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准格尔至朔州铁路(准朔铁路)设计、施工实践,基于准朔线接触网的主要结构和参数,重点对雷击接触网附近地面、雷击接触网支柱顶部、雷击接触网导线3种情况下的接触网耐雷水平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对既有线路接触网加装避雷线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利用滚球法就准朔铁路避雷线最优架设高度进行了定量计算,为后续防雷补强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分析接触网设计现状与BIM技术优点,阐述铁路四电IFC标准。在采用BIM技术设计过程中,论述和分析Bentley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和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的优缺点。通过BIM技术在阳大铁路设计中的应用,实现接触网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协同设计,直观体现接触网的设计成果,初步形成设计流程,可为铁路全生命周期BIM技术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匈塞铁路接触网腕臂及定位装置中关键产品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的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接触网零部件国产化的结构优化设计、原材料选型、生产工艺路线等解决方案。国产化后的产品满足EN 50119《铁路应用固定装置电气牵引架空接触网》标准及21717/2016/MAV《匈牙利国家铁路公司接触网设计与施工要求》等规范要求,为国产化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匈牙利铁路接触网设计中,需要利用接触网开关场进行供电分段和分束,开关场的设计理念是在车站范围划定一个或几个封闭的场地用于集中放置隔离开关,通过隔离开关的断合对不同分段分束的接触网进行远动控制。开关场具有国外电气化铁路特色,本文通过对开关场设计的介绍和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国外接触网设计的认识,有利于“一带一路”铁路设计标准体系与当地标准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常规的接触网支架跨度在铁路多股道区框构顶进工程中已不能满足工程需要,需要设计超大跨度的钢梁.本文以计算机有限元仿真技术为基础,基于仿真计算结果,结合理论推导,实现了超常规铁路接触网钢梁的分析与设计.该方法能显著缩短设计周期,提高铁路接触网特殊钢梁的计算准确度,对今后遇到的类似接触网特殊钢梁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由于其牵引功率大、节能环保、能大幅提高运输能力和速度,比传统的内燃牵引在技术、经济、环保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因此,对既有内燃牵引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是今后铁路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对既有内燃牵引铁路的改造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低净空隧道接触网的架设问题。在进行接触网设计时,由于受低净空限制,制约了架空接触网正常悬挂模式,引起接触网悬挂标准的下降。既有广通至大理铁路由于既有隧道年久失修,拱顶塌陷、偏斜等病害,造成了隧道断面不统一,接触网设计中需分别对每个隧道断面进行研究。文章通过对既有广通至大理铁路低净空隧道下的接触网悬挂方式的方案论证、比选,为今后解决低净空隧道内接触网悬挂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在接触网作业车运用中出现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问题,设计基于WEB的接触网作业车运用安全管理系统。系统基于WEB设计,充分利用现有铁路网络资源并纳入接触网作业车相关的管理部门,在作业车司机培训考试、一次乘务作业标准、接触网作业车故障报修、接触网作业车检修、人员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8.
借鉴BIM技术在我国大型工程建筑设计中的经验,铁路相关勘察设计项目已开始尝试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工作。接触网是铁路牵引供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气化铁路勘察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介绍接触网设计现状,重点对接触网BIM设计的优势及其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铁路接触网设计及施工可以归纳为广义的建筑工程,因此有必要借鉴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内设计与施工过程的成功应用,以提升接触网设计及施工水平。通过对BIM应用的技术、方法、标准和软件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我国接触网工程施工特点和实际需求,提出BIM在接触网工程施工深化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10.
唐伟 《铁道运营技术》2013,(1):16-17,20
介绍了成灌线接触网支柱高度及外露高度、车站内接触网及接触网零部件采用景观设计的方案,该设计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接触网与成灌铁路大部分位于城市区域和风景区域相协调,实现了接触网的景观设计要求,以期对其它铁路车站内的接触网景观设计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的发展,对铁路接触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接触网基础的施工也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而接触网支柱预埋螺栓的固定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接触网支柱能否准确就位、受力是否合理。结合贵广铁路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重点介绍了接触网支柱基础预埋螺栓采用双层模具固定法施工控制关键技术,采用该施工技术,满足了设计和验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是条市郊铁路,介绍了成灌铁路接触网的主要设计方案及技术特点,结合双列重联动车组的检测结果,对弓网关系进行了分析,供其他市郊铁路接触网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香港西部铁路大榄隧道防烟门区段接触网设计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西部铁路大榄隧道防烟门区段接触网设计过程为基础,介绍香港西部铁路的概况和相关设计规范;翔实地记录了大榄隧道防烟门接触网设计的思路和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重载铁路具备牵引质量大、功率高、接触网载流量大等特点,对接触网的系统需求不同于普通铁路,有必要对接触网关键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接触网导线规格、张力配置、主要零部件选型及电分相形式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张唐铁路等重载线路。针对目前重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规格型式不一,不便于运营维护的现状,建议加强对重载铁路接触网主要装备的统一化、标准化研究,保障运输安全、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5.
分析铁路沿线地震、雷电、大风、冰雪及隧道火灾等对接触网运行安全的影响,列举近几年灾害引起接触网故障的典型实例,从提高接触网支柱基础稳定性和耐久性、结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电气绝缘安全性等方面着手,提出接触网抗震、防雷、防风、融冰及隧道防火等成套防定技术以及进一步完善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研究接触网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议,在此基础上构建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接触网防灾安全技术体系,为我国高速铁路或长大干线铁路接触网防灾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强台风环境下接触网支柱的强度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现行规范尚未涉及台风作用下接触网风荷载的具体规定。为此介绍跨海铁路T梁桥接触网支柱防风设计思路及要点,提出接触网设计风速取值原则。对多种支柱型式进行方案比较,推荐更为适应强台风环境的接触网支柱型式,采用有限元方法并结合ANSYS软件对推荐方案的支柱进行仿真计算,同时还开展支柱结构性能试验,最终确定东海岛铁路特大桥上接触网支柱采用直径400 mm钢管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行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高速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通过等速动态检测对接触网的设计进行性能测试与验证,为进一步优化接触网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2)新建电气化铁路开通前的联调联试,通过动态检测修正施工偏差,确认接触网状态,对弓网受流性能进行动态验收评估;(3)通过动态检测查找接触网的设备状态问题,为运营维护单位维修提供依据;(4)通过动态检测试验设计,研究高速弓网关系,优化弓网匹配.  相似文献   

18.
提高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分析当前我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靠性,通过研究国外电气化铁路保障接触网可靠性的有效措施,应用可靠性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提高我国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可靠性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充分发挥铁路货运的优势,加强铁路运输能力的运用,对马坝站进行站场改造。将马坝站9~12道共4股道由调车线改为到发线。对9~12股道进行挂网,并对站改引起的咽喉区接触网进行迁改,通过对马坝站改造接触网供电分段设计、咽喉区设计、平面布置设计优化,实现马坝站站场改造接触网设计优化,并对今后类似电气化铁路站场改造的接触网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铁路货运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特大型货场设计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上海铁路枢纽数据为例,说明在特大型贷场设计中采用的运量预测方法,并对特大型贷场设计中的重要方面如平面布置、铺面设计、接触网设计、排水设计、综合管线等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