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组成及水胶比对基础工程用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可使用大掺量外掺料(〉50%)配制铁路客运专线基础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水胶比及胶凝材料总量是配合比设计的关键,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外掺料的掺量和组成比例对混凝土56天强度及耐久性指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RPC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有着超高强度、高韧性、耐久性以及良好稳定性的新型材料,是经过特殊工艺条件制作出来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缺乏有效的制作经验和成熟的工艺。讨论了RPC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相关性质,分析RPC在配制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简要分析了RPC活性粉末混凝土在配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预制构件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选料和配料两方面阐述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方法,并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更具耐久性的原因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通过高效减水剂与优质粉煤灰双掺技术配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过程,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根据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质量,将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对高速公路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试验检测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明确只有准确把握和易性试验、力学性能试验、耐久性试验检测等检测方法的操作要点,合理选择胶凝材料、骨料材料和减水剂等材料,持续改进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搅拌工艺,才能够将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后续的浇筑施工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季节冻胀区长吉城际铁路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低温期施工的特点,从混凝土配制、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等环节采取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措施,为同类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当前再生骨料的发展现状和强化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强化方法对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将再生骨料的压碎值和吸水率两个物理量作为评价指标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处理后的再生骨料压碎值下降了8. 2%,吸水率下降了2. 7%。同未进行骨料强化的再生混凝土相比,强化后的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提升6. 16%,弹性模量提升6. 67%,抗压强度提升16. 9%。采用复合强化法可以更好的提高再生骨料质量,促进再生混凝土大规模利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防城港某钢铁厂电炉法生产的钢渣为试验研究对象,探讨钢渣作为粗细骨料时制备钢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研究发现:钢渣骨料的工程物理及化学性质能较好地满足相关规范中混凝土骨料技术指标要求;钢渣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钢渣骨料掺和比例趋于增加,高于同等条件下普通碎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特别是掺和比例为25%的钢渣细骨料和100%的钢渣粗骨料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较普通碎石混凝土可提高约20%~30%,其压缩强度与静态弹性模量的关系比高于相关规范中静载法得到的试验曲线关系比;钢渣骨料制备的混凝土在排水结构物、钢渣桩地基处理等简单构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可观,甚至可以100%替代普通碎石骨料。  相似文献   

9.
掺加矿渣微粉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绿色混凝土,通过矿渣微粉的不同掺量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进行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矿渣微粉可以改善混凝土和易性,提高坍落度,提高后期强度和增强耐久性,在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同时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铁五号线预制盾构管片的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利用2次正交试验,对内掺4种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多指标进行了评价和筛选,确定了理论配合比.与国内其他地铁管片厂家的混凝土配合比相比,该配合比的突出特点是总胶凝材料用量较低、大量使用了矿碴掺合料、水胶比和砂率较低.依据该配合比配制的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达到了C50、拌合物易于浇捣、28天收缩值较纯水泥降低一半、抗渗等级为P30、碱含量仅2.4 kg/m3,满足用于潮湿条件等耐久性要求.目前用该配合比生产的预制盾构管片已在北京地铁五号线中累计使用超过1 000环,满足工程无结构缺陷、无外形缺陷、无外表缺陷和无外表油污的四无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透水性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环保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透水性。文章从透水生态混凝土自身结构特点出发,通过正交分析研究不同水胶比、集浆比、胶结材料及集料性能对透水性混凝土强度和透水性等性能的影响,为制备性能优良的透水混凝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文章根据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配制原则和设计要点,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水胶比、不同砂率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案,同时结合某大桥预应力T梁浇筑施工实例,阐述了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浇筑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对养护成型的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T梁的施工质量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梁体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且无外观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3.
废弃水泥混凝土板基层试验室成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道路改建时形成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的加工和性质的检测,采用水泥做结合料,在试验室利用不同成型方法成型半刚性基层,检验其力学性能,得出振动压实成型方法更适用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基层的结论。同时也证明了,采用水泥做结合料进行稳定的废弃混凝土再生集料基层能够满足现行规范高等级公路基层的指标要求,是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兰新铁路沿线砂石料碱活性调查,介绍了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和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措施,并进行了双掺粉煤灰和矿渣粉抑制碱-骨料反应的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入量在10%以上,可有效防止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对优化兰新铁路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运专线隧道施工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如何保质、保量、快速安全地完成施工将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太行山隧道9号斜井工区为例,介绍了整体式衬砌台车的结构、就位与调试(钢轨铺设、清理及刷油、快速就位与调试),以及二次衬砌混凝土浇筑中应注意的台车上浮、跑模及混凝土管道堵塞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性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道路改建时形成的废弃混凝土块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河北省国道G205秦皇岛段的废弃混凝土块,破碎后进行筛分,并对筛分后的集料进行磨耗试验、压碎试验、吸水率试验,将其与规范中天然集料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得出旧水泥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性能优于天然集料。  相似文献   

17.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瞬变压力现场试验及单维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客运专线铁路隧道的设计与研究中必须要考虑高速列车在隧道中运行时所诱发的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影响,其中应重点考虑瞬变压力对旅客乘车舒适度的影响。文章通过遂渝线提速(200 km/h)综合试验中的隧道空气动力及结构动力学试验,对200km/h动车组通过隧道时隧道内瞬变压力的现场试验数据及其单维效应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露石水泥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出确定合适的缓凝剂喷洒遍数和喷洒、冲洗的时间和范围;介绍露石混凝土中粗集料的含量对露石度的影响和控制方法,为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祥周至龙邦二级公路路面大修工程为例,介绍采用旧路油面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进行再生利用的大修施工方案,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沥青碎石再生料下面层(AM-16)、沥青碎石封油层、水泥稳定碎石再生基层等方面阐述了路面各结构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0.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中,矿料配合比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研究发现,通过使用计算机和Excel软件,在各种表格的单元格中设置相应计算公式、宏和绘图步骤,输入各种配合矿料的累计通过百分率后,通过简单的人机对话,完成各种矿料百分含量数据的输入和调整,自动生成各种图表;在质量监督中,通过现场检测混合矿料的级配,输入现场矿料、水泥混合累计通过百分率可自动判定其级配是否合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