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爆胎     
军杰 《汽车与安全》2008,(11):74-77
爆胎是指轮胎在极短的时间(一般少于0.1秒)内因破裂突然失去轮胎中所充气体的情况。爆胎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之后留给驾驶人采取补救措施的时间非常短,车辆往往难以控制,突然爆胎将严重破坏行驶车辆的受力平衡性和方向操纵性,特别是高速行驶中的车辆在巨大的惯性力作用下发生剧烈的侧滑、甩尾,严重的爆胎事故会导致车辆的连续翻滚,并与护栏、其它车辆发生碰撞,形成极为严重的多车相撞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爆胎原因汽车爆胎是指因轮胎某一局部机械强度被严重削弱,胎压失去平衡而突然爆破的故障。爆胎一旦发生,轻则汽车将发生剧烈的侧滑、甩尾,重则汽车将连续翻滚。这样,不仅危及爆胎汽车自身安全,而且也会引起与附近车辆和行人发生连续碰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爆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胎压过高或过低有的驾驶员因为害怕爆胎,常常使轮胎气压低于标准气压,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胎压过低,行驶中轮胎变形剧烈,其内部温度迅速升高,致使胎冠剥离、胎肩发生磨损而引发爆胎。而有的驾驶员为了提高汽车的载货能力,使轮胎气压超过标准气压,…  相似文献   

3.
车主在出车前最爱听的一句话应该是“祝您一路平安”。一路平安,这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由于人们的主观因素或客观原因以及一些人们无法抗拒的因素,各种车辆事故还是会经常发生。为了使车辆在遇险时能保证驾驶员及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每个驾驶员均应了解和掌握车辆遇险时的防护措施。 除个别事故外,大部分事故在发生的瞬间,驾驶员均可作出些避让的动作,这些动作有的可以起到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有的则适得其反。在很多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某件物体而撞上了行人,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一名行人而撞伤(亡)了更多的人。为此,  相似文献   

4.
2008年1月4日,吉利集团在底特律北美车展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一项长期困扰世界汽车安全行驶的技术难题——车辆高速行驶中突然爆胎的安全控制在中国吉利成功破解。这项技术的运用将彻底化解汽车在高速度行驶中突然爆胎所引发的车毁人亡灾难。消息一经发布就在北美车展引起轰动.被当地媒体誉为“中国人成功破解汽车安全技术的‘哥德巴赫猜想’,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叉路口转弯车辆与横穿行人碰撞的危险场景,提出了一种综合碰撞时间和制动距离的避撞策略.首先,建立转弯车辆与行人的位置关系模型,确定行人目标跟踪方法,然后,通过比较行人进入转弯区域时间、避撞剩余时间、行人离开转弯区域时间的关系确定行人是否为危险目标,最后,建立此种场景下的制动安全距离模型并确定了避撞策略.通过PreS...  相似文献   

6.
爆胎原因及危害 爆胎是因轮胎某一局部的机械强度受到严重削弱而突然爆破。爆胎一旦发生,轻则汽车将发生侧滑、甩尾;重则汽车将连续地翻滚。这样,不仅危及爆胎汽车自身的安全,而且会使来往车辆因躲避不及而发生连续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爆胎的原因很多,现归纳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驾驶园》2014,(12):76-77
<正>爆胎的处理问: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爆胎如何应对?驾驶人如何知道或感受到已经爆胎了呢?答:一般人对爆胎均有恐惧心理,也可能有些疑问:爆胎会不会造成车辆失控?胎压高或胎压不足时是否比较容易发生爆胎?高速行驶时爆胎可不可以紧急刹车?事实上,当后轮爆胎时,驾驶人可能感受轻微,甚至经由他人指示停车后  相似文献   

8.
正1爆胎原因及危害爆胎是因轮胎某一局部的机械强度受到严重削弱而突然爆破。爆胎一旦发生,轻则汽车将发生侧滑、甩尾;重则汽车将连续地翻滚。这样,不仅危及爆胎汽车自身的安全,而且会使来往车辆因躲避不及而发生连续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引发爆胎的原因很多,现归纳分析如下。超载、超速引起爆胎每条轮胎上都有该型轮胎允许的最大载质量和速度级别标识。如1 85/70R13 88H,其中  相似文献   

9.
<正>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研发的最新自动驾驶技术"虚拟眼"通过复制与汽车相关的人类行为和身体语言元素,有望提高公众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信任感。"虚拟眼":与行人交流眼神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开展的研究表明,高达63%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会觉得路上有自动驾驶车辆不太安全。该公司未来移动出行部门研发的一项最新技术——"虚拟眼",可以让自  相似文献   

10.
针对行人违规过街导致人车碰撞事故频发的交通安全问题,采用改进人工势场法并考虑行人行为的不确定性,对车辆避撞路径进行动态规划。为表达行人违规过街时的方向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加权效用函数法的行人过街方向概率模型,并以此为基础预测行人位置。针对动态障碍的转向避撞轨迹规划,以避撞安全距离为基础,提出一种相对位置自适应的变长轴椭圆障碍势能场,可根据动态行人的预测位置实时规划避撞路径。在4种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径规划方法可根据行人的预测位置,有效地规划出更平滑的安全避障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一辆呈流线型的新式小轿车在马路上快速行驶着,突然一个行人从路边横穿过来,汽车先鸣喇叭,然后立即将车刹住。而当行人穿过马路后,汽车又徐徐开动,向前驶去。这时,在街道上行走的一些人透过车窗看到驾驶员的座位上空空无人,而后面的座位上坐着乘客。人们感到奇怪,怎么没有司机竟能将车开得这样熟练自如呢?这是什么样的新潮车?  相似文献   

12.
少杰 《汽车驾驶员》2011,(10):112-112
我们都知道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但现实中人行横道上也经常发生事故,说明人行横道内也不是绝对安全的。行人或非机动车横过马路时定要走人行横道,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时刻注意来往车辆和路况,确保安全再通过。而车辆行至人行横道时首先要减速甚至停车,看到有行人更不要抢行,这时候最应该“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11,(10):62-62
2011年7月15日,江某驾驶中型货车,载着两名跟车工友行至黄江与樟木头交界的牛屎凹下坡处时,突然发现刹车失灵,情急之中,江某采取抢换低档位措施,但挂入空档后,就再也挂不进档,于是将车熄火。空档滑行的车辆越跑越快,擦碰了前面的一辆大货车,又冲上人行道并撞上路边的树木和灯柱后才停了下来。车辆失控过程中,两名工友先后跳车,但由于伤势较重经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相似文献   

14.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5,(6):174-174
当你悠然地行驶在高速公路,如果前轮突然爆胎,车子失去控制,后果将会怎样惨烈,是不是想想都会一身冷汗?据公安部统计,我国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爆胎占70%以上。现在你也可以摆脱爆胎的噩梦,全球最大的轮胎制造商固特异近日将其最新的研发成果“缺气保用”轮胎引入中国,它能保证轮胎被扎破后,车辆还能正常行驶。  相似文献   

15.
行驶中的汽车,轮胎在很短时间内失去全部空气叫做爆胎。爆胎是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突发事故,是安全行驶的大敌。本文就爆胎的原因、预防和应变及对各种路况发生爆胎现象进行分析。 一、爆胎的原因及应变 1.轮胎气压不正常。轮胎气压高低,不仅关系到轮胎的使用寿命,而且涉及到油耗及行车安全。胎压过高或不足,都会加剧轮胎的磨损。气压过高,易加速胎面中间的磨损,特别是前轮的气压过高遇障碍物爆胎或突然消气时,一边阻力会突然增大,迫使车辆急速调头,使驾驶员无法控制行车方向,造成翻车伤人等交通事故。 气压不足则易引起胎面两边的磨损。因此,要使轮胎经常保持在标准气压允许的范围内,还应注意前轮左右胎气压一致;后轮两外档胎气压一致,后胎两内档胎气压一致。驾驶员最好随身带气压测试器,以便检查胎压。  相似文献   

16.
针对行人从静止遮挡车辆前方穿出并与主车碰撞的“鬼探头”危险场景,提出一种基于车联网的行人主动避撞系统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主车、遮挡车和行人间相对位置关系模型,通过车车通信获取遮挡车前方的行人状态信息;其次,根据目标进入时间、目标离开时间、碰撞剩余时间和安全避撞时间4个危险状态判断评价指标,建立分级制动策略,并通过下层PID控制调节制动压力实现车辆控制;最后,基于PreScan、CarSim和MATLAB联合仿真平台,搭建该危险场景并验证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实现避撞功能,且性能优于基于宽度触发的行人主动避撞策略。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5,(12)
<正>11月17日傍晚,安徽省六安市梅山路与大别山路交叉口处发生一起单方道路交通事故,一名女司机转弯时误踩上油门,惊慌中车辆撞上道路中间的隔离栏。当日18点时左右,一辆白色比亚迪轿车在通过红绿灯路口转弯时突然加速行驶,直接撞上道路中间隔离护栏,隔离护栏顿时被撞的四飞五散,梅山路南北通向的6车道上撒满了隔离护栏的碎片和轿车车头  相似文献   

18.
<正>1 "虚拟眼":与行人交流眼神自动驾驶车辆将来上路后,能否识别到正在过马路的行人成为普遍担心的问题。捷豹路虎开展的研究表明,高达63%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会觉得路上有自动驾驶车辆不太安全。该公司未来移动出行部门研发的一项最新技术,名叫"虚拟眼",可以让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产生眼神交流(图1),不久前刚刚在考文垂的一个模拟街区中进  相似文献   

19.
正就目前我国道路现状而言,各路媒体将眼光主要聚集在驾驶员与行人身上,但我国道路安全设施不完善也是致使行人抢行过斑马线的主要原因之一。过街天桥太少、信号灯设置和转弯控制均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斑马线上行人与车辆矛盾日益凸显。过街天桥较少为何横跨路间栅栏的危险行为屡禁不绝?是否是因为天桥、地下通道、斑马线的设置不合理?多国城市交通研究表明,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最佳间隔距离是150米,否则就超出了人的忍耐极限,行人就会乱穿马路。但是,我国各地  相似文献   

20.
《世界汽车》2005,(2):111-111
引起爆胎的原因不仅仅是高温,若不注意检查轮胎,爆胎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出现。导致缺气爆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快速漏气导致爆胎",车辆行驶在路上遇到外界异物的撞击或被割破,形成爆胎。另一种是"慢性漏气导致爆胎",是车辆出现爆胎最常见的情况。现在乘用车多使用子午线轮胎,其气密层与外胎合一,即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