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渗透力分析了地下水作用下半成岩强风化泥岩膨胀土边坡发生浅层滑坡的机理,并以某工程为例,阐述地下水改变对膨胀土边坡失稳产生的影响,说明地下水贯通强风化泥岩裂隙是该工程膨胀土边坡失稳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红层地区港口岩石地基在饱水作用下抗变形及承载能力衰减,影响港口地基稳定性。为探究饱水对红层地区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以砂岩、泥质砂岩和泥岩为研究对象,开展吸水率测定、巴西劈裂、单轴及三轴压缩试验。试验发现:泥岩吸水性能最强,平均吸水率达到0.505%,泥质砂岩和砂岩的平均吸水率分别为0.435%和0.414%;3种岩石饱水后泊松比均有一定增大,饱水后环向变形相比轴向更为敏感,体积扩容更为显著;岩石饱水后,抗拉强度、单轴和三轴抗压强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研究成果可为红层地区岩石饱水力学特性及港口地基承载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红层形成时代主要位于三叠—第三纪,在我国西南、华北及其西北地区均有分布。主要形成于湖相盆地。由于红层在我国形成的历史较长,同时受各地区地质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区的红层性质具有差异,其岩性主要由砂岩,泥质粉砂岩,页岩,泥岩等组成。论文主要阐述红层的分布、分类、成因、岩性以及工程特性等,同时为我国红层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较为可靠的地质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陈长生 《中国水运》2010,(10):190-191
合肥市南淝河中游左岸河堤边坡是一沿河岸连续分布的高边坡,在调查河堤边坡工程的基础上,对该滑坡在多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在持续暴雨条件下滑坡稳定性下降,尤其在考虑地震作用时,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这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泥岩中粘土矿物的存在,使得其自身的状态和物化性质易受到水、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次通过静置崩解试验,多次对泥岩试样进行烘干—浸水循环,研究贵黄高速公路沿线二叠系泥岩的崩解特性。强风化状态的泥岩崩解速度较中风化泥岩更快,在第七次干湿循环后,完全崩解,耐崩解指数为Idn为78.32~23.48;中风化状态的泥岩从第二次、第三次循环试验开始,崩解速度明显加快,经过十次干湿循环,耐崩解指数为Idn为97.53~62.42,泥岩的崩解是受到岩石本身的胶结,水在岩石颗粒和孔裂隙中的化学、物理作用,以及干湿循环时岩石产生的不均匀应力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砂泥岩混合填料的配合比是影响码头地基承载性能及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研究不同配合比下砂泥岩混合填料土的蠕变力学特性,开展剪切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配合比下,随着剪应力加载等级的提高,瞬时、蠕变应变量及初始、稳态蠕变速率均呈逐渐递增趋势;当处于同样加载等级时,初始、稳态、极限加速蠕变速率及瞬时、蠕变应变量均随配合比中泥岩颗粒占比增大而呈递增趋势;混合填料长期强度折减较大,折减范围为50.53%~66.95%,长期强度随配合比中泥岩颗粒占比增大而递减。研究成果可为码头砂泥岩混合填料地基长期稳定性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粉细砂边坡的饱和一非饱和强度与渗流理论,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揭示了对边坡变形和破坏的作用机理,表明降雨是诱发滑坡的关键因素之一;粉细砂边坡在无降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连续性降雨使边坡土体的含水量显著增加,坡脚部位饱和区内的基质吸力减小并出现塑性区,随着降雨历时延长,饱和区逐渐扩展至边坡土体中部,塑性区逐渐扩展直至贯通而发生滑坡;在长期低强度降雨条件下边坡较易发生深层滑动,强降雨时边坡更易发生浅层滑动。该研究提出了降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供一般的技术思路,可供边坡失稳预警和滑坡防治参考。  相似文献   

8.
锚杆格构梁是一种常用的边坡支护形式,在镇江地区的膨胀土边坡支护工程中应用广泛,但其支护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仍基于一般土体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合理考虑膨胀土的膨胀力.利用经典瑞典条分法,在现有锚杆格构梁支护边坡稳定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膨胀力作为一个外力施加于土体,推导了膨胀力作用下膨胀土边坡的稳定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到了各参数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镇江象山边坡支护实际工程,说明膨胀力对于边坡稳定不容忽视,按照现有锚杆格构梁支护膨胀土边坡的稳定性计算方法是偏危险的.  相似文献   

9.
以某胀缩性裂隙边坡为例,基于非饱和土力学理论,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降雨入渗条件下胀缩性裂隙边坡稳定安全系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了裂隙的位置、深度和降雨的强度对胀缩性裂隙边坡稳定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裂隙位于坡面边坡稳定性最低,位于坡顶次之,位于坡脚偏于安全;整个降雨过程中边坡稳定安全系数随着裂隙开裂深度增大而逐渐降低;边坡稳定性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但随着降雨的持续,边坡安全系数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宜宾志诚港港区大道为长大顺层边坡,岩体为砂泥岩互层,岩层倾角16°,其稳定性问题和处治措施对于港区建设尤为重要。针对施工中发现的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结合地质调绘、钻探、孔内电视、室内试验、邻近工程经验等,对边坡破坏机理以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软硬岩互层、不利的顺层地质结构、坡体自重应力、层间结构面性质差、坡脚开挖及降水等因素是诱发该砂泥岩互层缓倾长大顺层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采用抗滑支挡措施处理后,该边坡稳定性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1.
震裂边坡在地震灾区分布较广,是规模较大的潜在灾害,其在雨水下渗等外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稳定性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针对不同的裂缝位置、裂缝深度以及考虑是否灌水,运用ABAQUS大型有限元软件,开展均质土震裂边坡的降雨稳定性分析.结果揭示了上述不同情况下的震裂边坡在降雨中的变形破坏和稳定性变化的规律,为类似边坡的分析评价及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QUAKE/W为手段,结合边坡工程实例,从动力角度对地震作用下边坡体稳定性和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用有限元的方法给出地震作用下的边坡位移量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边坡的最大水平位移量发生在边坡的中上部;最大剪应力集中在坡脚附近,边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建议开挖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最后再将QUAKE/W模型导入SLOPE/W中把有限元法与极限平衡法相结合计算安全系数,同时给出最小平均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以其作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李顺  吴晓 《水运工程》2021,(11):192-197
砂泥岩混合料抗剪特性是影响山区港口工程地基处理的因素。采用直剪仪对不同泥岩颗粒含量、法向应力和含水状态的48组试样进行固结排水慢剪试验,分析泥岩颗粒含量对剪应力-位移曲线形态的影响,揭示其与变形、强度间的关系,并建立抗剪强度的经验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颗粒间接触分为同质颗粒接触和异质颗粒接触两类,在应力集中效应下泥岩颗粒破碎是影响砂泥岩混合料强度及变形的重要因素。砂泥岩混合料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其抗剪强度随泥岩颗粒含量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海底边坡三维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底边坡的稳定性,通过Visual C#语言平台开发数值接口程序,实现了地质三维建模程序Gocad和有限元分析程序Abaqus的数据转换,即有限元程序在海底复杂的地貌和地形条件下三维建模。同时开发了Abaqus力学场数据处理程序,可以实现Abaqus在强度折减法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分析波浪作用下舟山朱家尖岛海域海底边坡稳定性,评判该边坡的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波浪荷载对海底边坡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朱家尖岛附近海域海底边坡有滑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陈光辉 《中国水运》2010,(4):154-155
文中对侏罗系红层的水岩作用及软化、崩解特性进行了简单探讨,并对侏罗系红层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性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最后阐述了侏罗系红层不良地质对工程的影响,对解决当前实际工程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勘察区域大地构造属扬子地台与华南地台接壤地带,地处黔西南盘江大型多层次席状逆冲一推覆构造,有板昌逆冲断层的冲断推覆作用,断层纵横交错,叠加褶皱发育,发育岩性以三迭系泥岩、砂岩、泥灰岩、灰岩及二迭系灰岩为主,岩性多样,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发育,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主要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和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在西南地区的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隧洞穿越红层软岩地区,由于红层软岩具有膨胀性、力学指标低、遇水软化等特性对输水隧洞长期安全影响较大,隧洞在运行中容易发生底板隆起、衬砌开裂、渠水渗漏等病害。本文以人民渠石垭隧洞病害整治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红层软岩隧洞病害特征、发生机制以及整治措施,经过新建底板、灌浆、锚固以及钢拱架等措施的加固后,隧洞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实践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位骤降是影响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质边坡在水位骤降时坡体内形成的渗流力要远大于渗透性较好的边坡坡内产生的渗流力,所以更容易发生边坡变形、失稳。文章通过室内三轴试验,研究广西右江沿岸饱和粘土渗流特性和渗流作用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在不同围压状态下,该地区饱和粘土比降—渗流速度、渗透压力—粘聚力、渗透压力—内摩擦角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同时对其关系曲线进行了拟合,得到了相应的拟合函数。  相似文献   

19.
针对非饱和膨胀土边坡在降雨入渗下的稳定问题,结合镇江地区非饱和土的室内试验,对边坡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了不同雨强、地下水位情况下降雨入渗的情况,对降雨入渗下的非饱和土边坡进行渗流场的数值模拟,得到非饱和土边坡降雨入渗下的若干规律,以及随降雨发展边坡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为镇江地区的非饱和膨胀土边坡的稳定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目前施工期边坡稳定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抗剪强度进行分析,施工期的地基土强度除应考虑施工过程的填土对地基的固结作用外,还应考虑施工期间地基土在自重条件下的固结作用,并建议采用分别考虑填土重力和地基土自重力的固结度所计算的强度。另外,采用垂直附加应力计算强度时,不符合稳定性分析的应力状态应是极限应力状态的极限状态设计原则,采用土条重力计算强度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