接地系统是装备我国客运专线铁路的关键系统之一。该系统以贯通地线为主干,充分利用沿线土建构筑物内的非预应力结构钢筋作为接地极,形成低阻等电位综合接地平台,为沿线系统设备、设施提供接地。系统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入范围、工程实施方案及设计分工、工程界面、系统接口界面划分等,总结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接地工程标准化建设的经验并提出建议,为其他铁路综合接地系统工程建设及标准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介绍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接地材料选择及高土壤电阻率下降低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的几种措施,重点介绍IGA深井型电离子接地装置在衡茶吉铁路安仁牵引变电所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电气化牵引变电气的接触地网施工,同时介绍了接地网降阻、接地体材质的选择,岩岩地网的施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  相似文献   

15.
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限值及降阻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几个方面对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允许值进行计算,探讨合理确定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允许值的方法;介绍国内降低变电所接地网工频接地电阻的几种有效措施,分析不同情况下采用的降阻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即将建设以川藏铁路为代表的一大批复杂艰险山区的高标准铁路。受地质条件及电力系统影响,牵引变电所的接地设计将面临地形受限、高填方、土壤电阻率高、短路电流大等诸多困难和挑战。基于CDEGS软件建立的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模型,分别对常规接地网、深井接地、外引接地以及提出的双层接地网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和指标考核,分析接地电阻、接触电势校核以及经济指标的对比。数据显示常规、深井及外引接地方式在地形受限的复杂环境中效果不明显,而双层接地网结构在经济、技术综合指标中最优。该方式在西成高铁的秦岭山区牵引变电所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证明双层地网结构非常适合在复杂艰险山区铁路高填方地段的牵引变电所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缺乏有效的腐蚀在线监测手段,无法获得接地网接地极的腐蚀速率,而电化学检测技术是研究接地网接地极材料腐蚀机理的有效手段.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电化学腐蚀在线监测与评估系统,介绍了其在牵引变电所的应用情况.该系统能够实现接地网腐蚀变化趋势的长期在线监测,有助于从电化学的角度评估接地网的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和谐系列电力机车的3种接地故障检测方式,并对不同接地检测方式在不同接地范围发生单点接地时,隔离故障变流器后机车继续保持运行是否存在电气安全隐患进行了风险评估.通过仿真分析,当单点接地故障发生在电机侧、中间直流环节侧或牵引变压器二次侧x端时,无论机车采用哪种接地故障检测方式,均可通过隔离故障变流器的办法,使机车继续降功运行,无安全风险;当接地故障点发生在牵引变压器二次侧a端时,在低阻接地方式下机车隔离故障变流器运行仍存在风险,应停车救援;在高阻接地方式下机车隔离接地故障变流器运行存在风险,但能维持故障继续运行.通过以上的接地故障模式分析,便于指导操作人员在各种接地模式下保障机车车辆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9.
对工程中常见的接地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理论计算,从接地效果和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接地极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牵引供电系统的接地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导电混凝土的接触网支柱基础自然接地方法。围绕机械强度和导电性能进行导电混凝土的配比优化,筛选出20%石墨+2.5%钢纤维的复合导电相材料;对导电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基础自然接地方案和接地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该方案的接地电阻降低了73.16%,将相邻的多个接触网支柱基础相连时,可满足牵引供电系统接地电阻的要求。对雷电冲击下导电混凝土支柱基础的电热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导电混凝土接触网支柱基础在泄放雷电流时温升较小,内部温度分布均匀,不易受到结构应力的影响。文章所提基于导电混凝土的牵引供电系统接地方法,只需将施工时的浇筑材料由普通混凝土替换成导电混凝土即可,实施简单便捷,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电气化铁路的接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