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基于弧线圆柱齿轮的啮合原理,利用弧齿圆柱齿轮齿面方程,研究弧齿圆柱齿轮齿轮副的逆向实体建模方法,分析弧齿圆柱齿轮齿轮副的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采用CATIA逆向建模方法,建立齿轮副的三维实体模型。将生成的有限元模型导入到ABAQUS软件中,使用有限元方法对齿轮副进行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分析。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Hertz接触理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逆向建模所建立的模型合理。研究结论可为弧齿圆柱齿轮的设计及应用提供相应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提供了一种基于Pro/E的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可精确建立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模型,使研发设计人员从繁琐的建模过程中解脱出来,缩短了研发设计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级传动中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以及前两级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各级齿轮中心距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和常规设计参数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以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级传动中的小齿轮齿数、法面模数以及前两级传动比作为设计变量,以减速器各级齿轮中心距之和最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三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参数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优化结果和常规设计参数相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一个轴类零件参数化三维CAD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传统的机械零件CAD以及三维CAD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利用VB进行基于So lid-W orks的轴零件参数化三维实体设计系统开发的总体框架和实现方法,轴类零件设计由已知设计条件和要求到三维实体模型生成一次性完成,提高了零件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基于Pro/E二次开发的圆柱齿轮设计CAD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基于Pro/E的圆柱齿轮设计CAD系统的开发方法,该方法在Visual C 6.0环境下利用C语言缟写程序接口,可实现齿轮的优化设计及参数化造型.实践证明,该系统设计结果正确,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VB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Visual basic 6.0为编程语言对SolidWorks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外啮合齿轮泵主要零件渐开线圆柱齿轮、输入轴三维参数化建模,并加载为SolidWorks内部菜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的准确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方法.该方法通过设计直齿圆柱齿轮副磨损实验,提取实验齿轮副全寿命周期内的油液参数和振动参数,对齿轮副磨损状态进行聚类划分,建立了监测参数与齿轮副磨损状态之间的关联规则集及齿轮副磨损状态关联规则匹配算法,用于识别齿轮副的磨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据挖掘的齿轮副磨损状态评估方法对齿轮副磨损状态的识别率达90%,能有效地评估齿轮副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9.
运用COM/DCOM组件技术及Delphi开发环境进行n/s模式下的多层分布式应用开发,讨论了SolidWorks标准件库的建立方法和IntraWeh应用的开发机制,利用Delphi词用SolidWorks提供的API(应用程序接口)进行二次开发,传人相应参数并对模板文件进行尺寸参数驱动,实现了IntraWeh平台下SolidWorks标准件实体模型和标准件尺寸参数库的建立,同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虚拟设计思想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万向节叉在汽车工作过程中承受复杂的载荷,文中应用ANSYS Workbench建立万向节叉的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网格划分,施加约束和载荷,建立有限元模型,然后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场以及应变场的分布。利用ANSYS优化设计技术,在满足最大应力值约束条件下,使万向节叉设计参数合理组合,最终达到轻量化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三维实体属复杂曲面造型,文章在坐标变换公式的基础上,讨论了环面蜗杆螺旋齿面方程,建立了环面蜗杆螺旋线参数方程,并用VBA编程建模.按此建模,用平面包络环面蜗杆产型齿的特征模型,在MDT6.0三维绘图软件环境中实现平面包络环面蜗杆和二次包络蜗轮副的三维建模,并以断面图检验了其良好的接触啮合状态.所生成的实体模型具有给定参数的数字信息,可用于此类环面蜗杆的齿廓形状分析和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双圆弧齿轮啮合原理,对某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特性进行分析,在Pro/E参数化建模的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所研究的双圆弧齿轮传动啮合过程的接触状态进行了模拟,确定了齿轮传动的啮合周期和啮合过程中接触应力变化规律,指出了该双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危险状态和位置,为齿轮传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高速列车牵引齿轮磨前滚刀齿形优化设计的基础上,对磨前滚刀系列进行了参数化图形设计,对齿形及图形参数化绘图的算法进行研究,并应用参数化图形设计方法绘制了东风DF10和SS8-Ⅱ型机车牵引齿轮的磨前滚刀图。  相似文献   

14.
双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传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矩阵理论对双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行星排之间联结、换挡约束进行研究,提出用联结矩阵、约束矩阵和传动矩阵构建数学模型并使用MATLAB进行传动分析的方法。2种方式的联结形式所对应的联结矩阵可以确定机构所有可能的结构型式,据此得到双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全部型式谱图。用约束矩阵形成挡位矩阵,分别针对型谱中一元联结和二元联结2种方式的结构型式实例进行传动分析,得到2种五挡双排行星齿轮变速机构的结构方案。该型谱和基于矩阵与MATLAB的传动分析方法,为研究复杂行星齿轮机构和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The heat treatment process of a gear made of AISI 9310 carburized steel is modeled using the commercial heat treatment simulation software DANTE. Both carburization and quenching processes affect the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distortion of heat-treated parts, which are important to service quality and fatigue life. DANTE/VCARB is used to design the boost/diffuse schedule of a vacuum carburization process. Oil quenching is modeled following the vacuum carburization process. Thermal gradient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are two main sources of distortion and residual stresses in quenched parts. The relation of the carbon distribution, thermal gradient,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s during quenching is studied through the gear modeling example. Because of geometry, the residual stress distribution after quenching is non-uniform along the gear surface. In general, the root fillet has higher residual compression than either the root or tooth face locations after traditional oil quenching of carburized gears. The predicted residual stresses from the oil quenching model are imported into a single tooth fatigue bending model. The gear stresses under bending load indicate the possible cracking locations during the bending fatigue test. The importance of heat treatment residual stresses during gear design is pointed out, and it is commonly ignored in the gear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呈现非对称拉压动态特性问题,构建了气液环簧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编制了考虑不同吸能元件特性的车辆冲击动力学模型程序,研究了两辆单车冲击及两列动车组冲击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既能有效地模拟拉伸状态下环簧缓冲器的线性加载特性,又能较好地模拟压缩状态下气液缓冲器随冲击速度变化的非线性加载动态特性,即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体现了明显的非对称拉压特性;低速与中高速冲击过程中,组合式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及车辆冲击模型可依次完整有效地模拟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车体结构变形产生的缓冲吸能动态过程及磁滞拉压特性曲线;列车冲击速度为5 km·h-1时,最大车钩力及组合式缓冲器最大行程均小于缓冲器阻抗力和行程限值,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仅呈现出气液缓冲器的加载特性;冲击速度为20 km·h-1时,最大车钩力为2 900 kN,最大行程为534 mm,防爬器已经触发,其压缩加载特性曲线呈现出了气液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组成的连续力学特性,此时车体结构未发生破坏;冲击速度达到25~30 km·h-1时,列车开始发生结构破坏,车钩力陡升;全自动车钩与半永久车钩参数选型能够满足冲击速度20 km·h-1以内的列车车体结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深入研究了圆锥齿轮参数化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采用7个独立参数作为圆锥齿轮齿形特征参数,给出了圆锥齿轮造型设计的详细步骤。利用Pro/Engineer的Program模块实现了参数修改程序,扩展了模型构造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对设计三维机械零件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集成开发系统来设计复杂三维机械零件的总体框架和实现方法,实现了齿轮零件设计由已知设计条件和要求到三维实体生成,提高了齿轮零件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高锰钢对钢轨锣二次闪光对焊接头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断口形貌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钢与钢轨钢二次闪光对焊接头具有较高的弯曲疲劳性能,其疲劳强度超过了高锰钢母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