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川藏铁路不同限制坡度条件下重点工程情况、施工工期,工程实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研究,并综合运输组织、相关路网的限制坡度等因素,确定本铁路经济合理的限制坡度。本铁路重点对12‰,加力坡24‰坡度方案和16‰,加力坡30‰坡度方案进行比选。30‰方案地形适应性好、控制性工程工期短、工程投资省,且理论分析列车牵引和制动不存在问题,但通过对国内已开通运营的长大坡道铁路调研,结果表明:长大坡道运营安全风险较大;24‰方案基本能够适应地形,工期较30‰方案稍长,静态工程投资总额仅增加7.1%,运营上更能与区域路网匹配协调,实际运营经验成熟。从运营安全角度分析,建议本线采用12‰,加力坡24‰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是一条客货共线、以客为主的区际干线铁路。由于沿线岩溶发育典型,工程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工程投资大,需要对不同的坡度方案进行比选,以便确定合理的线路坡度。本文结合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岩溶,对比13‰和18‰坡度方案的工程投资和工程风险,分析牵引质量、机车类型合理组合及其与相邻线协调匹配情况,并对运输质量与运营成本进行经济评价。研究结论:通过方案比选研究得出:(1)两个坡度方案均可满足相关运营安全要求;(2)通过工程风险及工程投资分析,18‰优于13‰坡度方案,能降低施工难度,减少运营风险,节约运营费用,建议本线坡度采用18‰方案;(3)黔张常铁路坡度方案的比选过程,可供其他类似岩溶地区铁路坡度比选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限制坡度的选择,通过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安全及施工风险、与路网相邻线路限坡适应性、线路平纵断面条件、工程投资、与城市规划地适应性等方面对6‰、9‰两个坡度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荐采用6‰限坡方案。  相似文献   

4.
通过从地形地貌、动车性能、工程设置及投资等方面对不同的坡度方案进行分析、比选,确定宝兰客运专线最大坡度的取值。从地形地貌分析,20‰(个别25‰)坡度方案更加适应地形,节省工程投资;从动车性能分析,动车组功率大、质量轻,适应最大坡度能力强,20‰(个别25‰)坡度方案使得动车的牵引及制动性能发挥良好,同时也满足最小时间追踪间隔要求;从工程设置及投资分析,20‰(个别25‰)坡度方案主隧道长度合理、工程投资较为节省。本项目推荐最大坡度为20‰(个别25‰)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依据禹亳宿铁路(安徽段)的地理位置,研究其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意义和相邻区段主要技术标准,从本线牵引机型影响、工程投资和运输性质等方面,探讨了禹亳宿铁路(安徽段)限制坡度的选择问题,综合分析本线不同牵引机型选择对限制坡度选择的影响、本线不同限制坡度对工程投资的影响、本线运输性质对限制坡度选择的影响等方面因素,从技术、经济、功用等方面研究得出禹亳宿铁路(安徽段)限制坡度推荐6‰的结论,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论证了本文技术路线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衢州至宁德铁路限制坡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衢宁铁路为海峡西岸宁德港及临港工业后方重要集疏运通道,衔接路网线路多,所经浙西南、闽东北地区地形起伏大、工程艰巨;项目设计限制坡度大小对线路走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牵引质量及输送能力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和运输需求,路网相邻线路技术标准、牵引动力与坡度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不同坡度方案的论证比选,确定本项目的限制坡度。研究结论:(1)全线双机坡方案及区段双机坡方案均未能体现大坡度优势、工程运营费较高、运输组织不便;(2)6‰和9‰限制坡度均可单机牵引,运输组织顺畅;(3)全线单机9‰方案可较好适应地形,工程投资及换算工程运营费省,综合效益最好,衢宁铁路限制坡度推荐采用9‰。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东环铁路联络线沿线地形陡峻、地势高差大,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确定合理的限制坡度可以为制定线路方案、优化项目投资方案提供保障。结合乌鲁木齐东环铁路联络线地形地貌、经济运量、开行方案、机车牵引质量、制动性能、工程投资、运营费和机车购置费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方案比选确定最优限制坡度方案。从工程设置及投资方面进行分析,13‰坡度方案具有正线长度最短、工程投资最省、运营成本最低的明显优势,推荐13‰限制坡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富 《铁道勘察》2009,35(6):73-75
结合本线的地形条件、运输特点,本着节省投资的原则,研究了12.5%、16%、12.5/20%均衡坡及16/20%均衡坡共四个坡度方案,从适应地形、工程设置、运输组织、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并考虑与相邻线限坡相匹配,最大坡度选择了12.5/20%的均衡坡方案。  相似文献   

9.
日喀则至亚东铁路需穿越喜马拉雅山脉,需克服南北麓的巨大高差,其中最困难段帕里至亚东段航空距离37 km,高差1 300 m。考虑本线研究年度内客货运量相对较小,本段应采用较大的线路坡度,选择合理的机车类型,对缩短线路长度,降低工程投资有重要意义。通过从地形地貌、机车性能、工程设置、运营安全及投资等方面对不同坡度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日喀则至亚东铁路帕里至亚东段采用30‰限制坡度方案及HXD2双机牵引,研究成果对高差大的地形条件下限制坡度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宜万线地形困难、地质复杂,山峦起伏、河谷深切,选择合适的限制坡度,对节省工程投资,改善平面条件,降低运营成本能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我们分别研究了各种限制坡度,提出了合理的适合本线地形的限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