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绕城高速公路过境模式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的城市过境问题日渐突出,为探讨城市绕城高速公路布局规划的理论方法,从分析绕城高速公路的交通功能着手,在充分考虑城市发展、交通组织及工程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目前国内高速公路绕越城市的主要形态,对其基本过境模式和适用条件进行初步分析,为城市绕城高速公路的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穿越城市必将影响城市发展,为合理选择高速公路过境路线,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高速公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比分析高速公路绕行和内部穿越两种过境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高速公路穿越城市线路选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宝鸡过境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连霍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也是宝鸡环线公路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地处秦岭北麓,穿越宝鸡城区,工程地质复杂、环保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建设协调困难。本文重点介绍了项目建设落实“绿色公路,品质工程”措施,为我省未来的城市过境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城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有关环路理论的研究多偏向于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和研究不足,更缺少对已建成环城高速公路的实际交通运行分析。文中基于环城高速公路上车流运行的特点、环城高速公路的类型及其发挥的功能作用,从实证研究的角度,运用定量分析方法,以重庆内环高速公路为例,分析研究环城高速公路上内部交通流、进出交通流和过境交通流的实际运营情况,可以看出环城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与运营需要深入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所引发的各种交通需求,尽量与城市内部及外部路网相协调,并需审慎决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中主观性和客观权重片面性的问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路,选取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在此基础上,利用雷达图法建立了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模型,实现过境方案的评价。将模型应用于某城市一条国道过境方案决策中,结果验证了雷达图法在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决策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建忠 《上海公路》1999,(11):184-189
本分析了上海市现状高速公路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关系,从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地位出发,根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年)和《1991-2020年上海市公路网规划》(1995年),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高速公路网的规划方案,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7.
涂圣文  赵振华  姚常伟 《公路》2021,(1):218-224
为合理规划布置大城市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工程,做到既能够提升出入境交通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又不影响过境交通及城市内部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在对绕城高速公路出入境交通组织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系统运行时间和出入境交通可达性二者组合效应最好为目标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并提出了模型求解的实用方法。最后,以某城市规划年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为应用案例,阐述了模型应用的具体步骤。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一体化布局模型,不仅考虑了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布局规划的实际影响因素,也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10~11月,四川省将开建3条高速: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主线、内江城市过境高速、绵阳至西充高速公路。其中,攀大高速将和丽攀、京昆高速连接闭合,形成攀枝花绕城高速。内江城市过境高速将与内遂高速公路合围出内江绕城高速。攀大高速公路(四川境)主线起于攀枝花市总发,接G5京昆高速攀田段,经中坝、大坝、灰窝,止于灰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原古亭山枢纽互通式立交方案对柳州市城市交通的影响,结合该立交与柳州市城市规划路网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地位,提出变更方案。经过对变更前后立交方案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及规划路网的影响,为承担城市出入口功能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深圳东部过境高速公路连接线工程计划在2014年底开工,有望2017年7月完工。工程西起爱国路立交,东接东部过境高速公路主线隧道,全线采用隧道施工,东西向贯穿东湖公园,南、北线隧道总长约3 km,是目前国内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地下互通立交。作为连接主体之一的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公路接线工程,以规划的莲塘口岸为起点,向东北方向延伸,终点与深汕、惠盐高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