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rok,简称WLAN)是利用空间电磁波(微波或红外线)实现站点之间通信的局域网,实现WLAN的技术一般有三种选择.窄带微波、扩频微波和红外技术。目前应用最广的是扩频技术.这项技术最早是为军用目的而开发的,主要是为避免信号阻塞和被截获。近年来商业通信应用需求不断高涨,  相似文献   

2.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使用射频(RF)、微波或红外线,在一个有限地域范围内互联设备的通信系统.文中就此技术的概念、无线局域网通信系统以及无线局域网组网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应用到饭店服务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实现中.  相似文献   

3.
基于无线局域网安全防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局域网提供了传统有线网络所不具备的移动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WEP协议,提出了一种针对目前无线局域网安全问题设计的WLAN入侵防范系统的解决方案,分析了此系统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在公共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环境下一种数据还原模型.通过对无线局域网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利用会话重聚算法快速分类数据中的多个会话与连接,提出一种单一会话对应多个连接的方法,合并每个会话中的不同连接的数据信息,并采用多线程并发处理技术最终实现一种快速的信息重放与还原模型.最后通过对该模型的处理时延和执行效率的分析,表明该模型能够对无线局域网的数据尽最大可能的快速还原与重放.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校园无线局域网的优势和问题所在.分析了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IEEE802.11系列安全协议的工作方式,和各自的缺陷.提出了利用Linux内核空间下的Neffilter框架,动态加载IPSec处理模块的方法,构建了一个IPSec VPN网关,以解决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同时也能实现在线实时的信息交换和共享.  相似文献   

6.
基于VPN技术实现WLAN的安全存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IEEE802.11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定义的共享密钥认证机制、有线对等加密算法的安全措施,分析了有线对等加密算法在初始化向量、完整性效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虚拟专用网技术的主要的第三层隧道协议,在此基础上,列出了采用VPN技术构建’VPN安全通信的不同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VPN技术实现无线局域网安全存取的具体措施,并对该措施的优势进行了分析,它在能避开VPN时间开销大的基础上抵御网络的内在和外部攻击.  相似文献   

7.
随着WLAN技术的发展成熟,其安全性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WLAN使用的无线媒体具有开放信道的特点,因此其对安全性的要求比在有线环境下更高也更严格,作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b使用WEP协议来保证无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文中简要介绍WEP协议的实现原理,着重分析了WEP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利用Airsnort软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测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无线局域网(WLAN)802.11协议的安全性能缺陷,介绍了802.11i协议所提供的安全机制,并对802.11i协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通过WLAN获得网络接入服务,这就需要对WLAN切换的支持,而单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切换机制难以克服乒乓效应及其他一些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CDMA辅助下的WLAN无缝切换(即低延时、低丢包率)机制(CAHO),该机制在用户发生相邻WLAN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使用CD-MA连接来避免性能下降问题.为了评价该机制,我们建立一个实验床,并与传统的WLAN切换机制及Multiscan切换机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HO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丢包、服务中断及乒乓切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基本概念以及它的一些优缺点,分析了无线局域网中IEEE 802.11系列标准。基于网络仿真平台OPNET,构建了分布式无线局域网网络模型、节点模型和进程模型。为了优化网络性能,通过设置不同的网络参数(包括速率、信息包分组大小),对IEEE 802.11系列标准下的无线局域网网络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减小了网络时延和丢包率,提高了系统吞吐量。对今后无线局域网部署中IEEE802.11系列标准的选择以及参数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