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活化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进一步提升活化胶粉的有效利用率,文章分别选用颗粒状活化胶粉、粉末状活化胶粉以及普通胶粉作为原材料,制备相应的复合改性沥青试件,并通过对三种不同胶粉进行原材料的级配组成及微观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的常规指标性能与高温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胶粉掺量条件下,活化胶粉改性沥青在低温性能、弹性恢复性能等方面优于普通胶粉改性沥青,但在高温抗流变性能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在同等制备条件下,粉末状活化胶粉对沥青的改性效果要全面优于颗粒状活化胶粉。  相似文献   

2.
结合胶粉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通过室内实验对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得出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及低温性能均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胶粉剂量在一定范围内(5%~20%),随着掺入胶粉量的增加,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3.
由于橡胶粉的胎源选择、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差异较大,因此由不同产地的橡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的性能差异较大。本研究依托崇左至水口高速公路项目采用不同产地、不同细度、不同掺量的橡胶粉分别制备橡胶沥青,通过70℃高温车辙试验研究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结果表明:胶粉产地对制备的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较大;采用40目左右的胶粉制得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最好;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胶粉掺量的提高,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4.
将废橡胶轮胎粉(Rubber powder,RP)添加至沥青中制备胶粉改性沥青,既能解决废旧橡胶轮胎对环境带来的黑色污染,又能改善提升沥青路面路用性能。但由于胶粉颗粒在溶胀后与沥青的相容性差,单一胶粉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不佳。鉴于此,引入生物废油杂多酚(Heteropolyphenol,HP)对废橡胶粉进行改性。采用相色谱-质谱联用试验和同步热分析试验分析杂多酚作为沥青改性剂的可行性及其适宜改性温度;制备不同复合配比下的RP/HP复合改性沥青,并对其物理-流变性能进行测试分析;通过改性前后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及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幅度,确定RP/HP复配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胶粉和杂多酚颗粒相互接触会形成凝胶膜连接,其与沥青形成的半固态连续结构会促使RP/HP复合改性沥青的物理-流变性能显著提升,且推荐的胶粉与杂多酚的最佳掺量分别为18%和4%。  相似文献   

5.
充分利用轮胎橡胶及塑料改善沥青高温性能的作用,符合绿色能源理念。文章主要探究橡塑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采用荧光显微、原子力显微及红外光谱等仪器从微观上分析了不同橡塑比例、改性剂种类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橡塑复合改性工艺与胶粉改性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宏观、微观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投入法加工的橡塑复合改性沥青性能优越,可以明显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并兼顾一定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室内实验对胶粉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水稳定性均优于普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与普通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当。通过对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分析,得出初压温度在施工中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制备工艺参数对SBS/CR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文章采用三种加工温度、加工时间及剪切转速制备复合改性沥青,并通过沥青常规性能及光学显微镜评价其高、低温性能和相容性。结果表明,随加工温度、时间及转速增加,复合改性沥青相容性和低温性能逐步改善,但超过一定限值会造成胶粉颗粒和SBS过度降解和老化,难以保证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建议SBS/CR复合改性沥青加工温度180℃、加工时间80 min、剪切转速4 000 rpm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探究SBS/胶粉复合改性对沥青性能的提升效果,文章基于针入度、软化点、延度、60℃动力黏度试验,对比不同SBS、橡胶粉掺量对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确定其最佳掺量,并基于工程实际应用,对SBS/胶粉复合改性技术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改性剂最佳...  相似文献   

9.
绿色耐久功能性路面对橡胶改性沥青材料提出了新要求,而改性机理关系着改性沥青材料根本品质。文章采用红外光谱法、DSC、荧光显微镜、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探究了基质沥青、SBS及废胎胶粉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SBS改性沥青及废胶粉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图像中,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中荧光粒径能表征胶粉和SBS颗粒发生溶胀效应后的粒径,且废胶粉和SBS颗粒的比表面积与其成反比,废胶粉和SBS改性剂粒径与沥青的溶胀反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比表面积越大改性效果越好;废胶粉及SBS改性剂在沥青中主要以物理变化为主,同时伴有少量的化学变化;在三种改性沥青当中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最好;相较于废胶粉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废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中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室内对比试验方法,对相同级配条件下的国产干法橡胶反应剂、进口干法橡胶反应剂和湿法成品橡胶沥青等三种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混合料性能和经济成本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经济性,为基于国产橡胶反应剂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室内试验、生产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技术作为应对路面病害的重要措施,逐渐在公路领域内推广普及。针对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技术,将加铺胶粉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面分析公路加铺技术在我国公路领域的发展概况,深入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生产中的关键问题,从理论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设计等方面,系统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配合比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从胶粉改性沥青的拌和、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方面,全面研究胶粉改性沥青的施工要点,为我国公路加铺改性沥青路面施工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交通节能与环保》2015,11(1):13-22
<正>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作为"黑色污染"的固体废弃物——废旧轮胎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严重污染我国环境,这已成为人们21世纪关注的重大环保课题。由于废胶粉的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和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提高,胶粉改性沥青有望成为改性沥青的重要组成部分,胶粉改性沥青路面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胶粉改性沥青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变废为宝",在处理废旧轮胎、保护环境的同时提高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增强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长期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学者对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刚刚起步,对胶粉的改性方式研究较少。本文从橡胶改性沥青研究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橡胶改性沥青中胶粉活化的意义;探讨了胶粉活化的机理;总结分析了目前胶粉改性的方法。本文目的在于总结就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发展现状,以供后期寻找合适的胶粉活化方法,就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者对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研究刚刚起步,对胶粉的活化方式研究较少。本文从橡胶改性沥青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中胶粉活化的意义;探讨了胶粉活化的机理;总结分析了目前胶粉活化的各种方法。本文目的在于总结就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发展现状,以供后期寻找合适的胶粉活化方法,就这一领域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5.
SBS改性沥青在运输过程容易发生相分离,产生离析现象。干法工艺可直接将改性剂、沥青和矿料进行拌和,省略改性沥青的运输环节,从根本上避免改性沥青的离析现象。为此,研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干法改性剂和基质沥青的配伍性。首先,选取普通干法改性剂SBS-T和温拌干法改性剂SBS-W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基于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工艺参数,设计了室内干法改性沥青的制备工艺;再次,通过评价不同改性剂掺量下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和延度,确定了改性剂的最佳掺量;最后,对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和低温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BS-T的最佳掺量为5%,SBS-W的最佳掺量为6%。由此可见SBS-T改性沥青和SBS-W改性沥青均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与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16.
抗车辙性和高温稳定性是沥青混合料的重要性能指标。文章探讨了干法胶粉的改性机理和干法橡胶沥青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采用改性胶粉制备的干法橡胶沥青在温拌条件下的路用性能试验,包括高温车辙和冻融劈裂。结果表明:由改性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其动稳定度、抗水损性能和低温抗裂性都优于普通胶粉制备的橡胶沥青。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多聚磷酸(PPA)对生物油改性沥青的性能提升效果,选用玉米秸秆油(CSO)以及70#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三大指标试验确定CSO改性沥青的掺量为10%,在此基础上制备不同PPA掺量的PPA/CSO复合改性沥青,开展流变性能试验和微观试验。结果表明:CSO可有效提升沥青的低温性能,但同时降低高温性能,PPA掺入CSO改性沥青后有效改善了CSO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不足的问题,但也引起CSO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下降的现象;CSO掺入沥青主要是物理共融,PPA掺入沥青为化学改性;PPA/CSO复合改性沥青的SEM图像介于PPA改性沥青和CSO改性沥青之间,CSO可减少沥青表面褶皱,而PPA增加了沥青表面褶皱。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温拌剂和阻燃剂掺量、制备温度对温拌阻燃SBS复合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极限氧指数的影响,确定复合改性沥青最优制备方案为A3B3C1,并采用一系列室内试验分别验证了温拌剂和阻燃剂对于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拌剂、阻燃剂不但能够提高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而且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强度和稳定性,但会降低其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橡胶改性沥青基本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橡胶粉基本参数对其各项性能的影响,文章通过针入度试验、软化点试验、黏度试验、延度试验和弹性恢复试验,分析温度、胶粉掺量、胶粉粒径变化对两种不同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橡胶粉显著改善了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了沥青的温度敏感性,随胶粉掺量的增加,针入度、软化点和黏度均呈增加趋势;随胶粉粒径细度的增加,针入度呈下降趋势,软化点和黏度呈增加趋势;橡胶粉提高了基质沥青的低温延度性能和弹性恢复能力,橡胶粉改性后降低了70~#、90~#沥青间的低温差异性能;随橡胶粉掺量的增加,低温延度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掺量为20%时的低温延度值最大;橡胶粉掺量在15%~20%时,橡胶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性能提高幅度显著,掺量20%时,弹性恢复性能增加幅度较小。结合上述指标分析,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融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合理范围,在未添加其他改性剂的条件下,建议橡胶粉合理用量控制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20.
胶粉改性沥青路面减噪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因在混合料中掺入弹性材料-胶粉而具有减噪的特性,成为国际上公认的低噪音路面之一,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应用较为普遍。文章结合我国胶粉改性沥青路面的噪声测试,进一步验证胶粉改性沥青的减噪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