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与配件》2004,(52):4-4
12月15日,华晨旗下新近自主研发的“尊驰”轿车在国内6太城市同步上市。同时在国内首推尊驰售后“10年20万公里”超长保用.  相似文献   

2.
张伯顺 《汽车情报》2007,(27):16-16
2007年6月下旬,中华一尊驰在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的碰撞试验中,成绩为一星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作为华晨汽车在商务轿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尊驰留给人们更多的是沉稳的印象。在大街小巷中,我们看到的尊驰往往都是以黑色居多,不可否认,沉稳的风格定位是商务轿车获得市场认可的前提之一,但面对如今多元化发展的汽车趋势,将产品的定位更加年轻化一些,或许能够为其吸引到更多的用户。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作为尊驰未来行驶方向的舵手,中华毅然决定将这个商务旗舰产品的方向指向更为年轻化的航线。  相似文献   

4.
12月华晨金杯推出中华品牌的改进车型——尊驰,它不但在外形上有很大突破,内部配置上也更加丰富。动力系统依然使用沈阳生产的三菱4G63 2.0L和4G64 2.4L两种发动机.在2.0L车型上有五档手动变速器和4档自动变速器两种配置,制动系统进行了升级,增加了EBD制动力分配系统.尊贵型上更增加了EDS电子差速锁系统  相似文献   

5.
新车     
华晨携“中华三剑客”出击日内瓦车展3月6日,华晨汽车作为日内瓦车展上中国自主品牌的唯一代表重装亮相:中华“三剑客”尊驰、骏捷、M3联袂出场,为华晨2007年国际化战略的高歌猛进奏响了序曲。中华轿车多个系列产品共同参加世界顶级车展的盛况,也创造了自主品牌汽车在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6.
《公路与汽运》2007,(2):126-126
在第77届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上,中华华晨汽车公司展出了其生产的3款产品。作为首次参展的中国汽车品牌,在华晨汽车展台中央,停放着明黄、银灰和深灰3辆轿车,依次是BC3双门轿跑车(原型为“M3Coupe”概念车)、BS4轿车(原型为“骏捷M2”)和BS6轿车(原型为“尊驰M1”)。中国华晨汽车公司面向欧洲市场生产的这3款汽车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中华的当家老将尊驰和骏捷留给我们的印象很深,首先是在家用车市场上,尊驰和骏捷的外观设计不落俗套,其次是这两款车的工艺和质量也都在民族品牌中数一数二。现在,中华推出了第三款三厢家轿——骏捷FSV,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新面孔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张鑫  赵迪 《车时代》2007,(4):68-71
前不久,中华尊驰轿车通过了层层严格的测试和检验,取得了在德国上市销售的资格,从此改变了国产自主品牌只能向汽车工业并不发达的国家出口的局面。正当国人为此感到振奋不已的时候,中华尊驰再一次为我们带来了喜讯,全新推出了尊驰轿车的涡轮增压版本,那就是我们眼前的这辆中华尊驰1.8T。  相似文献   

9.
杨絮  冯欣 《世界汽车》2007,(12):12-13
相信大家还记得华晨尊驰(天窗版)在欧洲上市不久,便被ADAC(全德汽车俱乐部.Allegemeiner Deutsche Automobi Club)按照欧洲NCAP标准进行了碰撞测试,结果尊驰仅获得1星,让人唏嘘不已。尽管有人会说,尊驰和骏捷有千差万别.与尊驰相比,骏捷源自宝马血统,融会了欧洲造车理念,堪称中国宝马。  相似文献   

10.
远舰和尊驰几乎是2.0L轿车里最接近底线的两款车(远舰豪华版GL仅售13.98万元,尊驰的2.0L入门车型售价为13.8万元),除此以外,两者还有一个共同点——推出以后都不怎么火,不火是有原因的,尊驰主要是受了老中华的影响,这件事又一次让自主品牌尝到了急功近利的教训。远舰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推出时机,但定位上有偏差,这两年韩国车像伊兰特、千里马的广受追捧,主要是靠着低廉的价格、丰富的配置和良好的性能所造就的高性价比,而远舰的高姿态出场无疑是主动放弃了这种优势。其结果就是上市1个月内销量累计不过几十辆。  相似文献   

11.
中华自主研发的1.8T引擎一直让人期待,试过之后,想不到竟比预想的还要好。此次率先装备1.8T的尊驰,让本来不错的底盘有了飞驰的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老总论语     
《时代汽车》2005,(2):25-25
2004年12月16日,华晨新任掌门蔺晓刚在“尊驰”上市时,以“新华晨、新形象”成功完成他的第次亮相。他在答记者问时颇具幽默“国企改革有多条路,多种模式,究竟哪种模式最好,不应是固定的。我要做不好,也会被炒鱿鱼。。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有幸当探索者,这是很有挑战性的。”  相似文献   

13.
《汽车情报》2004,(35):47-47
近日,由华晨金杯汽车公司全力打造的“尊驰”系列轿车在北京、广州、杭州、成都、沈阳、兰州全国六城市同步上市。  相似文献   

14.
《汽车杂志》2005,(2):225-225
尊驰是华晨汽车与宝马合资后,又一款力作,采用宝马的Section Audit质量保证体系,装配工艺可靠.与进口同级车比较毫不逊色。  相似文献   

15.
徐雨 《汽车杂志》2007,(5):258-259
汽车的“心脏”发动机,一直以都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一块“心病”,而涡轮增压尤甚。华晨汽车在流传了很久要推出涡轮增压发动机后,在人们几乎都快淡忘之际猛然一炮。一举推出了尊驰,骏捷两大系列的9个车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5,(12):26-27
作为华晨研发部门惟一的“海归”,并主管产品研发,副总裁赵福全无疑掌握着华晨产品未来的走向。在前不久的广州汽车展上,华晨以“品质先,方敢天下先”的主题,自信地将旗下款“骏捷”、一款“尊驰”、两款阁瑞斯MPV以及一款刚刚上市的金杯海狮柴油车展示在世人面前,让人们清晰地表达了华晨加速产品升级、全面延伸产品线的发展用心。就在整体设计时尚大气,简约中流露出科技韵味的华晨600平方米的展位现场,记者对赵福全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陈然  马欣 《汽车导购》2007,(4):71-73
本以为除了动力进行了提升之外,这款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的尊驰1.8T不会带给我什么新鲜感,结果我错了。当它出现在我眼前时,我突然眼睛一亮——这款稍做改动的国产中级轿车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做工,国产车常有的浮躁在尊驰身上看不到一点影子。  相似文献   

18.
一、后中央控制器的功能描述 沈阳华晨(CAC)自2002年投产并上市的中华/尊驰/骏捷三个系列的所有M1/M2平台车型的车身控制系统的开发设计是完全建立在大众PQ24平台(即帕萨特与宝来)的基础上的,其核心控制器是后中央控制器(CEM),如图1所示,一般安装在驾驶员座椅的下方,控制着许多电器装置,因此在检修某些电器设备时,需先了解它的各项功能。其电路图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9.
《汽车杂志》2004,(12):114-115
不久前刚刚得到消息中华将在明年推出M2,却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接到赴沈阳的试车邀请,据厂方人员说是一款全新的车型,它的名字叫尊驰(Grandeur)。同事们都以为是前段时间传出消息的M2,到了沈阳才发现,原来尊驰并不是传闻中的M2,而只是M1的小改款,动力系统和底盘并没有作很大的改变,不禁感到些许失望。不过我们对华晨集团副总裁、研发中心经理赵福全博士专访后发现,尊驰的推出,  相似文献   

20.
3月18日,1.8T中华轿车在北京上市。新车型分为尊驰、骏捷两大系列,各有手动标准型、手动舒适型、手动豪华型、自动豪华型等多款车型,售价在12.58万元至19.98万元之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