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轻型车厂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电泳漆烘干线进行设备改造,在涂料固化中采用高红外等技术,达到快速提高零件温度及加速漆膜固化的目的,投资少,使用生产能力提高一倍。  相似文献   

2.
涂料高红外加热技术是模拟航天飞机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时,摩擦升温而将表面瞬时加热到额定温度的技术,即可快速提供高能量,高密度及全波段强力红外辐射使涂料固化。经试验验证和生产应用表明,高红外技术在涂料固化领域完全地粉末涂料、水性漆及PVC胶的固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每年因工程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淤泥,传统的堆砌抛填处理方式,不仅侵占土地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通过加入固化剂将废弃淤泥转化为可用于填筑的工程材料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处理方式。但常用的淤泥固化剂水稳定性差,对高含水率淤泥固化效果不佳,无法广泛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贯入度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几种常用的固化剂掺合料进行筛选,从而制作了一种对高含水率淤泥具有快速固化效果的固化剂并确定了其最优掺量。对固化淤泥的力学特性研究,表明该固化剂性能优异,养护七天后,固化土的CBR值和强度均符合工程规范要求。结合电镜扫描图,分析固化淤泥的微观特征,发现该固化剂的固化效果来源于钙化聚酸的水化形成的链状结构,在碱性条件下与淤泥颗粒以及矿物离子发生的聚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南京市某老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为例,根据管道检测评估结果,分析了管道健康状况,结合管道缺陷情况、作业环境、非开挖修复工艺的特点、适用条件和经济效益,设计了修复方案。介绍了紫外光原位固化、点状原位固化、不锈钢快速锁及检查井离心喷涂四种非开挖修复技术在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项目中的应用,对非开挖修复效果进行了评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软土地基的快速处理是缩短道路施工工期,确保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该研究结合南京河西地区长江漫滩软土,研制一种高效经济的软土固化剂。选择主固化材料水泥与辅助固化材料电石渣、石膏、三乙醇胺、氢氧化钠和聚丙烯纤维,通过配比设计对南京河西地区软土分别进行固化试验。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固化土的强度特性,最终得出快速固化剂的最终配比为:9%水泥,4%电石渣,2%石膏,2%氢氧化钠。  相似文献   

6.
为系统分析胶结剂对花岗岩残积土微生物固化特性的影响规律,分别考虑氯化钙、氯化镁与乙酸钙等3种胶结剂以及4种固化次数,进行微生物固化花岗岩残积土的室内试验,对不同工况的固化试样分别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UCS)、碳酸盐生成率、崩解、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试验,以此分析胶结剂与固化次数对花岗岩残积土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其固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采用的3种胶结剂下,花岗岩残积土的固化效果均随固化次数的增加而提升,固化次数相同时,氯化钙、氯化镁、乙酸钙3种胶结剂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固化效果依次减弱;固化最佳工况为氯化钙固化14次试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1 045 kPa,崩解系数降至9%;固化次数较少时固化试样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其随固化次数的增加而得到改善,但其改善效果随固化次数增加而减弱;不同胶结剂反应产生的碳酸盐沉淀晶体形态不同,其主要附着在土体颗粒表面和颗粒之间,所起胶结作用是改善花岗岩残积土固化试样宏观物理力学特性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胶粘剂胶接制动蹄副片,离合器摩擦片在国外早已应用,并且越来越广泛。我国近年来在粘胶剂使用上也得到了发展。现就HJ—914快速胶粘剂修补水箱油箱的方法介绍如下: HJ—914快速胶粘剂、广泛用于金属、有机玻璃、陶瓷、竹木、胶木等材料之间的小面积快速粘接、密封、堵漏、胶补。其特点是:固化速度快,室温下3小时固化,比通用环氧胶24小时固化快6倍以上,其耐水、耐油、耐酸碱的和绝缘及性能都优于环氧胶,室温下置放水中或汽油中,一个月后强度基本不下降,粘接强度高,适合小面积快速粘接。  相似文献   

8.
在杜邦Hyper CireTM超固化清漆系列产品中,有两款清漆专门针对汽修业务量繁忙、并且客户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修补的市场需求而设计,特别适用于点修补、小面积快速修补。它们是HC-7600S^TM和696S^TM。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目前盾构泥浆(经泥砂分离)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絮凝-压滤-固化试验和絮凝-固化试验,进行泥浆脱水性能、流动度、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性能测试和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等细观性能测试,探究絮凝-固化联合作用下盾构泥浆高效建材化利用和流动化填料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1)絮凝-压滤-固化试验中,采用絮凝-固化剂处理的泥浆脱水速率最快,说明固化作用对泥浆脱水性能有促进作用; 2)高压挤压下硅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体可大幅脱出水分,固化体3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 MPa左右,具有建材化应用的潜力; 3)絮凝-固化试验中,采用硫铝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剂处理后的泥浆流动度在20~30 cm,3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30 kPa以上,具有流动化填料应用的潜力; 4)细观形貌测试结果表明,絮凝-固化剂的絮凝作用与固化作用可相互促进,提高固化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0.
红外光谱测定漆膜固化程度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而有效地筛选漆膜的固化条件,从材料的化学结构入手,建立了漆膜固化程度与红外光谱的相关性。改变了通常只能根据漆膜固化后的性能来确定漆膜固化条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1,(5)
为了缩短环氧沥青钢桥面铺装结构的养生时间,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目的,对一种自制短期养生环氧树脂结合料及其环氧沥青混合料进行研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荧光显微镜研究短期养生环氧树脂的固化行为,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评价其混合料强度增长情况,通过室内路用性能试验评价其混合料性能。结果显示:环氧树脂结合料固化后特征官能团消失,固化反应完全;其固化过程为自催化反应,升温速率越高固化热越小;实验室固化温度为60℃,在此温度下固化72h后,体系产生交联网络结构;短期养生环氧沥青混合料常温固化96h达到开放交通要求;室内试验马歇尔稳定度可达72kN,浸水残留稳定度比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大于95%,70℃车辙动稳定度高达53 000次/mm,最大弯拉应变高于规范指标29%且抗拉强度可达26.7MPa。  相似文献   

12.
沈正  黄晓明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2):22-24,36
结合镇江城市道路路基处治项目,进行了固化粉煤灰的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固化粉煤灰在重复荷载作用下的永久变形及动力特性,研究固化粉煤灰弹性应变、累积塑性应变、临界动应力和动回弹模量变化规律,论证了固化粉煤灰作为城市道路路基填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动应力是影响固化粉煤灰的动回弹模量大小的主要原因,其临界动应力值在90~100kPa之间,动态特性完全满足城市道路路基的设计要求,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燕  余湘娟  高磊 《公路》2023,(1):308-314
以南通地区氯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ZM)对其进行固化,研究了不同掺量、不同围压下固化盐渍土的不排水剪切特性、孔隙水压力变化特性和有效应力路径变化情况,以及排水剪切特性和体积应变变化规律,总结了固化盐渍土临界状态下的强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U试验时,终值偏应力随着ZM掺量及围压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孔隙水压力由“负值”转变为“正值”,且ZM固化盐渍土的孔隙水压力明显小于素盐渍土;CD试验时,固化盐渍土终值偏应力也表现出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固化盐渍土在低围压时先剪缩后剪胀,而在高围压时则完全表现为剪缩特性;ZM固化盐渍土与素盐渍土的临界状态线斜率一致,仅发生平行左移,反映出ZM固化盐渍土工程特性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黏聚力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纤维加筋固化土技术应用于应急机场的可行性,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究了不同掺量和龄期的水泥、固化剂以及纤维复合固化黄土的强度特性。结果表明:固化剂与纤维可以提高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其中水泥固化效果最优,且最优掺量为8%,随着纤维和砂掺量的增加,加筋固化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又减小,纤维掺量为0.30%和0.45%时固化黄土强度较高,砂的最佳掺量在4%左右。进行简易机场布设时,建议机场道面工程使用12 mm改性聚丙烯纤维掺量0.45%,固化剂选用P.O 32.5R硅酸盐水泥掺量8%,砂掺量低于4%的复合固化土。  相似文献   

15.
针对普通硅酸盐水泥在海相淤泥质软土中很难形成完整的搅拌桩的工程问题,基于水泥基材料,研制适用于海相淤泥质软土水泥土搅拌桩的混合固化剂。混合固化剂是一种由水泥、专用固化料、生石膏及其他外加剂组成的固化材料。取A、B两个工点的海相淤泥质软土样,选取A、B两组软土试样进行室内固化软土试块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掺灰比条件下,混合固化剂固化软土试块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要明显优于纯水泥固化剂。生石膏掺量对于提高软土固化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有重要的影响。对于A组软土样,生石膏掺量在改善固化土试块强度性质方面存在一个最优掺量,建议为混合固化料的4%。对于B组土样,固化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生石膏掺量呈增加的趋势。电镜扫描显示:相同龄期的混合固化剂软土试块比纯水泥固化剂试块能够形成更多的C-A-S-H和AFt水化产物,能够形成更致密的空间网状骨架结构,形成强度更高的固化土。  相似文献   

16.
土壤固化剂能够改善土体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是传统土壤固化材料水泥、石灰的新扩展,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通过总结土壤固化剂的类型、材料组分、固化机理和固化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壤固化剂研究方向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土壤固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速固化紫外线活性底漆和填料,紫外线固化速度是其他系统的4~6倍,6平方英尺工作面积  相似文献   

18.
孙冲  毕彩丰  邱建超  范玉华 《公路》2006,(10):195-198
制备一种能够快速修补道路、桥梁等建筑的聚合物混凝土材料,它具有快速固化,抗折、抗压强度高,与待修补物体结合能力好,收缩率低等优点。对影响固化时间和强度的几个因素进行了探讨。最佳工艺参数为:树脂为双组分,其中A型树脂含量为85%,树脂用量占填料总量的9%~13%,固化剂为多组分,用量占树脂总量的4%~10%,促进剂用量占树脂总量的3%左右。  相似文献   

19.
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至无锡段太湖隧道(以下简称太湖隧道)工程采用明挖法施工,存在先固化湖底淤泥开挖,后在隧道顶回填的过程。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水泥掺量情况下,破碎过程对于土体强度损失规律的影响、重金属浸出规律及水稳定性。研究发现,破碎过程使得土体的强度损失较大,不同重塑固化土的强度在20~70 kPa之间,相较于破碎前的强度降低量为67%~87%。重塑固化土的强度随二次养护龄期的增加而增加,破碎的时间越早后期增长强度越高,养护总龄期为60 d时,重塑固化土的强度在123~155 kPa。Hg、Pb、As、Cr、Cu等元素的最大浸出浓度随着养护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当养护龄期超过28 d后趋于稳定。无论是固化土还是重塑固化土,Cu和Hg的最大浸出浓度均保持较低值,破碎重塑没有显著增大其浸出量。破碎过程会使得其他金属元素的浸出量增加,但是总体均能够满足Ⅳ类水限值的要求。一次掺灰的重塑固化土浸水后均出现崩解情况,需要进行二次掺灰。重塑固化土的二次养护龄期超过7 d,即可获得相对较高的水稳定性。一次养护28 d后破碎的重塑固化土的强度为51.3 kPa,浸水7 d后其强度提高到83.9 k...  相似文献   

20.
对二灰固化滨海盐渍土和SH二灰固化滨海盐渍土进行了水稳定性、抗冻性和次生盐渍化模拟试验,其中抗冻性试验与素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H二灰固化滨海盐渍土具有较好的水稳性和抗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