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时间耗费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乘务排班问题一直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部门面临的既关键又具体的问题之一,合理的排班对于减少运营中乘务费用支出,提高运营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文中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为背景,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排班软件中的优化方法。在以总时间耗费最小实现多目标优化的基础上,将优化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对列车运行线在乘务换乘点上划分为乘务作业段,这个过程归结为一个径路选择问题,通过最短路算法实现。然后将划分好的乘务作业段组合成乘务任务,这个过程是一个匹配问题,通过最小费用最大流算法来实现。本文对乘务作业段的定义与划分、时间耗费的计算及整个排班计算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市域(郊)铁路列车交路复杂、乘务管理业务繁杂的问题,全面梳理了市域(郊)铁路乘务管理的业务需求,设计了适用于市域(郊)铁路的乘务管理系统。介绍乘务管理系统的业务架构、功能架构和硬件架构,该系统具有乘务计划自动编制、出/退勤过程卡控、多元化的司机培训等功能,并顺利在金义东市域铁路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计划的影响因素,对乘务计划的班组、工作时制和人员配置进行研究。结合实际生产中司机使用效率不均匀的问题进行使用效率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配置高峰期专用列车及司机,能够减小城市高峰客流对乘务计划的影响,提高乘务计划的使用效率,优化乘务计划组织。以开车率作为评价指标,可对单线司机和线网司机的使用效率进行评价。基于开车率均衡的原则,可评估各线网的司机配置,并进行司机人员调整。  相似文献   

4.
乘务计划是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计划之一,而乘务排班计划又是乘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高速铁路单循环形式乘务排班计划编制问题,建立以乘务交路总接续时间最短和冗余时间分布最均衡的双目标优化模型,设计基于动态启发式信息的蚁群优化算法。算例表明:求解算法对编制单循环乘务排班计划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乘务计划是其运输组织的基本计划之一,合理的乘务计划是乘务工作顺利、优质开展的保证.针对乘务工作中的值乘方式展开讨论,提出一种综合包乘制与轮乘制优点的相对固定的轮乘制;其次,以相对固定的轮乘制为基础设计算法智能编制乘务交路;最后,人工调整编制结果,制定乘务月计划.  相似文献   

6.
机车乘务人员在操纵运行机车的过程中,除需要瞭望远方行车信号外,还需要观察驾驶室内各种仪表和信号指示器,书写阅读有关行车资料。因而,机车乘务人员需要有良好的远、中、近全面中心视力和夜间视觉功能。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从我局机车乘务人员特殊的劳动条件来  相似文献   

7.
乘务调度是铁路运输组织的一个重要问题,好的乘务调度计划能够对乘务员进行合理的乘务工作调度,节约铁路运营成本,而乘务调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决定乘务调度计划的质量.目前,我国铁路方面主要采用手工方式编制乘务调度计划,这种方式编制乘务调度计划效率低,抗扰动能力差,难以满足轮乘制乘务调度计划编制的需求.从蚁群算法和乘务调度计划问题之间的相关性出发,建立该问题的蚁群算法模型;最后,通过计算机实现本文研究的铁路乘务调度计划编制方法,并以京广线的部分数据为例,对论文的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乘务日计划是列车乘务计划的一种,合理的乘务日计划是乘务组顺利开展当日乘务工作的依据,是乘务人员合理调配的保证。从乘务日计划的特点入手,分析影响乘务日计划编制的原因,针对乘务日计划的编制过程建立最小费用网络流数学模型,并通过贪心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高原铁路旅客列车乘务人员睡眠状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合理措施保障乘务员身体健康。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乘务人员进行测评,同时对高海拔时乘务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和高原反应情况进行测量。结果高原列车乘务人员睡眠问题明显比常模严重,同时乘务人员的劳动强度越大,高原反应越强烈,睡眠问题就越严重,焦虑和抑郁的倾向性也就越明显。结论高原铁路乘务人员的睡眠问题及其相关因素应该得到重视,并从乘务员本身和组织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机车乘务人员在操纵运行机车的过程中,需要瞭望远方行车信号、观察司机室内各种仪表和信号指示器、查阅和记录运行资料等,故要求迅速、准确的掌握综合性行车情报,这就需要机车乘务人员要有良好的远、中、近全面的中心视力状态。有关机车乘务人员不同视距离视力的研究,虽然国外进行了一些工作,但上千例大样本的正常值报道尚未见到。国内虽然关于国人视力正常  相似文献   

11.
运转乘务派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保证列车安全和正点运行,开发了运转乘务派班系统,介绍用于铁路运转乘务派班作业中乘务派班系统的开发背景、系统目标、系统框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班组作为运输组织生产的实施主体和基础单元,加强标准化班组创建是集团公司加强班组建设、夯实安全基础管理的一项重要决策。高铁乘务班组在开展班组建设过程中,因其人数少、单元小、流动分散的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分析高铁客运乘务班组在当前推行的"大班组"建设方面存在的弊端,提出对策方法,对于下一步优化管理,提升班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乘务管理工作效率,实现乘务派班信息化管理和数据实时共享,通过对陕西城际铁路机场线乘务派班、人员信息、出退勤、待乘、走行公里统计分析,采用B/S结构与C/S结构设计开发乘务派班系统,系统能根据运营时刻表生成司机交路表、当值班表、轮值班表,司机走行公里和工时自动统计。数据写入服务器数据库,用户通过计算机、手机或平板电脑客户端登录操作,实现乘务信息实时上传、审核、下达、接收、查询。系统在乘务管理工作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减少了乘务派班员工作量,规范了员工行为,优化了作业程序、提高了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4.
曲志恒 《中国铁路》2012,(10):29-33
以银川客运段“旅客列车在途管理系统”为基础,进行系统功能和硬件配置的整合、升级,构建以乘务运输组织、安全生产监控、乘务人员管理为核心,覆盖运输生产全过程的“铁路客运段调度指挥综合管理系统”.介绍系统的创建过程、功能结构,论述列车在途子系统、添乘管理子系统等6个子系统的功能实现,分析系统的运行效果,为铁路客运段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利用高速铁路开行密度大的特点,大幅减少乘务员过夜次数,提出了"固定区段轮乘"乘务模式和乘务交路计划编制方法。将乘务交路计划编制过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以总接续时间最小为目标将乘务区段组合为乘务交路段集合,第二阶段以过夜次数最小为目标,将过夜交路段组合为闭合乘务交路,并设计了MOMS求解算法。当采用"固定区段轮乘"模式时,乘务交路计划求解规模由某一客运段扩大为某条线路客运段,避免了最优解求解速度和精度的下降,实现了乘务交路数最小的前提下乘务员过夜次数的大幅减少。以京沪、京广高速铁路作为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10s内得到最优乘务交路方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同时论证得出固定区段轮乘模式的适应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广州地铁密集开通了6条新线.在新线建设及运营筹备过程中,车务运作的筹备组织至关重要.从提前介入新线的设计和建设,编制新线规章制度,车务人员培训,新线物资准备,新线调度指挥权、属地管理权、设备设施使用权接管,运营联调、演练等方面介绍了6条新线开通前的车务运作筹备方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过程标准,就是乘务员从出勤到退勤全部的标准化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每一步都是由标准制约着乘务员的活动。由此,标准就构成了这一活动过程的整体,标准化就成了组织这一活动的手段。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历史的事件证明,乘务员在这一过程中,并非...  相似文献   

18.
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编制是动车组运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编制过程分为日乘务交路编制和乘务排班两个阶段。我国铁路部门目前仍然以传统的"先到先走"方法为基础,靠人工凭经验来编制。针对此不足,本文以所需要的高速动车组司机数和司机的冗余休息时间最少建立了编制日乘务交路的0-1整数规划模型,该模型可以描述每个乘务交路由1个或多个乘务片段组成的类型。针对问题模型属于NP-难问题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求解的禁忌搜索算法。以多个机务段值乘的高速动车组实际数据为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测试,求解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能快速求出较优的高速动车组司机乘务交路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机车长交路、乘务区段化是全路机车、乘务交路设计的原则,介绍了目前全路跨局机车长交路现状以及取得效果,支撑跨局机车长交路的因素,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加强调度组织和基础整备能力对跨局机车长交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列车乘务工作对心电图影响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乘务人员是铁路特有工种,他们长期处在复杂社会人群和有限空间的特定环境中,在接受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复合物理因素刺激和昼夜轮班作业进行乘务工作的,为了解在这种劳动条件下对列车乘务人员的心脏功能影响,我们对太原客运段不同线路、不同劳动强度下的列车乘务人员进行了心电图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