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工程吹填粉砂地基强夯施工为例,针对大面积吹填地基平台排水不畅、难以快速完成固结排水的难题,采用强夯联合真空井点降水技术,重点介绍了该技术施工实施方案,加固处理后采用静载、静力触探、标贯等开展检测试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新近吹填淤泥具有高含水率、低渗透性等特点,且剪切强度极低。为深入研究吹填淤泥在堆场中沉积时间对剪切强度的影响,采用沉降柱模拟淤泥在堆场中的沉积过程,进行了3组不同时间的室内沉降柱沉积试验,达到设定沉积时间后用微型十字板进行不排水强度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受沉积时间影响,在含水率相同条件下,不排水强度随沉积时间增长而增大;受初始含水率影响,不排水强度-有效应力曲线呈上凹状,与一般情况认为的线性关系不一致。  相似文献   

3.
以某工程为例,主要探讨了强夯法在吹砂填海地基加固中的运用.首先介绍了工程地质条件,接着分析了强夯试验、强夯方案选择、施工参数等内容,最后得出了强夯检测结果,并加以分析.工程实践表明,强夯法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成本低,适用于吹砂填海地基加固的实际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运用效果,将来在类似工作施工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唐山丰南临港经济开发区道路软土处理工程实践介绍,提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强夯法+山皮石回填处理法、固化剂固化+山皮石回填处理法这三种吹填区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对沿海吹填区道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可行性与经济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王俭 《交通标准化》2011,(22):62-64
以上海海港新城一期市政C1道路为例,介绍了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地基处理方案比选情况,论述了真空强排水和低能量强夯相结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强夯法在孟加拉吉大港NCT项目后方堆场软基处理中的应用,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满足处理类似软基的一系列强夯参数。  相似文献   

7.
围海造地是解决土地紧张的有效途径,其中对软弱吹填土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处理是围海造地的关键.结合强夯法加固饱和粉土地基的工程实例,通过MTS动三轴试验研究强夯冲击荷载作用对饱和粉土的变形和强度特性的影响.通过动三轴试验采用不同的围压、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对饱和吹填粉土进行动力固结,结合静三轴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的冲击荷载作用后试样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冲击次数和冲击能量是影响饱和粉土地基加固效果的重要因素,存在一个最佳的夯击方式,在该方式下强夯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随着吹填造陆工程的面积不断扩大,对素土及吹填粉细砂的需求急剧增长,导致垫层材料短缺且价格不断上涨,进而造成吹填造陆成本急剧上升。与此同时,港区有着丰富的航道吹填土资源,因此将吹填土加以翻晒,形成可用于回填的素土研究迫在眉睫。对吹填港区再造素土开展研究,验证了再造素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面积再造素土的构思,并介绍了其具体的施工工艺,分析了其适用条件,为今后大面积开展再造素土的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山区公路超粒径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原因,提出了山区超粒径土石混填路基"大间距两遍夯"的强夯施工方案,并根据野外施工的特殊性,提出土石混填路堤强夯法施工质量控制流程,有效的保证了土石混填路基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于土石混填路基强夯处治效果的评价,还没有比较好的无损检测手段。采用测量面波速度的方法来评价强夯加固处治措施的效果,在阐述了该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后,结合梁长高速公路的路基强夯实际工程,应用该方法对该段高速公路的路基压实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强夯处治前后面波速度的变化反映了岩土力学性质的变化,利用测量面波速度的方法可以评价强夯加固处治措施的效果,瑞利波法用于评价强夯施工效果高效、准确,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结合朝阳~阜新高速公路施工,介绍强夯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及强夯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新旧路基纵向接缝结合的处理方法,详细介绍了应用强夯法处理接缝方案的确定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进一步证明了强夯法对地基快速加固处理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工程地质特点,采用强夯置换对不良地质路基进行加同,处理前后载荷试验结果表明:强夯置换处理此类建筑垃圾填埋场能够起到良好的加固效果,路基土体承载力能提高2倍左有;施工过程孔隙水压力与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表明,强夯置换置换体对路基土体的挤密作用是土体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童云 《交通标准化》2014,(16):33-36
在采用强夯法对杂填土地基进行处理时,地基的强夯效果受杂填土的构成成分、所在区域的水文地理环境、强夯设备的性能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从强夯的作用机理和杂填土的受力特性出发,针对影响杂填土地基强夯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明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机理,并介绍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阜朝高速公路建设中强夯法在处理湿陷性黄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为类似的湿陷性黄土处理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强夯法处理地基,由于其具有加固效果好、适用土类广、设备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劳力、节约材料、施工期短、费用低等优点,应用日趋广泛。结合施工实践,介绍了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堤基底的基本方法和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客运专线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郑西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综合阐述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重点介绍了柱锤冲扩桩、水泥土挤密桩、强夯等地基加固方法的工艺试验情况和具体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黄海珍 《交通标准化》2009,(11):228-230
与灰土桩挤密、大面积换土分层压实地基等其他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相比.强务法具有施工设备和工艺比较简单、效果好、速度快、费用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强夯技术处理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我省湿陷性黄土的特点,结合朝阳~阜新高速公路设计,探索采用强夯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路基基底的设计方法与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