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世界经济、贸易增长虽然有所放缓,但是依然保持3.2%的较高增长幅度。全球贸易量增长达到9.3%,是2000年以来仅低于2004年的高增长年份。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在着力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情况下,增长幅度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出人意料的超过了2004年达到9.9%,达到18.23万亿元。经济发展态势走向了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经济运行开始步入质量型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全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42万亿美元,虽然增幅下降了12.5%,但是仍然比上年增长23.2%。中国经济、贸易和海运政策的调整正在有力地影响国际贸易和世界海运市场的发展,对于稳定国际海运货物运量、运价发挥着主导作用,消除了一些供应商家左右国际运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尽管全球经济一片低迷,我国主要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也回落明显,但是经济的不景气似乎与春运的形势并不同步。据了解,新国线北京京汉公司2011年春运票款收入比2010年增长40%,2012年票款利润收入比2011年增长28.5%。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输》2006,(10):27-34
一、物流市场规模与结构 1.社会物流总额及结构 2006年上半年,我国物流总额增长较快,全社会物流总额达25.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从物流总额市场结构分析,工业品物流所占比重最大,再生资源物流增长最快(见表1)。  相似文献   

4.
数字     
《综合运输》2011,(10):91-91
7月份,国际间航空市场客运量同比增长了7.5%,远高于6月份6%的增长速度。受益于此,全球航空国际间市场的客座率也攀升至85.1%。国际航协认为,尽管7月通常是航空出行的旺季,但85.1%的客座率还是超出以往表现。7月份,全球航空客运量同比增长5.9%。不过,全球航空货运市场则襄足不前,同比下降了0.4%.  相似文献   

5.
<正>2004年是中国物流深入、务实、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推动下,中国物流延续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良好势头,我国的物流市场已成长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并成为国际资本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活动日益升温。《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04~2005年)》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7400亿元,比上年增长50%,网上购物用户数量达2200万户,比上年增加600万户。目前中国上网用户总数超过1.1亿人,其中宽带上网人数超过6400万人,网民人数世界第二,上网计算机近5000万台,全国网站超过70万个,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更加坚实。另有数字显示,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在2003年时是1.6万亿美元,到了2007年将会达到7.1万亿美元。这些数据均预示着电子商务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活动、生产生活活动的网络化,推动了运输方式的电子化、网络化,并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运输形态-电子化运输。  相似文献   

7.
《综合运输》2005,(2):95-95
汽笛声鸣,乌金涌动,黄骅港口,捷报频传。截止到2004年12月31日,黄骅港完成煤炭吞吐量454.3万吨,比计划增长19.55%.同比增长45.80%。仅用四年建设期和三年运营期.黄骅港已快速发展为继秦皇岛和天津港之后我国第三大煤炭输出港。  相似文献   

8.
2006年正处于现行世界经济周期(复苏一高涨一衰退)的高涨期,世界航空公司业应是自2000年以来财务收益最好的一年。自2001~2002年以来一直稳定增长的航空公司客运,将乘坐全球经济快车继续前进,2006年的客运增长率将略高于过去几年来的平均数。客运增长的同时将表现出某些收益改善特点,随着2006年北美国内市场运力下调,收益改善在这一地区尤其明显。2005年全球航空货运情况不佳,这只是与2004年相比较而言——2004年的货运强势绝对是个例外情况,2006年伊始,货运已显示出恢复稳定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9.
2004:我国水上运输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2003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达到116694亿元,创1997年以来经济增长新高。200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高达8512.1亿美元,净增23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总体贸易增速为198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1.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现状: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从1955年起步,至今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运量不断增长,2004年全国总运量为37751.93万吨,铁路集装箱运输量为5903万吨,比2003年分别增长2%,22%;运输品类不断增加,除了煤、石油、木材等大宗货物外,还有小机械、工艺品、日常生活用品等;设备不断更新,铁路大力发展20英尺箱、40英尺籍,  相似文献   

11.
综合信息     
《西部交通科技》2010,(8):I0002-I0004
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发布《200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比上年增长9.0名,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增长8.6%,内河港口完成27.83亿吨,增长9.9‰在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国稳占8席,上海港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港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铁矿石运输形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艮速度,钢铁产量快速增长,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来,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钢产量达到2.7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6%。南于我国铁矿石增产潜力有限,不能满足钢铁增产的需要,只能依束负大量进口,每年进口铁矿石迅速增长,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进口2.08亿吨,从2003年开始超过日本的进口量,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进口铁矿石大国。铁矿石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散货进出口中的最大债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接卸散货的主要品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旅游机场发展前景广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头10年,是我国民航支线机场特别是西部地区支线机场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期。面对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建设资金短缺、机场经营亏损等困难,如何筹集支线机场的建设资金,改善经营状况,使机场项目发挥更好的效益,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支线机场建设和运营的情况说明,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支线航空运输是支线机场建设和发展的成功之路。一、我国旅游业极具发展潜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本世纪头20年,全球的国际旅游人数将年均增长4.3%,旅游收入年均增长6.7%,高于同期世界财富的增长(不超过3%)。旅游业作为全球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  相似文献   

14.
《综合运输》2011,(2):93-93
中国民航业在2010年强势增长,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115亿元、利润总额4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7.2%和3倍,利润总额预计约占世界民航业利润总额的60%。其中,航空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999亿元、利润总额3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9.8%和5.2倍。中国民航业的骄人成绩离不开国家经济形势的整体发展。当人均GDP在1500~5000美元时,  相似文献   

15.
2011年是重庆市道路运输“十二五”开局之年。一年来,行业改革发展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新突破,全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3.6亿人次、客运周转量408.9亿人公里,同比增长11.5%和16.5%,占综合运输客运总量的96.4%和64.6%;完成货运量8.3亿吨、货物周转量779.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3%和27.8%,占综合运输货运总量的85.7%和30.8%,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6.
春运是中国特有的人口大迁徙现象,也是给综合运输造成巨大压力的时段。2012年的春运将从2012年1月8日开始至2月16日结束,比2011年春运提早了11天,是近五年春运开始时间最早的一年。据预测,全国旅客运量将达到31.58亿人次,同比增长9.1%,其中铁路2.35亿人次,增长6.1%;道路28.45亿人次,增长9.5%。加之2012年元旦、春节相隔较近,春节前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度集中,严峻的现实考验着道路运输部门的运输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7.
《运输经理世界》2010,(14):49-49
7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对外发布《2009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水运业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带动下,港口业率先走出低谷,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6.57亿吨,比上年增长9.0%,其中沿海港口完成48.74亿吨,增长8.6%,  相似文献   

18.
尽管2014年第一季度整体经济走势低迷,但作为传统销售旺季,重卡企业还是交上了一份比较优秀的答卷。2014年1-3月,重卡市场累计销车20.3万辆,同比增长20%。江淮重卡累计销售1.1万辆,同比增长51%,是全行业增长最快的企业。据悉江淮格尔发作为重卡行业的后起之秀,一直保持着稳定、良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累计销售重卡3.3万辆,同比增长27%,牢牢占据行业第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数字     
《运输经理世界》2010,(1):I0013-I0013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96家客车生产企业报送的统计数据分析,2009年1至11月,在国内六大地区中,西北地区增速依旧最快,同比增长17.14%,华东、中南和西南增速略低,东北和华北降幅继续收窄,但西北销售量不及华东地区的25%。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是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受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影响,商用车再度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表明,2006年我国商用车产销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大关,产量达204.66万辆,销量达204万辆,产销均比上年有15%的增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从细分产品看,重型车(包括重型载货车、重型底盘和半挂牵引车)销量超过30万辆,同比增长达29.9%,其中的半挂牵引车增长达64.2%;轻型货车销量85.5万辆,同比增长13.3%。06年商用车增量共25.3万辆,其中重型车增量7.07万辆,贡献27.96%,而半挂牵引车增量贡献为14.18%,重型底盘的贡献为18.03%;轻型货车增量10万辆,贡献39.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