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差热扫描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Cu的添加对Ti36Ni49-xHf15Cux(x=1,3,5,8)合金马氏体相变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u的加入略微降低合金的相变温度(约15℃),但其Ms仍高于150℃,可作为高温形状记忆合金使用。随着Cu含量的升高,合金的B19′马氏体晶格常数a、b和c不发生明显变化,但单斜角β逐渐降低。Ti36Ni49-xHf15Cux(x=1,3,5,8)合金的相组成为B19′单斜马氏体和(Ti,Hf,Cu)2Ni相。马氏体的亚结构为(001)复合孪晶。  相似文献   

2.
通过快速凝固法制备Cu-Zr-Al合金试样,利用电阻法测定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探索Al含量、结晶状态等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研究表明,吸铸速凝制备的Cu-Zr-Al合金样品晶格完整性差或存在少量非晶.在Cu-Zr合金中加入Al元素,会促进B2相的形成,且含量越高,作用越显著.在Cu-Zr-Al合金中,吸铸速凝态样品较晶化快冷态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低,吸铸速凝形成的非晶将抑制马氏体相变的发生,且增大马氏体相变的热滞后.随着Al含量的增加,马氏体相变温度逐渐降低,Al的加入也抑制马氏体相变.但增加Al含量,马氏体相变的热滞后会逐渐减小,使相变类型由非热弹性马氏体相变向热弹性马氏体相变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3.
利用DSC系统研究Cu含量、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对Ti-Ni-Hf基薄带相变行为的影响。Cu含量的少量增加仅仅会略微降低Ti—NiHf合金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不改变其相变顺序。退火处理后的Ti35Ni41Hf15Cu8合金薄带中存在2种尺寸差巨大的的晶粒,且在经较高温度退火的薄带中会有明显的(Ti,Hf)2Ni析出相,这些组织的存在对薄带的马氏体相变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电阻、热膨胀、磁致伸缩及光学金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多晶Ni2.1Mn0.9Ga0.9C0.1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特征。结果表明:Ni2.1Mn0.9Ga0.9C0.1合金在400~100K之间发生两次相变,第一次为马氏体相变,它的热滞后比较小,马氏体相的电阻率高于母相的电阻率;而第二次相变的结构变化尚未澄清,它的热滞后比较大,新相的电阻率低于母相的电阻率。马氏体相变时,合金结晶方向长度收缩,磁致伸缩急剧减小。合金中马氏体基本为相互平行的片状组织。  相似文献   

5.
Zr基大块非晶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体喷铸的方法制备了板状非晶合金Zr55Al10Ni5Cu30,研究了Zr55Al10Ni5Cu30的动态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大量原子仍处于"冻结"状态,原子运动微弱,内耗较小;在过冷液相区合金由非晶态向粘流态转变,原子解冻为自由原子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模量变化急剧,内耗较大,并在玻璃转变温度下这种损耗将达到极大值;由于非晶合金Zr55Al10Ni5Cu30本身的粘弹性成分较大,由储能模量、损耗因子确定的玻璃转变温度相差将近50℃.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阻、热膨胀、磁致伸缩及光学金相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多晶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特征.结果表明:合金在400~100K之间发生两次相变,第一次为马氏体相变,它的热滞后比较小,马氏体相的电阻率高于母相的电阻率;而第二次相变的结构变化尚未澄,它的热滞后比较大,新相的电阻率低于母相的电阻率.马氏体相变时,合金结晶方向长度收缩,磁致伸缩急剧减小.合金中马氏体基本为相互平行的片状组织.  相似文献   

7.
利用声频共振方法测量了Fe-Mn-Ge合金的杨氏模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顺磁-反铁磁性转变导致合金出现明显的弹性模量反常,产生模量软化.Ge降低Fe-Mn合金的弹性模量E和尼尔转变温度TN,增大△E值,并使TN以下的弹性模量温度系数βE由负变正.γ+ε两相组织有利于获得较小的βE值恒弹性合金.以E-T曲线确定的合金相变温度与以磁化率、电阻率、膨胀率确定的相变温度基本吻合,用弹性模量方法能准确地测定出合金马氏体相变点和磁性转变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Ni74.7Au25.3铸态合金在1 mol/L HNO3中的电化学行为和去合金化后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Ni74.7Au25.3铸态合金具有通过不连续析出获得的富Au和富Ni两相组织;在极化曲线中活化区,Ni74.7Au25.3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低于Ni的腐蚀电流密度.合金在1 mol/L HNO3中阳极极化和恒电位腐蚀后均可出现纳米孔隙组织,只是合金中两相组织仅富Ni相发生Ni的选择性溶解,形成纳米孔隙形貌;而富Au相没有变化.由此获得微米量级的复相组织,一相为致密的富Au相,另一相为具有纳米孔隙的纯Au相.  相似文献   

9.
单向压力对Ni-Mn-Ga磁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阻和应变测量的方法,研究了单向压力对Heusler合金Ni56.3Mn19.3Ga22.8C1.6马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压力小于4.44 MPa时相变温度随压力值的升高而降低,(dT)/(dσ)=0.648 K/MPa,说明了一定的压力阻碍马氏体相变的发生,当压力大于点升高,其原因可能是压力超过了临界值而引发了另一种相变.实验结果符合Clausius-Claperon 方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DZ22B高温合金凝固过程及相变行为进行描述,对比分析了不同冷速影响下合金二次枝晶间距、碳化物的转变行为。随冷速提高,组织显著细化,二次枝晶间距由冷速5 K/min时125μm持续下降到80 K/min时37μm。枝晶组织的细化可以减弱凝固后期残余液相中溶质偏析,碳化物形貌由连续网状向不连续条块状发生转变。大冷速条件下枝晶间流动管道的变窄及凝固时间的缩短共同抑制Hf元素的趋肤效应,有利于富Hf碳化物相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