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北京地铁4号线20标盾构隧道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岩石不均匀出露,在掘进过程中遭遇水下、软硬不均岩石地层和全断面极硬岩等不良地质情况。介绍了盾构机在该复杂地层的施工方法及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对于复杂地层的盾构施工提出了建议:施工前应详细勘察地质情况,制定合适的掘进参数;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刀具积极管理;对地面加强监控量测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研究区2001、2005、2009年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 IS与ENVI技术手段,在对遥感影像的边界裁定、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预处理的基础之上,根据小流域景观生态类型分类体系,通过综合应用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以及类型叠加与图像整合等方法,进行小流域景观生态类型的遥感解译与分类,生成研究区2001、2005、2009年的景观生态类型图。为尽可能利用到遥感影像的所有原始数据信息,采用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参与景观分类,不仅能够发现新的信息,而且也会明显提高小流域景观生态类型的遥感解译与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地形图制作存在的人工目视遥感解译效率低、生产周期长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对实例分割模型MaskR-CNN(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进行改进,选用ResNeXt101作为其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利用边缘提取算法进一步实现了遥感影像的自动矢量化提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Mask AP50、Box AP50、Mask mAP、Box mAP等指标上均有明显的提升,可生成供铁路建设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拆迁费用计算的房屋矢量化影像,为该阶段的影像处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影像高铁竣工环保验收信息分类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营  陈忱  张峰  吴艳婷  肖如林 《铁道工程学报》2011,(7):105-107,109,111
研究目的:目前发展成熟的无人机遥感业务,能够为高速铁路竣工环保验收提供可靠、高时效性的铁路工程信息数据,弥补人工踏勘不足,提高环保验收工作效率。本文以武广客运专线竣工环保验收工作为例,制定了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信息分类体系,建立了相应的影像解译数据库和制图符号,并将分类体系应用于武广客运专线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期望能为我国类似高铁环保验收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论:将无人机影像数据应用于高铁环保验收工作具有可行性,建立的无人机信息分类体系,最大程度地提取高铁环保验收工程信息,同时,建立的信息解译数据库及制图符号,有利于分类体系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长大隧道三维可视化遥感地质解译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山 《铁道工程学报》2011,(11):13-18,62
研究目的:向莆铁路长大隧道众多,在地面地质调查中存在地形高差大、地质构造复杂、植被发育、基岩露头少、勘察周期短、大面积地质测绘难等问题,难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比例尺区域工程地质信息。研究结论:基于研究多源地质资料信息化集成、三维可视化遥感影像建模和三维可视化遥感解译方法,建立了向莆铁路戴云山—高盖山段的线路、地貌、地质等三维场景,进行地貌特征、断裂构造和不良地质的定量解译。解译成果可有效指导地质调查,减少外业工作量,保证长大隧道大比例尺地质调查精度。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SPOT5影像自动提取崩塌信息的改进方法。对MSAVI指数法进行了改进,使改进后的方法能更好地去除植被信息和突出裸地信息。首先利用改进的CMSAVI指数法去除SPOT5影像中的植被信息,进而对提取的结果进行去阴影、坡度筛选、形态学滤波、栅矢转换、面积和顺坡性筛选,并基于改进的多峰直方图阈值自动选取算法,实现了崩塌信息的自动提取。实验表明,该方法既能有效去除非崩塌等干扰信息,又真正实现了崩塌信息的自动提取,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崩塌的识别、提取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7.
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杂山区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地质调查困难、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了三维遥感铁路工程地质勘察技术,集成DEM、多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GPS、区域地质图、工勘资料多维空间数据,建立的三维可视化工程地质遥感模型,实现了遥感解译高精度、高效率、大比例及解译成果制图一体化;结合向莆铁路高盖山隧道工程,阐述了三维遥感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8.
<正>1概述某铁路工程建于渣土垃圾消纳场上,垃圾场面积约50余万m2。拟建场地位于河流冲洪积扇中部,由于近年来的采砂活动,场地内形成多处大型采砂坑,后成为渣土消纳场,场地内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布位置无序、深度  相似文献   

9.
铁路数字化选线设计达到实用水平的关键是复杂地质区域的数字地质选线技术。本文采用插值n次Bézier曲线和三次参数样条曲线分别实现不同类型地质对象在三维地质环境中的矢量化表达;采用CDT构建方法建立地质对象约束TIN模型,基于纹理定位和影像纹理坐标计算方法,实现栅格解译影像的定位和表达;实现将铁路数字化三维选线的矢量数据、栅格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地质环境建模方法。根据直观地质遥感解译影像,建立OBB包围盒算法,自动判断线路与地质对象的空间冲突。在三维地形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超地图模型,实现三维地质环境和三维地理信息的统一集成和应用。实例表明,本文的三维地质环境模型能够较好满足复杂地质区域的数字选线要求。  相似文献   

10.
实现DOM、DEM、DLG和专题数据等异构地理空间数据的同化;通过对遥感影像分辨率量化、制图图形量化、空间信息路径化和矢量信息符号化等技术的研究,形成基于同一平台的铁路工程遥感影像专题制图解决方案;利用JavaScript脚本语言,通过编程实现专题地图部分图内要素的自动绘制。研究成果可用于铁路建设各阶段的遥感影像专题制图。  相似文献   

11.
遥感技术在库格铁路阿尔金山区地质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阿尔金山地区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多且规模大,这些都为库尔勒至格尔木铁路地质选线带来较大的困难。因此,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收集遥感图像及地形、地质图,进行遥感图像处理与提取地学信息,并相互叠加,根据图像反映的各类影像特征,综合野外调查,建立该区域的解译标志,开展中、大比例尺的遥感地质判释。综合应用遥感解译和地质调查手段,查明了测区地质构造和重大不良地质的分布特征,为大面积工程地质选线、优化线路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为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布置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论遥感数据的模糊不确定性及基于Rough集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遥感信息的处理过程、遥感信息的本身特点以及遥感成像3个方面论证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造成遥感数据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图像的几何畸变、传感器系统工作不稳定、遥感数据分类的准确率、遥感统计模式识别、外界条件影响、误差积累等。遥感数据模糊不确定性则来自于数据边界判别、数据的复杂性、遥感成像技术水平和遥感影像解释等方面。提出用Rough集理论处理遥感数据的模糊不确定性的方法,并以一矿区的TM图像为例,分析开采沉陷形态。分析结果与实地情况吻合,表明用Rough集理论处理,简单直观,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三维“大场景”遥感技术在西康高铁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家山越岭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石软硬不均、不良地质和断裂构造发育,为西康高铁地质选线带来较大的困难。为提高勘察效率和质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三维大场景遥感影像特征及野外调查,建立工作区地质构造解译标志,对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不良地质体进行遥感判释。综合三维大场景立体遥感技术和野外调查手段,建立岩类基本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以便对岩性进行综合判释;调查验证测区的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体的分布状态及规模,分析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规模及其特征。取得了较高精度的遥感地质解译信息,判释准确率较高,为铁路选线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叙述了遥感技术在 8万 km2 范围内 ,对四川、重庆向东的三条铁路线的方案比选工作的应用情况。文中重点叙述利用卫星图像开展宏观背景的研究 ,以及卫星图像与航空遥感图相结合 ,开展工程地质判释的概况。遥感判释为方案比选提供了客观全面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意见。并最后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各条线通过的不良地质情况以及各条线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三方面 ,对三条线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数据融合技术在铁路地质遥感判释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判释效果。为提高地质遥感判释的精度和质量,本文探讨数据融合技术在地质遥感判释中的应用。研究结论:(1)采用多源数据融合技术进行地质遥感判释,可提高不良地质判释的准确度;(2)二维和三维遥感判释相结合,可实现不良地质由定性到定量的判释和分析;(3)今后应加强遥感与物探等勘察手段的融合应用研究,拓宽地质遥感判释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以往铁路遥感技术是用于勘测阶段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遥感技术在南昆铁路施工地质调查中应用的概况及效果 ,这是遥感技术首次用于施工的一次尝试 ,也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突破。文中首先对沿线地形、地质概况进行介绍 ,然后结合施工部门的要求 ,开展全线陆地卫星 TM图像的断裂构造判释 ;利用全黑白像片开展主要隧道、部分地段岩溶、八渡桥位地区等的判释 ;利用不同时期航片对段家河流域的泥石流沟进行动态分析。文中还列出该线部分地段地质遥感图像判释意见与施工验证结果对比一览表。从该表得知遥感判释成果绝大部分是对的。最后 ,在结论中归纳出几点认识 ,并提出施工阶段在特定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应用遥感技术是有益的。同时指出 ,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有条件的 ,并非任何情况下均可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卓宝熙 《铁道勘察》2003,29(1):12-16
扼要地叙述了遥感技术在南昆铁路施工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概况及效果 ,这是遥感技术首次用于施工的一次尝试 ,也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一个突破。首先对沿线地形、地质概况进行介绍 ,然后结合施工部门的要求 ,开展全线陆地卫星TM图像的断裂构造判释 ;利用全黑白像片开展主要隧道、八渡桥位地区等的判释 ;利用不同时期航片对段家河流域的泥石流沟进行动态分析。还列出该线部分地段地质遥感图像判释意见与施工验证结果对比一览表。从该表得知遥感判释成果绝大部分是正确的。最后 ,在结论中归纳出几点认识 ,并提出施工阶段在特定条件下有针对性地应用遥感技术是有益的。同时指出 ,施工阶段应用遥感技术是有条件的 ,并非任何情况下均可应用遥感技术  相似文献   

18.
卫星影像制图在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随着测绘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卫星影像分辨率不断提高,卫星立体像对的获取为航测制图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但如何实现卫星影像制图,为铁路勘测设计服务,需在理论研究和精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制定合理的制图方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并结合成绵乐、兰州至重庆和成都至兰州等铁路勘测设计制图试验,证明1.0 m的IKONOS卫星立体像对基本满足铁路1∶2000地形图制图要求;2.5 m的IRS-P5卫星立体像对基本满足铁路1∶10000地形图制图要求;0.6~1.0 m、2.5 m分辨率卫星影像基本上分别满足铁路1∶2 000、1:10000地形图修测的平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