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调线调坡是对已竣工的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空间三维坐标进行量测后,根据现场的实际结构施工情况,对线路平、纵断面进行优化,以满足设备限界、建筑限界要求,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调线调坡的主要设计原则:以现场实测资料为基础,在原有设计标准基础上,对线路进行调整,以满足限界要求;必要时,在征得各个专业同意的前提下,也可对原有设计标准进行适当调整。调线调坡的主要方法:应以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调整为主,必要时,也可对设备进行特殊设计或对已施工结构进行处理。主要介绍调线调坡的设计原则和基本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对调线调坡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调线调坡设计工作承上解决土建结构的施工误差,启下为铺轨及设备安装提供良好的条件,是轨道交通铺轨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经过系统的调整线路中线和坡度,能使列车运行于良好的三维空间。结合石家庄地铁3号线调线调坡设计经验,总结调线调坡设计原则、调线调坡过程及注意事项,剖析具体方法技巧及实际案例,为工程顺利通车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纠正土建偏差,消除侵限,调线调坡是地铁隧道主体结构完成后,铺轨之前的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首先要进行断面测量、建筑限界检查,然后通过调整设计线位和坡度,减小隧道侵限值,满足限界要求。以圆形隧道为例,介绍调线调坡设计的全过程,并总结调线调坡的方法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调线、调坡设计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结构断面进行限界检核,针对侵限地段进行调线、调坡设计,从而减小或消除侵限情况,为将来铺轨、设备安装提供保障.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实例,介绍了圆形隧道调线、调坡设计的主要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铁既有线改造必然出现诸多新老结构衔接问题.为了使铺轨工程顺利进行,必需做好线路调线调坡测量,它是调线调坡设计的重要环节.结合天津地铁1号线既有线改扩建工程,介绍了地铁既有线改扩建工程调线调坡测量、既有线与新线接口联接测量、结构断面测量及中线调整测量的方法和要求.参照相关规范、标准、文献,研究了测量方法、测量位置、测量精度、测量标准、数据分析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测量标准,满足了调线调坡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调线调坡测量技术,通过调线调坡设计对现场采集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合理调整新线与既有线的方向、高程,满足结构限界、设备限界、车辆限界的要求,尽量消除因施工误差引起的超限,是做好新旧线路顺接和实现整体线路平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城市地铁工程土建完工后,为消除施工误差、满足限界要求,需对区间隧道、桥梁及车站等土建工程进行限界检核,并需对线路原有设计进行调线调坡。文章就线路平纵断面、曲线超高等调线调坡设计方法以及设备尺寸和安装位置调整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调线调坡是轨道交通工程中解决实际施工与原设计不符导致侵限的一种技术手段,但一般也会恶化线路条件、影响行车舒适性甚至降低线路标准.为尽量避免或减少调线调坡治理工作,结合多个工程案例,从勘测、设计、施工和道床病害治理等方面对调线调坡的原因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并对调线调坡技术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苏州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轨道交通调线调坡流程进行梳理,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实例,介绍了设计前对轨道交通断面测量的要求、建筑限界的检查方法以及调线调坡设计的一般做法,最后根据实际设计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注意事项,可供国内地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土建结构与一般国铁有所不同,它的基础大部分是隧道(地铁)或桥梁(高架轨道交通),是刚性的,基础一旦完成便很难改变;而且,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可避免的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变位等因素,所以竣工后的桥梁或隧道的中心线往往会稍稍偏离原设计位置。若出现的误差超过允许范围,只能用调整线位及高程的方法与之适应。调线调坡设计是对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的差、错、漏等误差进行线路平、纵断面的调整,以消除这些误差达到合理的设计要求,满足各种设备的限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桥隧土建结构基本完成后 ,由于测量误差、施工误差、结构变形变位等因素 ,往往会使竣工后的结构中心线偏离原设计 ,其高程与原设计也不尽符合 ,因此根据竣工后的既有情况 ,在原设计平、纵断面的基础上进行调坡调线是必要的 ,介绍其设计原则和方法 ,并辅以实例  相似文献   

11.
LKJ车载设备作业质量卡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LKJ车载设备出入库检测作业及芯片换装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对车载设备检测作业质量、数据换装版本号确认、换装完成情况自动统计等关键环节的卡控,实现由"人控"向"机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和智能化的研究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铁路勘测设计一体化、智能化是系统地研究和建立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应用技术拉通勘测设计全过程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生产作业模式,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推进勘测设计现代化的重大成果.阐述了系统主要研究成果与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机车车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测试性和技术诊断对机车车辆维修的重要性。提出了机车车辆测试性的定性和定量要求,以及应该注意的关键问题。另外,对于3种诊断方式(人工诊断、应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诊断和应用机内检测系统进行诊断)及其选择进行了阐述。介绍了机车车辆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振动诊断技术、声诊断技术、红外线诊断技术、润滑油分析技术和性能趋向监测等)及其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铁路电务系统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结合一系列铁路电务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和国家交通领域战略发展要求,阐述智能电务的必要性及其发展趋势;提出铁路智能电务系统解决方案,论述其定义和总体架构,从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5个智能技术层面,分析现代铁路通信系统和信号系统的智能化方式,以及四大典型业务框架和五大应用场景,为提升铁路电务系统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机车车辆故障与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机车车辆故障的基本概念 ,包括故障的定义和国内外对机车车辆故障的规定以及故障严重程度的分类。介绍了故障模式、故障机理及故障分析方法 ,包括图示法、FMEA法及故障风险分析。  相似文献   

16.
铁路磁票信息格式、编码和安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路自动售检票系统的多票种、分车次,多模式、跨区段和常调整的客运管理模式要求.分析研究磁性车票的信息记录内容,格式、编码和安全等相关技术,提出内容记录完备、升级扩展灵活、高低磁密度搭配、信息编码优化、数据安全可靠的磁票信息记录设计方案,并在沪宁杭自动售检票项目中实现.分析试验和实际使用的数据结果,此方案基本满足铁路部门的客运管理要求,达到了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计量实验室温湿度的实时监控,分别从硬件和软件2方面,设计计量实验室温湿度监控调节系统.该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通过多个温湿度传感器采集数据,利用LCD显示屏、SD存储卡、报警器和红外发射器实现实验室温湿度值显示、保存、超值报警和自动调节等功能,不仅便于检定人员准确掌握实验室不同位置、不同时段温湿度的变化情况,还有...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播客的开发原理以及实现方法,讨论了如何从技术上更进一步优化播客系统的方法.着重阐述如何使用各种解码器对视频文件进行转换,以开源的解码器ffmpeg和mencoder为开发工具,它们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修改解码器源码,提高了播客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振冲置换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结合具体工程 ,系统地论述振冲置换法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 ,以及振冲置换法在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机车车辆维修性的重要性和维修性工程的目的,介绍了机车车辆维修性的基本概念和指标,文 中着重阐明了机车车辆标准化、系列化和模块化方面的意义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