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雨 《汽车杂志》2007,(9):152-153
一般来说新手最容易发生刮蹭是车辆的左右两侧,其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车辆与物体之间的间距,一般来说新手因为很难看到车辆前面,也没有经验来估算到底差多少,这样就很容易擦伤车身或者撞瘪一块,而在高速上掌握好两侧距离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所以一定要掌握如何控制侧向距离和行驶间距。[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随着车速的不断提高,汽车行驶的侧向稳定性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理论写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侧向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超速行驶是指车辆行驶速度超过了该路段所规定的行车速度。俗话说,“十次事故九次快”。那么,汽车超速行驶为何容易引发事故呢?增加了侧向翻车的可能性汽车转弯行驶时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的大小与弯道半径成反比,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因此,车速越高,产生的离心力越大,离心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的发展过程中,空气动力学对汽车研发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汽车动力学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空气阻力、提高燃油效率上。然而,在汽车的使用中发现空气动力学产生的升力和侧向力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有着重大影响,甚至会威胁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如今正处于汽车性能飞速发展的时代,对汽车的舒适性及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由空气动力学产生的风噪声及气流污染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如何减小空气动力学对汽车使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只是设计研发者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汽车的使用者和维修人员要共同思考的问题。在车辆的维修使用过程中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产生的问题也逐渐受到了  相似文献   

5.
车轮是车辆和地面接触的唯一物体,不但承受汽车的负荷,而且和汽车悬架共同缓冲来自路面的冲击,并衰减由此产生的震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并且为传动力和制动力提供足够的附着力,为改变或保证汽车行驶方向提供足够的转向操纵与方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汽车行驶因制动或其它原因,常常向侧面发生甩动,即其一轴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移动,也就是人们常常所说的甩尾滑动现象,称之为制动侧滑。汽车在行驶中,常因制动、转自或其它原因,引起汽车偏离原定的行驶方向,造成侧向滑移,甚至翻车,特别是在紧急制动或急转向时,它是影响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汽车制动侧滑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汽车前后轴同时发生侧滑的情况较少,绝大多数情况是一个轴先发生侧滑,而另一轴仍保持与地面的附着关系。据很多事故现场鉴定,汽车侧滑失控,多由后轴引起;尤其高速制动时,后轴发生侧滑要比前轴发生侧滑更危险。这时会使汽车完全丧失操纵。在积有冰雪或是浓雾过后的公路上,常常发生由于汽车丧失操纵能力导致翻车、撞车等恶性事故,这种失控现象,多半是因汽车出现侧滑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车速、视觉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交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汽车行驶速度超过60公里/小时后,驾驶员的视力会下降、视野会变窄。引起驾驶员视力下降的原因是,汽车行驶中驾驶员与道路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眼睛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发生变化;相对运动速度增加,眼睛分辨物体的最小距离就会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汽车除了白天行驶外夜间也要行驶.夜间行车有很多不利因素,例如:道路环境昏暗,照度不足会引起驾驶员眼睛的视力下降;因光线不足人眼辨别颜色的能力也会降低,在昏暗的环境中人眼只能看出物体的明暗形状,而很难辨别出物体的真实颜色;  相似文献   

9.
汽车改装文化来源于赛车运动,汽车改装就是为了让汽车更漂亮,但汽车改装其实也有特别的功能。汽车加装尾翼,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地减少轿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空气阻力和节省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阻力可分为纵向、侧向和  相似文献   

10.
路进乐 《汽车维修》2001,(8):20-21,23
汽车在平直良好路面上行驶时,若驾驶员保持方向盘转角不变,应能自行抵抗侧向风、微小路面不平等外界干扰,保持直线稳定行驶。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汽车会出现行驶跑偏、低速摆头、高速振摆等行驶不稳定现象,弄清这些现象的特点及产生原因,对于恢复和保持汽车行驶稳定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车辆问的安全距离,即跟车距离,是指跟车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应保持的纵向安全距离及会车、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的侧向安全间距。跟车距离过小、过大都会影响安全行车,成为事故隐患。因此,对于刚刚上路开车的新手,如何把握这一安全距离,对安全行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轮胎工作中承受车辆的径向负荷、侧向力、驱动力和制动力等多种外力作用。从理论上讲,汽车行驶中,轮胎与地面仅产生滚动摩擦,因而磨损较小且均匀。但由于使用中实际情况的差异,轮胎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异常磨损。  相似文献   

13.
灯光不全不上路灯光是夜间行车安全的生命保障,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有些汽车经过一整天的长途行驶后,加之驾驶员在途中又常忽视检查照明设备,进入夜间行驶往往灯光发生故障,致使车灯"全盲"或成了"独眼龙".有的灯光暗淡、射程不远,有的远近灯光不全,对公路两旁物体及路上的汽车行人动态观察不清,能见度差,造成驾驶员产生心理压力,突遇情况措手不及,从而发生安全事故.尤其是前照灯、后尾灯、转向灯和制动灯出故障时,上路行车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夜间上路行驶之前务必要对灯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良好后方可上路.  相似文献   

14.
要确保汽车安全行驶并发挥其最佳的行驶性能,汽车必须制动可靠,而且保证汽车在任何时候制动系都要工作良好。汽车制动系工作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汽车行驶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由于采用电子控制式防抱死系统,可在汽车制动过程中,使车轮的纵向处于附着系数的峰值,同时使其侧向也保持着较高的附着系数,从而使汽车具有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朱华 《城市车辆》2008,(4):49-50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汽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把车身和车轮弹性地连接在一起,传递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支撑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力所产生的力矩,并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从而保证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董英娟 《重型汽车》2014,(1):33+36-33,36
前言 汽车悬架系统是汽车中弹性的连接车架(或车身)和车轴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现代汽车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支承力、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反力等力及其所产生的力矩传递至车身上,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的冲击,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悬架系统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顺性、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因而,深入研究汽车悬架系统的性能,开发新型的悬架系统,是提高现代汽车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双挂汽车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并进行横向稳定性分析,在分析国外多挂汽车列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结构参数和使用参数以及各种主动控制策略对多挂汽车列车横向稳定性的影响。与中国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方法相比,针对多挂汽车列车增加了后部放大系数(RWA)和轨迹偏移量(Off-tracking)2种横向稳定性评价指标;构建了横摆运动和侧向运动的双挂汽车列车动力学模型,仿真阶跃响应下各个车辆单元侧向速度、横摆角速度、侧向-横摆相轨迹、侧向加速度以及铰接角的变化,并分别计算以横摆角速度和侧向加速度为基准的RWA值,将计算结果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牵引车和一挂车的侧向速度最大值分别为1.15,0.89m·s~(-1)时,对应拖台和二挂车的侧向速度最大值分别为2.81,1.31m·s~(-1),证明其为双挂汽车列车发生失稳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对应的RWA值分别为1.14和1.54可知,以侧向加速度为基准的RWA值更能反映车辆的后部放大状态;由牵引车与一挂车之间的铰接角为5.9°,拖台与二挂车之间的铰接角为9.6°,而一挂车与拖台之间的铰接角恢复到0可知,一挂车与拖台的链接形式比第5轮式的铰接形式更稳定,且恢复到稳定状态时间更短;研究结果可为双挂汽车列车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驾驶模拟舱系统进行高速公路侧向间距安全性仿真研究,分析小客车在高速公路内侧车道超越大货车这一典型超车行为的车辆运行轨迹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超车过程中小客车与大货车侧向间距与车辆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为高速公路横断面宽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书伟  刘伟燕 《天津汽车》2011,(3):43-44,54
ADAMS软件提供了柔性体模块,可真实地模拟物体的运动,文章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了带有弹性下控制臂悬架的整车模型。选择开环转向事件里的转向阶跃输入进行仿真分析,在后处理中对横摆角速度、车速、侧向加速度和纵向加速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柔性体悬架模型比多刚体悬架模型对车身的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纵向加速度以及速度等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