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明挖法与多种非开挖方案的特点,对各种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力隧道非开挖方案施工工法进行对比分析,参考成都地区地质特点,建立层次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分析,指出机械顶管法在成都电力隧道施工过程中是一种施工效率高、施工安全性好、适用性广、经济性好的非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部分已建和在建客运专线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总结,结合生产实践,主要论述了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特点及开挖方法选择;并以合武铁路隧道施工为例,对隧道开挖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为大断面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有效地预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准确地指导隧道施工,介绍了用于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预报的岩溶洞穴HSP探测技术,并以渝怀铁路甘溪沟隧道DK278+658溶洞为例进行的探测与分析,说明其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一技术的应用对隧道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的选择,确保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土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新  孙辉 《公路》2006,(2):176-180
黄土连拱隧道断面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开挖方法,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实施的关键。结合我国第一座黄土连拱隧道——离石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文中介绍施工过程及其重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全程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总结黄土连拱隧道施工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9)
为了保证隧道施工和后期运行的安全,要选择出一个普遍适用于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开挖方案。采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3种不同的施工方案进行数值计算,对施工过程中隧道周围岩体位移、地表沉降以及周围岩体应力变化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岩体,后开挖隧道中部岩体的施工方案在应力集中程度和地表沉降方面比其余两种方案最大可降低41.3%和9.5%;隧道开挖过程中对地表沉降影响的范围大致为隧道跨度的5倍;浅埋大断面矩形隧道两侧岩体水平位移模式为向隧道外侧位移,与一般隧道不同。最后,优选出的施工方案将为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实际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ANSYS模拟分析合理确定隧道开挖支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模拟隧道围岩开挖支护受力状态,对隧道围岩开挖支护结构的位移、弯矩、应力等进行计算分析,合理确定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方案,优化隧道支护结构设计,降低其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5,(12)
针对风积沙隧道地层失稳快,坍塌风险大,初期支护变形速率高,施工进度慢的特点,依托千松坝风积沙隧道工程,对该隧道设计、施工的洞口防护方案、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方案、开挖方案、沙岩交界隧道开挖及支护方案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富水破碎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子龙 《隧道建设》2008,28(3):344-348
通过横山隧道进口段富水破碎小净距隧道的成功实施,系统地介绍了富水破碎小净距隧道施工的综合技术,包括开挖方案优化、支护施工技术(重点是中夹岩柱加固措施及支护体系加强措施)及富水处理措施(井点降水方法),体现了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广东省某高速公路上的旦架哨隧道是单向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在隧道施工中遇到强风化千枚岩地层,给安全开挖造成很大困难。本文重点介绍该隧道成功穿越强风化千枚岩地层的技术方案及施工技术,为在该类地层中隧道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风积沙地质表层、浅埋、软弱围岩的沙漠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所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软弱围岩爆破技术等施工方法,对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小间距隧道对施工和结构影响较大,本文结合雷公山隧道,详细介绍了大跨度、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技术,重点对断面设计、洞身衬砌设计和洞身开挖施工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该隧道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质条件采取了有效的处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大跨度、小净距隧道的设计与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包茂线小康高速公路包家山隧道3号斜井的施工技术。主要从大坡度斜井开挖方法、劳动力配置、抽排水系统、有轨运输系统配置方案及卸碴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随着我国长大隧道的发展,大坡度斜井将越来越多,本文可为类似的斜井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新奥法光面爆破、锚喷支护及监控量测等各方面的施工特点,从监控量测、开挖施工、洞身开挖、超前及二次衬砌等5个方面对雪家庄隧道施工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在施工中采用了隧道监控、大断面连拱隧道等各种施工新技术。实践证明:新奥法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外常见隧道扩建施工大都采用传统新建隧道的施工方法,但由于传统开挖方法忽略了原隧道衬砌对围岩的长期支撑稳定优势,降低了施工效率。依托重庆渝州隧道扩建施工实例对扩建优化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浅埋隧道单侧扩建优化施工方案,即横向采用合理拱轴线开挖,纵向采用跳槽开挖的新方法。通过现场监控量测和ANSYS三维有限元模拟还原施工全过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优化施工方案时,随着开挖掌子面的推进,原隧道衬砌受压应力计算值增大,纵向跳槽开挖时未拆除的原隧道衬砌能够发挥柱的作用,承担因跳槽开挖而产生的围岩压力,可有效提高施工安全稳定性。横向采用合理拱轴线开挖,使得开挖后围岩压力传递更加合理,并显著降低了初期支护结构拉应力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初期支护结构压应力。数值计算结果及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比显示,浅埋隧道单侧扩建开挖方案优化后拱顶位移比现状开挖方式小约16%~20%,且拱顶基本不出现受拉区,证明优化后的开挖方案在地下工程开挖卸荷时改变了原围岩的应力路径,能够充分调动围岩的自稳能力。故采用优化施工方案不但能够减少拱顶沉降,降低衬砌的拉应力,还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缩短施工工期,为今后的类似隧道扩建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与支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阳市大跨双连拱中坝隧道的施工设计、开挖和支护方案进行了讨论研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连拱隧道的受力特点、开挖和支护等相关内容的论述,总结出大跨径双连拱隧道的开挖及支护经验.  相似文献   

16.
包家山特长隧道富水千枚岩地段快速施工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史振宇 《隧道建设》2009,29(1):72-75
结合包家山特长隧道富水段的施工,围绕“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三台阶七步开挖平行流水作业法”,从施工方案和支护参数的选择、开挖方法的确定、支护体系的形式等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富水千枚岩隧道施工方法,总结形成了富水千枚岩隧道快速施工技术。三台阶七步流水法结合超前、径向堵水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围岩的变形,相对于国内以往千枚岩地质隧道大多采用正台阶法及大截面型钢、锚索等控制变形的施工方法来说,本施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转换灵活、施工快捷等特点,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中介绍了甘芳隧道施工中产生塌方的过程,分析了塌方原因,并提出了塌方施工处理方案;从塌陷区地表处理、塌腔回填加固、塌区开挖支护及洞内辅助施工措施施作等方面说明了甘芳隧道塌方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公路隧道交叉分岔段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支隧道的存在,交叉段结构受力复杂,围岩应力高度集中,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获得交叉段合理施工方案,以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内交通工程——隧道交叉段实态建模,进行5种可能方案的三维施工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方案中交叉段围岩的竖向位移和应力集中程度均较其他部位高20%以上;开挖后立即支护或分部开挖,可明显降低交叉部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对交叉部控制截面进行线型优化,可改善裸洞受力情况。研究结论对设计、施工交叉隧道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按法国规范进行设计。本文介绍了东西高速公路隧道安全洞室设计过程、设计施工方案。本项目洞室采用先施工主洞二次衬砌,再进行洞室开挖支护的方案,并强调支护衬砌设计应与施工方案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20.
针对隧道埋深大、节理裂隙较发育等不良工况下的超大断面隧道施工难题,为避免常规双侧壁导坑加临时支撑八步开挖方案所存在的断面开挖支护完成后衬砌跟不上、整体工期目标难以实现等风险,优化设计出了小导洞先行与台阶反扩挖施工方法。结合紫之隧道某标段北匝道隧道与主线两车道隧道交叉口位置处的超大断面隧道工况特点,从施工风险、施工进度、施工成本等方面模拟验证了小导洞先行与台阶反扩挖法相对于传统的双侧壁导坑法具有显著的优势。最后对小导洞先行与台阶反扩挖法的小导洞先行控制爆破施工技术、台阶反向扩挖施工技术等关键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