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介绍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建设规模,将合肥南环高架车站的桥梁结构分为站房外高架桥梁、站房内高架正线桥梁、站台梁3个部分进行设计,高架桥梁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截面形式为鱼腹式实体截面,站台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纵横梁结构.桥梁结构设计条件较为复杂,采用小跨连续刚构的鱼腹式截面桥梁形式,其梁高小,墩形美观,很好地满足了高架站...  相似文献   

2.
青岛客站地下候车室铁路桥由5座独立、平行的双线铁路桥组成,采用简支箱式槽形梁结构,每座桥均由梁长39.65 m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和梁长13.00 m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各1孔组成.介绍全桥中具代表性的2号桥的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3.
庙子坪岷江大桥是都汶公路高速路段上的一座特大桥梁。孔跨布置为2×50 m简支T梁+(125 m+220 m+125 m)三孔连续刚构+(17×50 m)简支T梁,全桥长1440m。5.12汶川特大地震使该桥遭到严重破坏。第十孔引桥整体掉落,其余引桥普遍纵横向移位,挡块损坏,支座滑移、脱落,5~#主墩墩身开裂,目前正在修复。  相似文献   

4.
达州市中心城区罗江大桥全长387m,主桥采用120+140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西岸引桥采用3×4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斜拉桥采用单索面形式,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五室箱梁,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柱+钢结构风帆装饰,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矩形柱。重点介绍了此桥的结构设计及静、动力分析结果,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连续跨越洪湾水道与磨刀门水道通航孔,珠海洪鹤大桥主航道桥采用共用1个交接墩的2座主跨500m结合梁斜拉桥串联方案,跨径布置为2×(73+162+500+162+73)m。该桥采用半飘浮体系,主梁采用钢主梁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构成的结合梁,桥塔采用平面钻石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斜拉索采用钢绞线拉索,塔、墩基础均采用钻孔灌注群桩基础。通过在交接墩和辅助墩墩顶设置横桥向钢阻尼器解决了软土场地上2座串联大跨度斜拉桥的横桥向减隔震问题;通过在主梁两侧设置风嘴、在桥面下设置稳定板,有效保证了成桥状态与典型施工状态下桥梁的颤振和涡激振动性能满足相关要求。结构分析表明,该桥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陈思孝 《桥梁建设》2006,(Z2):30-32
薛家坝涪江特大桥是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遂渝铁路最长的一座桥梁,主桥为(68 128 6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引桥为64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介绍该桥的设计及其动力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方案设计构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沙市福元路湘江大桥全长1.435 km。大桥由主航道桥、辅航道桥和东西引桥等组成,是一座大规模采用组合结构的大型越江桥梁。主航道桥采用3×210 m连续钢拱-结合梁组合结构、辅航道桥、东西引桥采用基本跨径85 m钢-混组合连续梁结构。桥梁方案的设计构思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广东公路交通》2017,(6):27-32
为了探讨小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梁简化抗震设计的有效方法和适用性,以一座(80 m+2×120 m+80 m)的小半径公路曲线连续刚构桥为例,比较了0°、15°、30°、45°、60°、75°、90°7种水平地震输入方向地震荷载工况下的直梁、弯梁模型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在任意方向输入地震动时,构件的地震响应最大值均可能出现,因此通过改变地震动输入方向来确定地震响应最大值是有效的方法;该曲线桥可以按照直线桥来进行抗震设计,但需保证最不利截面的设计强度、提高墩顶梁截面的抗剪强度、加强外侧板式橡胶支座的抗震设计强度并约束主梁的横向位移。在满足上述局部构造设计强度的有效条件下,采用直梁代替弯梁对该桥进行简化抗震设计的方法适用可行。  相似文献   

9.
云南怒江大桥位于国道主干线GZ65上海~瑞丽公路,保山~龙陵高速公路6合同登高段,为跨越怒江而设,是整条线的控制性工程。桥跨布置为:26×50mT形梁+90m+2×160m+90m连续刚构+8×50mT形梁,为云南省目前建成的最大规模桥梁。重点介绍该主桥四跨连续刚构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邵贵平  李景成 《世界桥梁》2012,40(5):69-72,76
牛角坪双线特大桥主桥结构为(100+192+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为评定该桥的实际工作状态及使用性能,采用有限元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测试该桥在静力荷载作用下各主要截面的应力、变形、支座位移及梁端转角,以及在动力荷载作用下桥梁的动力特性及动力响应等。将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值及规范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强度、刚度及行车响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1.
南仓道立交桥跨越铁路南仓编组站、铁路京山线和在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等重要国家铁路干线,受规划及建设条件限制,主桥采用联塔分幅独塔4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着重介绍跨越铁路部分桥梁的方案和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2.
武汉站桥建合建结构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武汉站是一座集桥梁、建筑特征于一体的全高架铁路大型客站.由于桥梁与建筑结构合建,因此桥梁结构不仅需要满足铁路荷载的受力要求,还要承担建筑结构传递的荷载;而且,桥梁结构的造型、尺寸比例还需要与建筑结构协调一致,以满足整体的建筑效果和站房的使用功能.介绍了武汉站桥建合建体系桥梁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独塔斜拉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结构型式在国内外均属少见。南仓道立交桥跨越铁路南仓编组站、铁路京山线、在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受规划及建设条件限制,主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独塔4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用前支点挂篮悬浇施工。介绍了方案构思的特点、结构体系拟定、塔形方案比选及施工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2×150m独塔斜拉桥结构型式及构造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独塔斜拉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结构型式在国内外均属少见。南仓道立交桥跨越铁路南仓编组站、铁路京山线、在建的京津城际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受规划及建设条件限制,主桥采用联塔分幅的独塔4索面混凝土斜拉桥,用前支点挂篮悬浇施工。介绍了方案构思的特点、结构体系拟定、塔形方案比选及施工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新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大跨度连续刚构桥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列  颜华 《桥梁建设》2006,(6):37-39,64
遂渝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新建时速200 km铁路,跨越涪江和嘉陵江时采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已建成的铁路桥梁中,无论是设计行车速度、大跨桥上无缝线路设计,还是结构形式均有新的突破。介绍其结构设计,并着重对其关键技术分析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潘茂盛 《桥梁建设》2006,(Z2):33-35
宣杭铁路东苕溪特大桥主桥方案通过综合比选采用下承式尼尔森体系钢管混凝土提篮系杆拱桥,该桥式结构高度小、刚度大、动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强,在我国铁路桥梁中首次应用,有利于推动大跨度铁路桥梁的技术进步与发展。介绍东苕溪特大桥主桥的桥式选择及主桥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宁伯伟 《桥梁建设》2020,50(1):86-91
新建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采用两线350 km/h高铁及两线200 km/h客货共线标准建设。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672 m双塔钢箱混合梁交叉索斜拉桥,北汊航道桥采用主跨2×140 m独塔竖琴式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鳊鱼洲及北汊非通航孔区采用48 m简支梁桥,跨北岸大堤采用主跨100 m变高连续梁桥,南、北岸引桥除连续梁外均采用32 m、24 m铁路标准梁,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其中南、北汊航道桥采用整幅修建,其余采用分幅修建。桥址区基岩为灰岩,岩溶发育,设计采用了预注浆及抛填片石粘土法或灌注低标号片石混凝土措施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8.
李明 《隧道建设》2014,34(4):368-373
为解决对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的高速铁路沉降监测问题,以天津地铁3号线金狮桥站—天津站站盾构施工为依托,对既有城际铁路进行自动化监测。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介绍该工程穿越城际铁路情况及高铁监测特点和需求,说明高铁监测中必须实施自动化监测手段;2)高铁监测项目较多,对路基及钢轨沉降自动化监测重点项目进行研究;3)结合铁路特点进行静力水准和自动全站仪2套自动化系统的测点布设以及在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说明只有充分考虑环境特殊性才能有效发挥每种自动化监测手段的预期效果;4)通过数据比较,发现两者稳定性较好,说明采用智能型电子全站仪加棱镜监测手段解决目前钢轨自动化监测难题的手段是可靠的,为以后的高铁钢轨自动化监测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空心型截面铁路框架桥的承载性能,以某铁路框架桥实际工程为背景,将桥顶板和侧板分别沿纵向和横向挖孔,分析顶板沿顺桥向挖孔的理论依据。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该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模型,分析研究桥体位移沉降、主拉应力和基底附加应力的规律,并与原型框架桥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该框架桥提高了自身承载力,减小了其变形,从而验证了该框架桥的可行性,为此种结构的应用与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