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铜仁至吉首铁路速度目标值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最为重要的技术标准之一,也是项目在决策阶段各方争论的焦点,其决定着其他技术标准的选择。铜仁至吉首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从客流特征、与相关路网协调性、运输组织、时间目标值需求、工程投资、投资收益等方面进行了3种不同速度目标值的综合分析,结合项目特点,进一步对全线不同速度目标值的运行速度进行模拟牵引计算分析,研究结论为铜仁至吉首铁路宜采用250 km/h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2.
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最为重要的主要技术标准,速度目标值确定后,相应其他主要技术标准基本随之明确,其研究对于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结合郑州至济南高速铁路,从项目功能定位、路网规划及意义、客流特点、时间目标值、建设标准、工程投资等多方面对速度目标值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综合确定速度目标值,推荐350 km/h。根据所推荐的速度目标值,进一步确定最终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避免主要以工程投资确定铁路主要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3.
昌九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九江至南昌城际铁路在路网中的定位及客流特点,提出可能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对投资、客流、成本等影响,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设计年度最优速度目标值,最后,对推荐的速度目标值与路网发展、技术发展等进行适应性分析,得出昌九城际铁路推荐速度目标值为200 km/h,预留300 km/h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以金华至台州铁路为背景,针对其速度目标值研究,认为应根据该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客流构成特点、时间目标值要求及与相邻路网速度目标值的匹配情况等因素,提出可能的速度目标值方案,而后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对工程投资、运营成本及铁路技术装备等的影响,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研究年度最优速度目标值.最后,对推荐的速度目标值方案与路网、铁路技术发展等进行适应性分析,得出速度目标值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5.
速度目标值是城市轨道交通主要技术标准中的核心指标,与工程的功能定位、客流特征、站间距离,以及服务水平密切相关。结合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的项目功能定位、客流特征、时间目标、车站分布情况、运营指标及工程投资等影响因素,分析了80 km/h、100 km/h、120 km/h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的适应性。最终选取120 km/h作为该工程的最高运营速度目标值,为相似工程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京沈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是客运专线设计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需要着重进行分析研究论证.通过对既有铁路现状及国内外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分析,考虑路网建设及本线功能定位,结合项目的建设成本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速度目标值.参考国内外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结合路网规划,从路网适应性分析,本线速度目标值选择300 km/h及以上是合理的;根据区域客流特点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分析,本线定位为进出关快速铁路通道,速度目标值选择300 km/h及其以上是合适的;通过对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350 km/h方案综合效益最优.因此,综合比选后,推荐速度目标值为350 km/h.  相似文献   

7.
有问必答     
确定高速铁路速度有哪些因素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亦即远期高速列车的最高行车速度,或称高速铁路的设计速度。它不仅决定线路和桥隧等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等活动设备的标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速铁路的建设投资、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选择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目标值的先进性。目前世界各国高速铁路的最高速度,已由上世纪60年代210公里小时,提高到300~350公里小时。(2)经济上的有利性。确定速度目标值应对投入产出和成本效果进行比较,速度目标值高,工程费和设备费的投入就大,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不一定合算。有关资…  相似文献   

8.
列车速度目标值的选择是短距离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制定技术标准的重要依据,通过结合全线车站分布情况,定量计算采用80、100、120 km/h速度目标值的节时效果,并分析采用3种速度目标值的技术可行性,以及对土建工程、机电工程投资的影响,综合比较分析,最终确定出经济、合理的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9.
秦志 《铁道勘察》2023,(4):129-134
速度目标值是轨道交通项目技术标准中的核心内容,不同的速度目标值决定了基础设施、信号设备、供电制式及各项其他技术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投资,若各方意见分歧,甚至影响到项目推进。无锡至宜兴市域铁路为穿越太湖水域的第一条轨道交通项目,其越湖隧道长度超过10 km,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之最。从项目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功能定位、客流特征、运输组织模式、时间目标、工程实施难度、经济技术比较、与周边项目衔接适应性等因素,确定无锡至宜兴市域铁路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  相似文献   

10.
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速度目标值是铁路技术标准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其内涵决定了基础设施、设备及各项配套设施的选择。从怀化至邵阳至衡阳铁路时间目标值的确定、速度目标值选择的原则、速度目标值方案综合比选等方面研究了怀邵衡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综合各方面因素得出新建怀邵衡铁路速度目标值推荐采用200 km/h,预留250 km/h。  相似文献   

11.
杭南长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杭南长客运专线为例,在遵循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对技术标准、工程数量和静态投资、旅行时间、动车组购置费以及投资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速度目标值越高,线路所选择的技术标准越高,工程数量和静态投资也随之增大,但增幅不大;杭州—长沙区段内,随着速度目标值的提高,满足旅客周转的动车组数量减少;250 km/h方案的动车购置费最低,300 km/h和350 km/h两种方案的动车购置费相差不大;350 km/h方案在节约旅行时间和投资效益两个方面占有明显优势。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建议杭南长客运专线的速度目标值采用350 km/h。  相似文献   

12.
铁路线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线路设计的其他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车辆选型、设备配置、工程投资等。选择一种科学有效的模型,对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对铁路线路设计的后续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速度目标值综合评价体系,引入CRITIC-G1法(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Order Relation Analysis Method,CRITIC-G1)的综合赋权方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基于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最优方案。以西安-江油段速度目标值方案比选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速度目标值为350km/h的方案最优,与工程实际相符。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CRITIC-G1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体现各评价指标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同时也能体现主观经验的偏好性,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京唐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速度目标值是城际铁路最主要技术标准,不同的速度目标值决定了基础设施、设备及各项配套设施的选择。从京唐城际铁路功能定位出发,通过对客流特点、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需求、经济技术比选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综合得出京唐城际铁路速度目标值推荐采用350 km/h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佳木斯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速度目标值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佳木斯至沈阳客运专线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东部,分析该项目在区域路网中的地位及作用,通过对项目在经济合理性、旅行时间市场竞争性以及与路网相关线路技术标准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分析,结合项目在路网中功能定位以及沿线客流的特点,系统论述作为我国东北地区辅助客运通道铁路速度目标值选择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经综合比选,推荐该线速度目标值采用250 km/h。  相似文献   

15.
新建北京至霸州铁路速度目标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线路的路网功能定位,从时间目标值需求、工程技术、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选确定京霸铁路的速度目标值,以期为在上述因素方面与该线具有类似特点的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1)根据本线的路网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并结合客运网各线建设标准,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00~350 km/h之间,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50~350 km/h之间;(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新建线暂推荐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推荐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轨道交通13号线贯穿中心城区连接新机场同时又串联温江、简阳新城、空港新城等外围组团,全长接近100 km,是一条兼顾城区和市域功能的快线。以13号线为例从两方面的约束出发:一是选用较高速度目标值来节省全线旅行时间,二是不同的站间距对速度目标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满足时间目标为目的,考虑对速度目标值选取影响的大小,选择站间距的匹配性、时间目标的适应性、车辆购置费、线网适应性、能耗、土建工程等方面进行比选,通过综合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各方面的比选结果最终确定全线选用140 km/h的速度目标值,在城区范围内按100 km/h限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铁路的主要技术标准是决定铁路建筑物和设备的类型、能力和规模的重要依据,对铁路能否满足国家运输需求,运营效率的高低、投资规模和经济经益的大小有重要影响.以长乌铁路为例,就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新建高速铁路兰州至张掖三四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沿线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高于同等区域,但略低于中西部地区,选择经济合理的速度目标值方案,对客流吸引、工程投资、运输质量、经济效益影响较大。结合路网构成及相邻高速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对新建中川机场至张掖西段速度目标值进行研究,采用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对200,250,300,350 km/h不同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论证分析,推荐采用与区域路网协调匹配、综合经济效益合理、投资节时比最优的250 km/h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