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及我国微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日本铃木汽车公司(以下简称“铃木汽车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国微型汽车工业的起步,得益于引进了铃木微型汽车的车型和技术。目前国内五大微型汽车巨头,有3家企业微型汽车的技术来源于铃木汽车公司。与国外汽车巨头刚刚进人中国汽车市场就在新闻媒体面前公布“豪言壮语”的发展战略不同,最早进入中国汽车市场并收获颇丰的铃木汽车公司却一直低调行事。  相似文献   

2.
首先分析我国1984-1994年微型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阐述了其市场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采用二次曲线和指数曲线等增曲线对我国“九五”期间的微型汽车市场需求进行组合预测;最后针对我国微型汽车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为促进微型汽车市场健康发展,逐步向国际市场靠拢,提出我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姜湘南 《汽车情报》2003,(36):21-23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微型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行业公认:每年产销微型汽车100多万辆,率先圆了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五大微型汽车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微型汽车行业20年的辉煌和成就有目共睹:每年产销微型汽车100多万辆,率先圆了普通百姓的“汽车梦”。五大微型汽车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汽车企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地方政府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带动了一批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长安汽车、一汽夏利等上市公司因业绩优良,成为2003年汽车板块崛起的龙头而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  相似文献   

5.
2004年初夏,北方的天气骄阳似火,2004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更是火爆异常,不仅让消费者感受到“汽车时代”脚步的日益临近,也使汽车厂商暂时忘却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欲振乏力的不快。已早作准备、严阵以待的国内微型汽车厂家给予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以“空前的礼遇”,微型汽车企业  相似文献   

6.
各方瞩目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于2004年3月15日发布,自2004年10月1日起实施。该《规定》首先对微型汽车所在的M1类车实行。《规定》将对微型汽车行业及“围城”内外的生产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市场各方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1997年10月,超微型汽车及发动机研讨会在青岛举行。这是我国家用微型汽车信息网所举办的第四次年会。如果说前几次会是在“务虚”,着重于呼吁和研究超微型汽车在我国的市场前景和展示那些民问的微型车设计,那么这次会便着意要“务实”。 “超”字的份量 一个“超”字,凝结着中国一代汽车人深厚复杂的情结;“超”意味着廉价,那种大多数中国百姓敢于问津的廉价;这个“超”字意味着此次会议“意”在那目前在中  相似文献   

8.
安军 《湖北汽车》1994,(4):5-7,48
叙述日本微型汽车各年度产量变化,研究分析微型汽车的发展起伏,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微型汽车在汽车工业各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2003~2004年微型汽车市场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评价 1.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市场总体发展情况200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呈现出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的喜人景象。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内微型汽车行业基本保持了与中国汽车工业同步发展的好势头。2003年,国内微型汽车产量为129.89万辆,同比增长28.92%;销量为131.14万辆,同比增长33.34%。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我国微型汽车的发展历史和微型汽车市场的现状,并探讨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我国微型汽车生产企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