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着首个国际公认的国际航运组织正式入驻上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软实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航运舞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2.
十大船级社9家沪上安营英国劳氏船级社日前透露,其位于上海的中国总部正在筹划“升级”,年内将成立中国第一家船检外资企业,至此,世界十大船级社中已有9家入驻上海。世界主要船级社纷纷安家申  相似文献   

3.
孙小林 《珠江水运》2011,(11):48-51
努力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并辐射中国及周边国家的多个航运中心,这才是上海真正的使命与目标。近日,上海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揭幕。浦东大道981号的大楼里,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浦东航运发展促进中心、上海浦东航运行业协会等多家功能性机构均将入驻。而在当天的揭幕仪式上,航运与金融系统企业的八大联合协议成为最大的亮点。"浦东大道两边集聚着许多航运企业。这条路不是简单  相似文献   

4.
4月29日,浦东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在位于上海浦东大道981号的大楼正式揭幕启用。是日,上海国际航运发展促进会宣告成立,上海组合港管委会、上海海事局、上海国际航运仲裁院、上海国际航运物流人才服务中心、上海航运运价交易有限公司等一批航运服务机构入驻或于此设立了办事窗口,由此成为浦东航运服务集聚区建设中的一个综合型、高层次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正>3月24日,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航运上海论坛2010"举行,中国船级社(CCS)党委书记兼副总裁孙立成发表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船级社的作用》的专题演讲。  相似文献   

6.
随着首个国际公认的国际航运组织正式入驻上海,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软实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与增强,中国航运业在世界航运舞台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2月25日,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上海中心正式落户浦东,成为全国首家由国际性行业组织设立的民办非企业组织。这是中国海事地位逐渐被国际认可的一次重要突破。此前,上海尚没有具国际代表性和国际公认的国  相似文献   

7.
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我国的国家战略,是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基础。1995年,党中央明确指出,2010年要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基本框架。2020年基本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党中央的决策是科学的,定位也是明确的,符合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和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该是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航运服务功能是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确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绿色视界     
<正>信息动态News首个船舶油污赔偿基金落沪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全国首个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将落户上海,从而吸引更多的现代航运服务机构入驻,大大提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辐射和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9.
《航海》2017,(4)
正1996年1月,国务院召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题会议,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以上海为中心、以江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二十多年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为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重大成果。2017年是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为全面展示1996年以来20年间上海国际航运中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属于国家的战略工程。本文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含义与建设项目的范围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项目的融资要求,为制定一套保证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投融资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2月,中央领导批示:把上海建成国际航运中心是开发浦东,开发整个长江的关键,使其成为远 东经济中心。上海市委把深水港选址列为十大调研课题之首。 1996年1月,国务院领导在上海召开江浙沪负责人会议,正式启动以上海深水港为主体,浙江、江苏的江 海港口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模式也经历着持续的演变,国际航运中心模式的演变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形成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应具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它必须具有如下五个主要标志: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的深水航道和深水港,亚太地区一流的航运交易和航运信息中心,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制度,东亚最大的物流中心,服务齐全的国际航运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其东 《中国港口》2009,(5):I0001-I0001
1996年我国从国际政治斗争和经济竞争的要求出发,提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巾心的战略决策。10多年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也出现了瓶颈。今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意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如何加快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央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浙江、江苏三地政府正着手规划并巳立项。李鹏总理去年1月在江、浙、沪视察时强调指出,“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充分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充分发挥宁波北仑深水港的优势,充分发挥上海和江苏集装箱货流大的优势。这对中国的对外开放,对长江经济带乃至对全国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算得上是国际航运中心.作为口岸海关又如何在建立现代海关制度的思想指导下,从实际监管模式、监管手段上有新的突破.以适应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需要。本就此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问题之始,迫切需要对现有各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作一番分析,从中找到了可在物经验与应该避免的教训。逐个地分析了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伦敦,香港,日本台湾省等7个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模式,以便结合我国国情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背景,寻求适合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提出集装箱集疏运体系结构不合理、公路比例偏高成为制约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认为无论是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客观要求出发,还是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可持续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出发,都要求集疏运体系由公路向水路与铁路转移,优化集疏运体系结构,实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际航运中心的条件模式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璐 《水运管理》2011,33(5):9-10
为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比较当前各国际航运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分析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条件以及与成熟的国际航运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认为世界大港并不等于国际航运中心,后者需要具备严格的条件,并提出借鉴鹿特丹、新加坡和香港等国际航运中心的成功经验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臧淑兰 《水运管理》1999,(9):2-5,12
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进程1996年1月,国务院作出了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决定。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精神,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要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加强港口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潜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益,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要发挥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优势,发挥宁波北仑深水港优势,发挥上海和江苏集装箱货流大的优势,对以上海为中心,浙江、江苏为两翼的格局进行港口组合。19…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特点与融资要求,以及现行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政策,借鉴其他国家的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投融资政策,本文提出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投融资政策建议,包括总体建议和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国内学者的“五角模型”入手,提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的成因分为基础层、核心层和环境层3个层次共5个因素,即政府作用、基础设施、腹地经济、知识吸收与创新能力、航运要素的集聚与组合能力等,认为这3个层次5个因素应同时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才能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竞争力,推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