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上海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上海铁路局工务处共同研制的STCK-Ⅲ型扣件扣压力测量仪是为配合Ⅲ型扣件在我国铁路上推广应用而研制的专用仪器,它成功地解决了在线路现场测量Ⅲ型扣件的扣压力问题,于2000年12月通过上海铁路局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弹条偏转和扣件松动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螺栓松动、弹条偏转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以应用于高速铁路的Vossloh300-1型扣件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扣件系统完整有限元模型,通过扣压力与弹条弹程曲线的实验值和仿真值,验证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损伤工况的螺栓松动、弹条偏转的模型,重点研究弹条安装过程中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两种工况对弹条扣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栓松动、弹条偏转会造成弹条扣压力不足,同时加剧螺栓应力波动。安装过程中若出现这些失效工况,将严重影响扣件系统正常工作,研究结果为300-1型扣件系统弹条安装及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扣件压力是影响轨道交通轨道扣件运行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激振钢轨,采集钢轨振动测试数据,运用HHT方法和边际能量累积值分析钢轨频响特征,进而判断在一定范围内是否存在扣件松脱。研究结果表明:激振下钢轨其振动边际能量主要集中于1 200 Hz附近,同一位置处,随扣件扣压力不断减少,扣件边际能量累积值持续增大;通过实测边际能量累积值,可识别敲击点左右各3 m范围扣件扣压力是否存在不足。本文研究可为扣件扣压力检测及评估提供一种相对快捷、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单趾弹簧扣件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趾弹簧扣件系无挡肩分开式弹性扣件,扣压力稳定,保持轨距,方向的能力强,绝缘性能好,个有一定的减震,减噪及调距,调高功能,是适用于地铁轨道的弹性扣件,目前,这种扣件已铺设于广州地铁一号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铁路扣件扣压力检测的自动化程度,弥补人工检测精度低、效率低等方面的不足,研发一种基于激光测量原理的扣件扣压力自动检测系统。首先基于人工检测的原理建立高度差的测量模型,然后对测量系统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数据噪声处理、有效数据组的判定、特征点的提取得到测量模型所需结果,验证系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了验证特征值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对H-h高度差的提取结果与标准棒料直径进行比对,精度达到0.0064,在提取效果上具有较优的表现。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达到0.086,满足检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ω形弹条扣件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力转移法"研究一种可在线使用的便携式扣压力检测仪,为检查ω形弹条作业效果提供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43 kg/m钢轨混凝土枕采用70型扣板式扣件,普遍存在着扣压力保持能力差、不易调整轨距、养护困难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研发采用了弹条Ⅰ型扣件的A型弹条、挡板座、平垫圈、螺母等部件,及配套的23号、29号轨距挡板替代既有43 kg/m钢轨70型扣板式扣件,提高扣压力保持能力,适用于曲线半径300 m及以上43 kg/m钢轨混凝土轨枕既有线路的扣件改造。经过铺设对比,病害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实际轨道结构受载时的力学行为,属于典型的非线性力学问题。钢轨垫层刚度,钢轨抗扭刚度和扣件扣压力的大小是影响轨距扩大的主要因素。根据非线性有限元接触理论,建立了能准确反映扣件,钢轨与垫层的拧紧接触,以及受载车轮与钢轨侧向滑动接触的力学计算模型;并研究计算了不同扣件压力下,由于受载车轮与钢轨侧向滑动接触引起的轨距扩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淮河大桥明桥面线路爬行的原因是:钢梁挠曲、梁轨温度异少伸缩;对钢轨的扣和压力不足;钢轨接头未冻结。整治措施是:采用K型分开式扣件;选择合适的K型扣件扭矩值;采用高强度螺栓冻结接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扣件是轨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件,为保证行车绝对安全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要求钢轨扣件具有足够的扣压力,良好的绝缘性能、较低的刚度;要求少维修、各节点刚度一致等,因此,扣件技术是无砟轨道结构关键技术,做好钢轨扣件设计,是高速铁路轨道设计的重点。研究结论:扣件不仅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扣压力,还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一定的调整能力等。扣件类型不同,使用范围也不同,设计中应根据扣件的性能参数、设计原则和上述选型设计要求,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扣件,才能充分发挥扣件的性能,达到经济合理、安全运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工程项目各阶段实行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转向架的结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性能分析。环行线试验表明,该转向架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天梭”号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转向架车轮的结构及受力情况,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分析计算,验证了车轮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针对近年来铁路建设领域推广应用架子队劳务管理模式情况展开调查分析,统计归纳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和完善铁路建设项目劳务管理制定有效对策。研究结论:架子队劳务管理模式实质是改变管理层、劳务层两层分离状况,构建较强执行力作业队伍的一种方法,调查结果显示项目现场应该加强对架子队管理相关政策的学习,增加岗位培训投入,加强劳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充实骨干管理、技术人员到基层劳务队伍,取消隐形"包工头"形式作业方式,提高农民工生活工作条件,发挥架子队劳务管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与临空经济区的关系,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对临空经济区域之间引力的提升作用,促进“港”“产”“城”三者的融合,支撑临空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提出临空经济区城市轨道交通的布局模型,即:放射布快线—串联延伸布主线—连通布次线—空白布加密线。以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布设城市轨道交通网为例,展示了该分析方法和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制约温州市域铁路“R+P”开发模式的土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港地铁成功的"R+P"开发模式对于温州市域轨道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缓解交通压力、减少运营亏损、提高轨道企业自身价值等方面,但在国内,目前运用该模式时还存在诸多难点。针对温州市域轨道建设实际面临的情况,仅从土地方面着手,分析"R+P"模式中开发用地的土地取得方式、用地指标及耕地占补指标3种较为关键的土地制约因素。在借鉴已有研究及实践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建议:研究温州市域轨道沿线土地综合开发用地取得的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制定耕地耕作层表土剥离实施细则;争取用地指标上下联动;通过以上措施,破解土地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大科技”格局的内涵、定义、要素、原则及检验标准作出了准确定位 ,对“大科技”格局在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6年来的实践与发展情况展开深入地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科技”格局的新时期发展要点和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牛得田  单巍 《机车电传动》2003,(5):91-93,99
分析了高速列车车体结构轻量化的必要性及所采取的措施,对比了国外几种典型的车体铝合金结构,介绍了“中华之星”动车组铝质拖车的车体铝合金结构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9.
北京西站"W"型折返线为北京地铁9号线列车故障救援困难点。结合北京西站"W"型折返线的信号系统和线路特点,分析其行车组织方式和折返能力,并在保证最大限度地维持区段运营的情况下,提出列车故障情况下的列车救援方案和行车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我国铁路为适应市场需要联合开发了“中原之星”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着重指出成功的原因在于:“中原之星”采用了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装备了三相交流传动等新技术;用户参与了产品设计;改变了传统维修观念。在投入使用前充分准备,运行中强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