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巡01"访问期间,出访团就共同关心的海上搜救、PSC检查、VTS运行管理、海事调查以及船舶防污染等业务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让我们了解到了彼此的不同,也学习到了很多先进海事管理经验。一、海事搜救四国海上搜救机制各不相同,澳大利亚海事机构AMSA隶属于澳大利亚交通部,总部位于堪培拉,AMSA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12,(2):I0022-I0022
有关船公司:近日澳大利亚海事主管当局AMSA和马绍尔群岛海事主管当局IRI分别发布海事通告,提醒相关方注意冷藏集装箱潜在的爆炸危险。据悉,冷藏集装箱爆炸已导致越南的2名机械师和巴西的1名机械师死亡。被称为“reefers”的问题集装箱最先是在越南维护保养的。爆炸的起因是因为该货舱使用了有问题的制冷剂。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海事监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个人与组织发展双赢,更好地行使海事监管职能,保障“交通海事、阳光海事、数字海事”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结合在某海事局的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海事监管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路径过于单一,职位管理基础比较薄弱,职位交流缺乏优化设计等四个方面。运用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海事监管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策略,包括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拓展职位晋升通道,加强职位管理规范化,设计合理职位交流路线等。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至12月,笔者在澳大利亚海事局(AMSA)进行了海事业务交流,对AMSA验船师的检查特点有较深的了解。文中主要对AMSA的PSC检查程序进行介绍,同时对我国PSC检查的标准、方式等方面的改进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高我国PSC检查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申济勋 《珠江水运》2002,(11):21-22
安全文化是个人和集体的价值观、态度、想法、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综合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海事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在海事管理领域的应用而形成的安全管理文化,是海事人员在预防事故、处理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加强海事安全文化建设,不断地总结海事管理的经验,创……  相似文献   

6.
6月23日下午,澳大利亚海事安全局(AMSA)授权中国船级社(CCS)对悬挂澳大利亚旗的船舶开展法定检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AMSA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安德鲁·彼彻(Graham Andrew Peachey)先生、AMSA海事标准部总经理盖瑞·安德鲁·普洛瑟(Gary Andrew Prosser)先生,交通运输部徐祖远副部长,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12,(15):5-5
8月25日,中国海事公务船“海巡31”轮在嘹亮的汽笛声中,驶离上海外高桥码头,踏上远赴美国夏威夷的航程。这是中国海事公务船首次出访美国,它将有助于加强中美两国在海事管理专业技术领域中的交流合作,推进中美两国海事管理部门交流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海事英语师资现状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海事英语师资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及海事英语师资的现状,论述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师资培训和交流来提高海事英语师资水平,提出加强航海英语师资培训与交流、聘请外籍教师、与知名航运公司联合办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事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事法规的不断完善,海事行政许可的适用范围日渐广泛,在海带行政管理中发挥了重要功能,但海事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仍存在问题,且法律要求海事管理机构落实监督检查责任。文章主要从监督检查遵循的三项原则及加强监督检查采取的五方面措施来阐述海事管理机构如何依法实施海事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规范被许可人从事海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公务船船员管理改革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履行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的管理职权,确保水上监督巡逻、水上搜救、海事调查、溢油应急处理、航标巡检维护、海上测量等海事工作顺利进行,海事系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执法巡逻船、航标船、测绘船等海事公务船舶(艇)和大量海事专职船员(以下简称船员)。多年来,海事船员队伍为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和发展海事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海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海事船员管理方式、用工制度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海事管理体制的需要。下面就直属海事系统如何进行船员管理改革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