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胡江民 《铁道勘察》2011,37(3):70-73
限制坡度是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之一,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长度、工程规模和投资有着直接影响.在既有线改建或者增建二线项目中,第二线限制坡度的选择对线路走向、既有设施的利用均有较大影响.以多丰、虎丰线增建二线限坡方案研究为例,阐述增建二线坡度选择与项目所经地区地形类别、自然坡度、相邻线坡度、牵引质量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我国城际铁路运行的动车组在不同最大坡度牵引、制动工况模拟仿真,从动车组的各项性能和在不同坡度上的牵引能耗;从最大坡度对运营时间、运行速度以及对区间通过能力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我同城际铁路建议采用的最大坡度,供城际铁路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驼峰溜放车辆途停、溜放车辆与调车场停留车超速连挂等问题的基础上,从测量范围、设计坡度和实测平均坡度比较、实际坡度分析等方面对驼峰及调车场坡度进行实测分析,针对布顶、试验车辆、试验线路坡度、减速顶维修、试验方法等调车场基本情况对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相应的溜放方案和人工干预限速方案,给出防范措施和整修建议。  相似文献   

4.
铁路线路限制坡度的选择应根据铁路等级、地形条件、牵引种类和运输要求比选确定。在限制坡度选定后,电力牵引隧道内的坡度折减系数与最终的设计坡度直接相关。参照某改建铁路建二线工程的施工图审核实例,对电力牵引隧道折减系数进行研究,提出合适的坡度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5.
边坡的动力特性是影响其动力响应的内在因素,对边坡的动力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运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坡高和不同坡度的三维黄土边坡进行模态分析,探讨坡高和坡度对黄土边坡自振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坡高和坡度条件下,黄土边坡的前10阶自振频率随频率阶数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对各阶自振频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坡高对各阶自振频率的影响较大,随着坡度的增大,基频呈增大趋势,但增幅不大,同一坡高不同坡度时基频的相对变化率的最大值仅为6.80%;坡高对基频的影响较大,随着坡高的增大基频呈减小趋势,相同坡度不同坡高时基频相对变化率的范围为49.95%~50.02%。研究可为黄土边坡抗震设计时避免共振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线路设计坡度的选择是铁路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设计采用的坡度大小对线路的走向、长度、工程投资、运营费用、牵引质量及输送能力都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大坡度运用情况的分析,探讨该线大坡度运用的工程绩效与通行能力,肯定了大坡度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稀性泥石流拦挡坝坝高和沟床纵比降对坝后回淤坡度的影响,并对坝后泥石流淤积形态及坝前冲刷坑的深度和长度进行研究.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沟床纵比降与回淤坡度成正相关关系,当沟床纵比降为12%,14%,16%,18%和20%时,对应的平均回淤坡度分别为8.08%,10.08%,11.88%,14.02%和15.63%;不同坝高条件下,回淤坡度随各沟床纵比降线性增长的幅度不同;坝高与回淤坡度成二次函数关系,沟床纵比降一定,回淤坡度随着坝高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实验结果可供坝后淤积模型试验研究、拦挡坝工程设计等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列车在上下坡时,如果速度变化过于剧烈,则会影响平均行车速度,同时会因频繁的加速和减速而造成运营费用的增加.列车的速度变化又与列车运行工况以及坡度和坡长有关.因此,分别在不同坡度上,对高速列车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速度变化与坡度和坡长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于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意义.以CRH2-300和CRH3型电动车组为例,通过分析两种电动车组的牵引和制动性能,分别对两种电动车组在不同的坡度上,牵引、惰行、制动等不同的运行工况下,速度随坡长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计算,从而为在综合考虑工程量和运营费用时,不同的地形条件下,高速铁路坡度和坡长的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选择尼泊尔国家铁路网限制坡度和牵引体系(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技术标准,在对尼泊尔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气象特征、运量预测和运输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限制坡度和牵引体系规划原则。利用地形雷达数据,对各线纵断面特征进行分析,对各线限制坡度方案进行工程和技术经济比选,提出限制坡度体系推荐方案。分析相关机车的主要技术特征及参数,结合限制坡度方案、路网布局和编组作业安排,提出各线机车类型和牵引质量推荐方案。对通过能力、输送能力进行验证分析,对研究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不同轨道坡度对道床纵横向阻力的影响,开展米轨铁路有砟轨道钢枕平坡和250‰坡度道床纵横向阻力室内试验,并建立离散元模型,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离散元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建立了多种坡度的米轨钢枕有砟道床离散元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平坡与250‰坡度米轨钢枕道床纵向阻力实测均值分别为11.33,10.31 kN/枕,道床横向阻力均值分别为7.44, 7.11 kN/枕,纵向阻力衰减了9%,横向阻力衰减了4.44%;米轨钢枕的道床纵横向阻力均随坡度增大而减小,坡度在0~700‰变化时,道床纵向阻力与横向阻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斜率约为1.7,纵向阻力变化程度大于横向阻力;道床纵横向阻力均随坡度呈余弦趋势衰减,但并非单一的按照坡度的余弦值改变,在坡度小于200‰时,道床阻力可近似按坡度余弦折算考虑,坡度大于200‰时,可根据拟合余弦公式预测道床阻力。  相似文献   

11.
阜阳北编组站扩能改造工程将原三级四场规模的站场扩大至三级八场并同步配套生产设备、生活设施及既有下行解编系统整治工程。通过对阜阳北站既有站区供配电系统的调查和分析,基于阜阳北编组站扩容改造后的全站负荷计算,依据"尽量利旧"原则,从供电系统、一级配电系统及低压配电系统全面探讨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并在35/10 kV变配电所低压侧无功补偿中引入电缆充电功率与传统容性无功功率补偿结合的无功平衡方案,以加强对编组站用电负荷功率因数的控制。通过对阜阳北编组站改扩建工程中电力供配电设计流程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探讨形成流程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徐顺  石中年 《铁道车辆》2011,49(10):32-34,48
针对高速动车组例行试验用三相变单相牵引供电变压器原边三相电流不平衡问题,从补偿原理、补偿手段及补偿效果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动态补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开关电源的环路补偿对电源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如何设计出合理可靠的补偿参数十分重要。介绍开关电源环路补偿的条件,并以BUCK电路为例进行环路补偿电路选择及补偿电路元件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非线性负载的谐波补偿和电压调节功能,提出了一种混合型并联有源滤波器.综合考虑系统稳定性和谐波补偿效果,采用了反馈加前馈的控制策略,对比研究了系统补偿特性,并讨论了容性和感性无功补偿问题.仿真与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混合型并联有源滤波器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虹 《铁道货运》2011,29(3):1-5,5
介绍货物运输损失赔偿的限额赔偿原则及与保价运输的关系,分析了铁路保价运输货物损害赔偿责任之归责原则与内容,并阐述了保价运输与运输保险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6.
在UM71无绝缘轨道电路和ZPW-2000A移频自动闭塞中,为了改善轨道电路的传输特性,补偿电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补偿电容的损坏问题突出。结合现场实际状况,分析补偿电容损坏的主要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牵引变电所静止无功补偿方案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国内外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的应用情况。分析现行各种动态无功补偿方式的技术特点并进行性能比较,提出TCR与TSC2种动态无功补偿方式是牵引变电所无功补偿和提高供电能力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无绝缘轨道电路补偿电容断线故障模式下的故障特征,采用一种改进的集合经验模态分解-Hilbert变换(MEEMD-HT)方法。为分析单一补偿电容断线故障对分路电流的影响,利用传输线理论建立ZPW-2000A轨道电路模型并仿真。采用MEEMD方法对发生补偿电容断线故障下的分路电流幅值曲线进行分解,并且通过HT生成Hilbert谱、时频能量谱、边际谱,对谱线的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补偿电容的故障特征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的MEEMD-HT方法得出的Hilbert谱中的故障特征明显,该方法可以用作补偿电容故障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新型单周非线性PWM控制开关功率放大器存在的延时问题及由此引起的直流偏置问题,提出了电压补偿解决方案,给出了补偿电压计算公式.补偿前和补偿后系统仿真结果的比较表明,电压补偿方案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延时问题,同时还改善了功率放大器的总谐波畸变率(THD),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冉雄英 《铁道货运》2012,(4):1-4,29
针对现行货运事故理赔服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既有货运事故理赔业务流程的优化调整,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研发一套基于互联网的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系统与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从而提升货运事故理赔服务质量。在阐述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系统实施步骤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环境下货运事故理赔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