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为了指导城市地铁车辆段建设,研究多段共址的车辆基地资源共享设计,以乌鲁木齐地铁百园路车辆基地为例,根据城市规划、车辆段功能定位、设计规模、各线的建设时序,对1、3、6号线三条线"三段共址"车辆基地接轨和总平面布置方案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提出多段共址的车辆基地资源共享方案、联络线设置方式,以达到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修车质量、减少用地面积、节约工程投资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对于共址合建的车辆基地,合理的平面布局不仅能够满足功能、保证工艺顺畅,还可以实现车辆基地资源共享,节省车辆基地用地面积,从而节约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论文以无锡地铁4号线具区路车辆基地平面布局为研究对象,在车辆基地功能定位确定和选址稳定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车辆基地内站场的布置型式与共址合建车辆基地之间的布局两方面因素,研究共址合建车辆基地的平面布局优化问题。通过研究,本文提出三个比较方案,最后经比选给出推荐的平面布局方案。本文的研究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共址合建设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双层车辆基地是节约、集约利用城市土地的有效措施。以深圳地铁10号线益田停车场和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双层布置为背景,研究并确定起、终点站和中间站出入线的接轨方案和配线形式,以期为类似双层车辆基地出入线的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是“4线1环”规划路网中1号线的中段,东起东化工路.南至平房.全长约27km其中,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由医大二院站至哈尔滨东站站.正线长1441km,设16座车站.1座车辆段.1座控制中心根据哈尔滨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网络中5条正线和2条支线共设置共用车辆段3处,停车场7处,本线车辆段承担1号、3号线的厂、架修现对车辆检修标准、车辆段规模、车辆基地的功能及方案设计等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针对地铁车辆弱电设备供电系统建设成本高、运营维护成本高的现状,通过研究和对比整合UPS和高压直流方案,提出采用整合UPS方案,并在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车辆弱电系统电源整合方案中采用此方案;此外结合地铁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对呼和浩特地铁1号线各车站、停车场、车辆段和控制中心的UPS具体方案进行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6.
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赛车场车辆段和川杨河车辆段的转换轨信号联锁设计方案为例,对典型转换轨信号联锁设计方案与按照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STBXH-010004—2016《轨道交通ATC车辆基地信号技术规定》的规定实施管理权分配的转换轨信号联锁设计方案,从控制范围划分、控制原则、接口信号及联锁控制逻辑和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连地铁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综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目的:以大连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为例,对出入线接轨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最优方案.从而说明如何根据城市规划、地形条件、线路走向、车辆段位置、车站形式及位置,结合出入线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进行多方案优缺点层层分析.并通过本项目分析,解决不同情况下的接轨难题.研究结论:出入线应本着方便运营、减少列车出入的空走时间、降低运营成本的原则,尽量选择在线路的终点站或折返站,即根据列车运营交路选择接轨站.然后应结合段址选择、线路条件、车辆的技术条件和接轨站的条件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合理的接轨方案.  相似文献   

8.
冯云 《都市快轨交通》2007,20(4):17--21
运用价值规划的方法,对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陈太路停车场的总平面布局方案进行研究,其功能范围包括轨道交通停车场和地块开发,探讨车辆基地开发的布置原则.经过分析研究,建议车辆段及综合基地的厂房上盖建办公、商业或休闲设施,咽喉区上盖做绿化或建轻质结构的公共建筑,而住宅开发应离开场区,以减少噪声和振动对住宅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内资讯     
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批准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意建设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2号线线路全长约26.3km,全部为地下线,设地下车站22座。其中换乘车站4座,与1号线合设控制中心,设竹岐车辆段和下院停车场。车辆采用B型车,采用DC1500V架空接触网供  相似文献   

10.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资源共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资源共享规划实例的分析 ,提出车辆段、停车场资源共享的建议 :车辆段架、大修设施宜多线共用 ,车辆段架、大修设施可根据车辆检修周期分批建设 ,某些车辆段可缓建 ;定修、周月检、停车列检等日常检修设施宜各线独立设置 ,并分析指出实现资源共享需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车辆段出入线接轨方案研究是轨道交通前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无锡地铁1号线西漳车辆段出入线的一站接轨方案和两站接轨方案进行比较后,从接轨站车站规模、线路条件、行车干扰程度、折返以及出段作业效率、建设投资等因素出发,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最合理方案。研究结论:(1)出入线应本着方便运营、优化平纵断面条件,减少与正线的行车干扰,提高列车折返、出入段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要素来选择合适的接轨方式。(2)在轨道交通设计中,应结合车辆段的段址,正线线路条件、车站规模,行车,运营,投资等多种因素,选择相对合理的接轨方式。有条件时可结合段型布置,实现列车调头转向功能。(3)在选择车辆段出入线的接轨方式时,应从区域规划,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最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辆段平面设计多方案比选是设计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合理确定车辆段平面布置最优方案至关重要。为了克服以往常用的以方案优缺点定性分析为主的技术经济比较法的不足,结合天津地铁7号线大寺车辆段平面设计案例,探讨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其进行综合性量化评价和比选的方法。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功能分析和功能评价,确定设计方案的功能值和成本值,计算得到方案的价值。应用价值工程方法能够量化反映地铁车辆段平面设计方案的综合价值,价值数值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渭河车辆段工艺设计特点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我国很多城市开始规划轨道交通建设,为了指导城市地铁车辆段建设,结合对渭河车辆段的工程设计实例,通过对渭河车辆段功能定位、设计规模、选址用地及总平面布置、经济技术指标、三角换向线、循环式洗车线等特点的分析研究,指出地铁车辆段工艺设计应综合考虑的因素,供类似工程项目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行地铁车辆段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复杂度高、采用通用AutoCAD软件人工绘制效率低下问题,构建以自定义实体为单位绘制平面布置图的辅助设计平台;利用ObjectARX创建自定义实体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和外部文件输入处理算法,实现信号设备平面布置图的人机交互辅助绘制与自动绘制;设计特定数据处理算法和对外接口,完成自定义实体数据提取,生成站场及联锁数据并通过命令输出到Excel,实现数据与联锁软件对接。对某复杂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结果表明,辅助设计平台能够在2 s的时间内快速实现该复杂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一键自动生成,绘制准确无误,提升了车辆段信号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5.
铁路机车检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某机务段实施铁路信息化的实际情况,设计三层C/S结构的铁路机车检修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介绍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构、功能及特点.现场实践表明,该信息管理系统运行良好,实现了铁路机车检修的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
北京动车段场站布局总体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北京动车段的设计实例,论述北京动车段的功能定位、作业流程,分析北京动车段段址选择各方案的优劣,同时结合设计方案的优化过程,论证北京动车段的车场布局方案,对于北京动车段内的各主要线路的选择及设计进行归纳总结,揭示了铁路动车段、所设计的核心及关键,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段场坪高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地铁车辆段与综合基地一般位于市区内或城市周边,地理情况复杂,场坪高度受多方面的限制,需满足各种要求.合理的场坪高度不仅有利于车辆段的运营及安全,并且可以明显节省工程费用以及提高工程的整体美观.因此,有必要对地铁车辆段场坪高度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其合理高度.研究结论:以哈尔滨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太平桥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场坪高度的设计为例,在满足相关设计原则及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对百年洪水位、积水深度、轨顶高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工程具体的地理环境、市政设施和土方调配情况,所采用的设计结果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可供其它地铁车辆段工程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结合沙河堡车站概况以及对其区域场站布局规划必要性的分析,确定沙河堡车站合理的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方法:遵循“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的设计原则,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进行研究,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研究结果:通过对区域场站布局规划方案的研究,提出了高架道路环绕候车厅、高架站前广场、地下道路环绕候车厅和组合方案的4个设计方案,并对各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后,最终选定了综合较优的组合方案。研究结论:通过各方案的综合比较分析,最终推荐采用高架和地下环路环绕站房等的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9.
郑东车辆段站场若干问题的设计原则及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较好满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的使用功能要求,是站场布置设计需着重考虑的因素;因地制宜,结合设施需求充分利用空间是车辆段设计的关键。车辆段与综合基地占地面积大,场坪高程及地基处理方案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依据百年一遇水位及基本地勘资料确定填方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很难达到最优方案设计,应通过相应专题研究及试验最终确定车辆段场坪高程和地基处理方案。结合郑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郑东车辆段站场设计布置原则及方案、场坪高程和路基处理方案的确定,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为车辆段站场布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徐州轨道交通1号线杏山子车辆段上盖开发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铁车辆基地进行上盖物业开发,但在物业开发的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分析杏山子车辆段周边规划、地理位置和人口需求等因素,确定以特色商业街作为杏山子车辆段的上盖开发业态。结合车辆段总图、建筑、消防、站段关系和道路5个方面,介绍杏山子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方案。并结合设计与运营,归纳总结物业开发对车辆段自身的影响和相应的应对措施,为后续地铁车辆基地上盖物业开发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