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后,北京铁路局改革装卸管理体制,建立了铁路局货运处、货运中心、营业部三级装卸管理体系。针对装卸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北京铁路局转变管理职能,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装卸安全管理、装卸设备运用管理、委托装卸管理,全面指导装卸生产组织,通过一系列强化装卸专业管理的手段,基础管理得到加强,装卸经营等各项工作步入发展正轨,为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装卸作业是铁路运输组织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铁路货运装卸服务能力不足将制约铁路物流服务能力的提高。在阐述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货运装卸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货运装卸队伍、装卸业务外包、装卸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广铁集团铁路货运装卸优化对策,得出为适应铁路现代化物流和装卸机械化发展需要,亟需推进装卸队伍的建设、优化专业管理模式,强化装卸业务外包管理、提升装卸服务质量,加强装卸新设备的投入,创新维修维护机制,为实现铁路货运装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王宴平 《铁道货运》2010,28(3):47-49
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释放和新的发展形势,要求进一步提高铁路货运的服务水平,提高铁路货运装卸服务质量迫在眉睫。通过分析人员素质、设施设备、经营管理等影响铁路货运装卸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制定对策措施,即从提高职工素质、提高装卸能力、治理装卸环境、建立健全机制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全面加强管理,提高装卸服务质量,为铁路货运发展筑牢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彬 《铁道货运》2011,29(7):42-45,50
针对目前装卸作业存在的装卸生产组织管理有待加强、装卸设备较落后、贷物集装化运输比重低、装卸劳动力资源缺乏、货运作业组织适应性不强等问题,提出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的建议:建立统一高效的装卸生产组织管理体制,加快更新装卸机械及属索具,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加强装卸作业队伍建设和管理,改进货运组织方式促进装卸车效率提高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产生货物装载问题的分析,找出货运与装卸部门协调管理上存在影响货物装载安全的一些因素,并结合铁路货物装载实际,提出货运与装卸协调管理及推进装卸专业化管理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琦  孙景坤 《铁道货运》2023,(1):40-45+53
为了落实站段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工作,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货运部在各车务站段推行货运装卸设备“运用、检查、检修、验收、调动、租赁及报废”七位一体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铁路货运装卸设备管理系统,解决了铁路装卸设备管理各作业阶段相互脱节的问题,从而使货运装卸设备管理形成闭环流程,达到了规范管理流程、提高装卸设备利用率、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及避免设备超期服役形成安全风险的目标。目前系统已在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铁路货运站信息化管理,提升装卸生产组织管理水平,在分析铁路货运站装卸生产组织与统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上海铁路局贯彻"数字货运"指导意见,主导研发铁路货运站装卸生产组织与统计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铁路货运站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包括装卸工作单新建、审核、验收、查询统计功能,实现了全流程数字货运,为装卸生产流程优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装卸工作是铁路货物运输的基础,装卸安全是整个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从管理制度、装卸人员、装卸机械等三方面因素深入分析了铁路装卸安全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俊峰 《铁道货运》2010,28(7):27-29
装卸工作是铁路货物运输的基础,装卸安全是整个铁路货运安全的重要环节,从管理制度、装卸人员、装卸设备方面分析了铁路装卸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健全装卸管理制度、加大装卸设备投入、强化装卸职工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初期装卸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惯性问题,武汉铁路局采取强化装卸机械管理、确保装卸作业安全、防止装卸业务流失、加强委托装卸管理、提高装卸机械化比重、提升装卸服务水平的措施,取得一定成效,结合武汉铁路局的实践,提出未来进一步提高装卸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技能培训方式单一的问题,面向铁路货运装卸作业和装载加固培训需求,以货场设备认知、货场车辆认知、装卸作业模拟、装载加固演示、货运知识检测等功能模块为核心,以数据库、软件平台、网络环境为支撑,设计了货运装卸作业技能培训仿真系统架构,并介绍了系统在天津货运中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以来,通过建立货运安全风险控制的实施条件,在分析铁路装卸专业化管理、安全应急能力及货场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的基础上,研究增强应急意识、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装备、强化应急演练等强化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化的方法,提出提升货运安全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对策,即继续深化货运安全风险管理、全面加强装卸管理工作、加快推进集装化运输工作、积极推进货运场站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全路危险货物运输应急处置现场会暨货运管理研讨会在青岛开幕。与会人员先后走进青岛港物流中心、集装箱码头和海尔工业园学习借鉴路外企业的企业文化和运营管理理念。货运组织改革以来,全路未发生货装责任一般C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2014年上半年,全路通过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确保了货运安全平稳有序;加强货运基础管理,促进货运服务规范化;改造设施设备,改善货运服务硬件条件;加大装卸管理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成都铁路局货运处在装卸工作管理上,开展整章建制、实行规范管理,进行业务培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改善装卸安全生产设备及设施取得的效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装卸在货运组织改革中的定位和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装卸的行业特征和定位进行分析,提出装卸管理体制改革应有利于装卸队伍建设、有利于强化专业管理、有利于发展装卸机械化、有利于装卸生产组织,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装卸效率和应急卸车能力,并通过精细化管理,压缩材料、配件、能源消耗,统筹内部资金调剂做到盈亏平衡,从而尽快适应货运组织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铁路货运装卸时间的精准预测可提升铁路货运系统的调度合理性和服务质量,但装卸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文章针对铁路货运装卸时间预测问题,从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挖掘运单属性与货运装卸时间的关系,以分类与回归树为基础模型,在LightGBM框架下构建梯度提升决策树模型;对铁路货运运单全流程信息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对数变换、增加特征等预处理,形成运单数据集;采用该数据对构建的模型进行训练,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对货运装卸时间的预测性能优于与其对比的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在实际货运装卸业务场景时,实际准确率依旧高于其他对比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为做好铁路物流基地货运管理工作,发挥物流基地货源集聚作用,拓展物流服务功能,通过阐述上海铁路局物流基地货运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基础管理薄弱、安全管理有待加强、装卸效率较低、技能人才不足、生产设备陈旧、信息化建设滞后、生产环境有待规范等问题,提出强化物流基地基础管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装卸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生产设备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规范货场生产环境等措施,为铁路物流基地货运管理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贷扬作业的信息化现状,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阐述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的货调管理、装卸作业管理与质量监控、专用线管理、货运服务体系4个功能模块,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包括接口系统、贷运基础作业系统、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客户服务、统计查询等.  相似文献   

19.
顾胜周 《铁道货运》2013,(12):40-44
在铁路货运组织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提高货运服务质量、规范装卸作业标准、保障货物运输质量与安全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当前货物装卸堆码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货物堆码的基本原则,包括托盘货物的堆码、不同场地及仓库中货物的堆码要求等,提出加强散堆装货物的防污染控制,制定货物堆码标准、强化货运服务理念等提高铁路货运服务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路货场作业的信息化现状,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目标,阐述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的货调管理、装卸作业管理与质量监控、专用线管理、货运服务体系4个功能模块,提出铁路货场信息化系统设计结构,包括接口系统、货运基础作业系统、货运安全监控信息管理中心、客户服务、统计查询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