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大多是通过改造既有线和改变运营、养护维修模式来实现的。随着我国客运铁路网的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在既有线路上逐步开行重载列车,或通过更高效的运输组织提高货运量,是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重载机车作为重载列车的牵引动力,其轴重和功率较普通机车均有相应增加,也相应地增大了作用于线路基础设施上的荷载。本文通过介绍我国铁路桥涵概况和设计活载标准发展历程、大功率机车和货车的技术现状,从既有铁路桥涵竖向和纵向受力性能方面,分析既有线基础设施大功率机车开行的适应性,并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在朔黄铁路规模化开行2万t重载列车,年运量达到4亿t及以上的生产目标,需要对既有铁路桥涵进行重载适应性评估及强化改造,以确保重载运输条件下既有桥涵的运营安全。本文对朔黄铁路64 m双线栓焊钢桁梁进行了桥梁状态检测,针对钢桁梁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强化改造技术研究,确定了在主桁杆件翼缘板内侧栓接钢板,在纵梁下翼缘栓接钢板的加固方案,并实施了强化改造。改造后效果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3.
对既有铁路进行适当强化改造,发展重载运输,提高货运能力,是我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重载列车作用下我国既有钢桥在强度和疲劳两方面的影响分析,初步研究和探讨重载铁路运输条件下既有铁路钢桥的重载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重载运输经验表明,货物列车轴重的增加能够有效提高运输效率,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我国既有铁路开行重载货物列车能够有效缓解运输压力,但加大了作用于铁路基础设施上的荷载.通过介绍我国铁路桥梁设计活载标准、货车发展历程,对运行不同轴重货车条件下1~200 m 跨度的桥梁储备量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既有研究成果分析了既有桥涵开行大轴重货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我国既有线开行的货车轴重和参数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建设和投入运营,通过高效利用既有客货共线铁路发展重载运输是铁路货运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既有客货共线铁路是货运网络的主体,由于受既有设计列车荷载标准制约,为避免大范围改造线路基础设施,铁路通用货车宜定位为轴重270 k N、载重800 k N级;新建客货共线铁路桥涵结构应能适应大轴重铁路通用货车的开行要求。根据铁路货运机车和车辆的作用特征、货车每延米重与轴重不同比增长关系等因素,为提高设计列车荷载图式对中小跨度桥涵结构和影响线加载长度短的杆(构)件加载效应,同时避免过大荷载等级系数z的取值,将中-活载(2005)图式中特种荷载集中力量值由250 k N修订为280 k N。  相似文献   

6.
结合铁路第6次提速中京广线窦店至小康庄200多km的提速工程设计,对既有线上的桥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既有桥涵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对既有桥涵进行新建、改造与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我国重载运输大环境下的既有编组场调速设备改造,通过分析既有编组场的概况,对比几种既有编组场调速设备改造方式的利弊,阐述了适应我国铁路重载运输需要的高负荷系列调速设备的特点,明确了高负荷系列调速设备在既有编组场调速设备改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邯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项目的桥涵设计进行简要概述,主要介绍增建二线铁路的桥涵设计难点。针对性地提出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桥涵关键技术并进行研究,确保增建二线铁路桥涵的施工安全,并在保障既有铁路运营安全的前提下使设计施工方案经济合理。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以期对增建二线铁路桥涵的工程建设提供指导性建议,同时丰富桥涵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9.
既有线改造桥涵勘察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有铁路的扩能改造因考虑既有结构和运营的影响而增加了桥涵勘测设计的难度。以煤炭运输铁路扩能改造为背景,论述了既有线改扩建桥涵的勘察设计标准及基本原则,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既有铁路桥涵等地段的道床厚度普遍不足,成为制约既有铁路提速和重载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复合弹性轨枕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既有线换铺弹性轨枕技术上是合理的,经济上是可行的。结合试验和工程实践,对桥上线路抬道作业和涵洞改造进行了分析比较,铺设复合弹性轨枕和轨下垫板费用低,改善了轨道结构的使用性能和轨道的各项动力性能,降低了道床残余变形累积速率,保持了道床的稳定性,减少了维护成本,降低了能耗和施工作业对运输生产的干扰。  相似文献   

11.
依托大秦铁路,研究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架构.根据移动闭塞原理,设计重载铁路移动闭塞系统架构.详细介绍系统架构设计要点、重载铁路既有信号系统实现移动闭塞功能需新增的关键技术和设备,以及基于列车位置追踪的移动闭塞安全功能.在重载铁路既有线引入移动闭塞系统,可以提升大秦铁路乃至我国重载铁路货物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外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今后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模式,分析提高轴重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分析表明:我国重载运输应采取既有普速路网的强化改造和合理规划新建重载线路的措施,以提高整体重载运输能力;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应重点研究运输能力匹配和运力布局,加快开展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技术、牵引制动控制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大能力煤运通道新建技术、重载轮轨关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采用设备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预防性线路维修等技术来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重载铁路的运输组织及线路加强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勇 《铁道工程学报》2006,(7):21-23,67
研究目的:对铁路重载的两个重要方面——运输组织和既有线路加强进行分析探讨,力求概括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一般模式,提出切实有效的方案. 研究方法:主要结合参与研究的我国大秦线、北同蒲线两条重载铁路的经验,列举已实施的案例,提炼出共性的特征,求证总结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和线路加强可能的几种模式. 研究结果:根据重载铁路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特点,运输组织应重点抓好重载列车的装车、运输、卸车及车辆回空、机车运用等各个环节;线路方面应对轨道、路基、桥涵采取适当有效的加强方式. 研究结论:本文根据重载线路的不同运输特点,提出重载铁路运输组织方式.在提高列车重量方面,应达到5 000 t、10 000 t、20 000 t;在装卸车组织方面,减少技术作业站的集结和分解时间,采用直接过翻车机整列卸车的循环拉运方式;技术作业站和中间站到发线长度应满足重载要求;采用客货分线.线路加强模式为采用无缝线路、高强度高质量的轨枕和钢轨、治理路基和桥涵病害、改建地段采用较高标准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我国既有重载铁路货车车钩检修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我国铁路重载铁路货车车钩检修模式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神华铁路既有路网扩能改造计划,将在朔黄铁路规模化开行2万t重载列车,达到年运量4亿t及以上的生产目标。发展重载运输须研究既有桥梁的重载适应性问题。本文通过对重载列车作用下既有64 m栓焊钢桁梁在承载能力适应性和疲劳累积损伤的分析、计算,提出在轴重30 t列车作用下既有64 m钢桁梁的薄弱环节,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了强化改造措施研究,提出了强化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不仅是我国创建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之选,也是国际铁路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神华既有重载铁路致力于重载铁路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获取重载技术创新的战略主动,全面带动神华既有重载铁路的技术进步,走出了一条以"需求引领、企业主导、搭建平台、完善机制、面向工程"为主要特征的新路,形成独具特色的重载铁路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双线自动闭塞重载铁路的信号机从三显示分布改造至四显示分布时,列车追踪间隔距离的变化会引起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线路通过能力发生变化。结合我国双线重载铁路宜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的发展趋势,依据既有线路允许速度及列车编组等现状运营情况,对朔黄铁路既有信号机的三显示分布进行四显示分布改造,并根据改造后四显示信号机的分布结果,研究改造前后列车追踪间隔距离及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以此分析改造前后线路通过能力的变化情况,为线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发展适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赵旭峰 《中国铁路》2014,(11):67-69
发展重载铁路已成为国内外铁路运输的趋势,世界各地重载铁路轨道系统都相应地进行优化以适应各自的运输特点,近期我国重载铁路相比于既有大秦铁路等线路再次进行系统性的研发和试验。在总结国内外重载铁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运营实践,对新型轨道结构、钢轨和道岔等重载轨道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重载铁路轨道结构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新技术,为我国重载铁路的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9.
结合重载铁路既有供电方式特点,提出一种适用于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贯通同相供电方案。介绍该贯通同相供电方案的3项关键技术,即: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树形双边供电技术以及牵引网分段供电与状态测控技术,并对树形双边供电系统的均衡电流以及单线牵引网阻抗进行详细研究;以某既有重载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改造工程为例,将该贯通同相供电方案应用于该线路牵引供电系统工程改造中;通过理论分析以及实测分析,分别从运行模式、均衡电流实测分析、牵引网分段测控技术的适应性等角度对该既有线路贯通同相供电改造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树形双边供电的贯通同相供电方案可行,且兼顾更好的系统性能以及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20.
既有线提速桥涵轨下道砟厚度不足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既有铁路提速200 km/h,对我国既有铁路桥涵轨下道砟厚度不足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通过自主研发的TDZⅢ型复合弹性轨枕及TD型轨下垫板来改善轨道结构刚度的技术措施,有效地解决了桥涵轨下道砟厚度不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