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早期的作战方针与部署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沿袭下来的指挥体系,任何兵种需要空军支援都必须通过兵种司令部上报中央军委,军委命令下达到空军司令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军航空兵是中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和人民海军相继组建,结束了中国长期有海无防的历史。1952年9月6日,作为人民海军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成立。从此,中国海军航空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一支重要的海空作战力量,并在与美蒋海空军的作战中发展壮大起来。如今,面貌一新的海军航空兵已具备了远程巡逻、反舰、制空、电子战及空中加油等现代作战能力,时刻保卫着我国领海领空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水面舰艇具备再好的防空性能也无法避免现代化作战飞机的杀伤,而潜艇对于飞机来说更是处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的被动状态之中。现代化的海军航空兵可以成为配合海军舰艇部队作战的力量倍增器,缺乏海上空中作战力量支持的海军舰艇部队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没有生命力的。中国海军在初创时期就建立起了一支具备较强战斗力的海军航空兵部队,作为中国空中作战力量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军航空兵,在我军现代化的立体多兵种协同作战体系中具有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现时的空中作战力量是由空军.陆战队和海军航空兵共同组成的。美国空军早在从属于陆军航空队时期。就和美国海军有着各自独立的飞机型号和装备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航空队的主力飞机装备与海军舰载机截然不同,而美国海军的作战飞机也很难得到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认可.但美海军的舰载俯冲轰炸机却在二战前期被美国陆军航空队所接受.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令人匪夷所思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海军航空兵是现代海军编成的重要兵种,同时又是现代海军各兵种中机动能力和战斗出动强度最大的作战力量。拥有现代航空武器装备的海军航空兵具有反应快,飞行距离远,速度快,战斗行动受海区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影响小,能够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的特点,因而是现代海军作战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海军航空兵的突防作战是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重要作战方式。  相似文献   

6.
开发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可提高海军航空兵部队仿真训练和院校教学的质量.通过对海军航空兵编队联邦仿真成员的开发、集成、运行和管理,分析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训练系统的功能和框架.基于分布交互仿真体系结构和虚拟仿真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视景仿真系统.分析了海军航空兵作战指挥系统自动评估成绩技术和蓝方计算机生成兵力技术.  相似文献   

7.
“飞豹”的设计和发展 “飞豹”战斗轰炸机是中国自行发展的第一代专用战斗轰炸机,通过装备部队近10年时间的使用和完善,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海、空军作战部队的主力机型之一。“飞豹”项目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初衷主要是当时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轰-5轻型轰炸机存在飞行速度慢、航程短、载弹量小等缺陷,性能已无法满足80年代作战环境的要求;更严重的缺陷足,轰-5机载设备过于简单,极为缺乏有效的全天候作战能力和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海)面目标进行攻击的能力。而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的强-5攻击机虽然飞行性能较好,但因为其作战半径小,有效载荷低,无法携带大型精确制导武器,根本无法担负攻势防御作战中攻击机群打击纵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歼轰7的攻击     
海军航空兵突防作战,是当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局部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是海军航空兵的主要作战任务之一。海军航空兵的空中突防作战,不仅能有效地打击敌空中及海面目标,而且还可以打击敌沿岸及岸上纵深目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武器的广泛应用,现代海上作战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海军航空兵虽然是一支岸基航空兵,但同样担负了对远海目标的作战使命。近年来装备的机关报型歼轰-7战斗轰炸机,使中国海军攻击力量迅速增长,成为远东最强大的海军航空兵。  相似文献   

9.
空军的热情支持者们曾经一再声称,来自空中的打击已使水面舰艇成为过时了的废物。忽庸致疑,飞编队具有击沉甚至最大舰艇的能力,这种能力同时也改变了海军作战的格局。为了对付来自空中的威胁,海军将航空兵纳入了自己的编制,作为一支主要的作战力量并建立了一套严密的防空体系。  相似文献   

10.
“旗舰”是美海军舰队指挥中枢,平时接受和传达上级指挥训练指示,统一组织实施舰队大规模海上训练和演习;战时主要用于远程大规模作战指挥以及在封锁作战、登陆作战中对登陆编队实施统一指挥,组织协调海军舰炮和近程空中火力支援及海上编队的行动,指挥登陆部队上陆及协调登陆场战区电子战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