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
<正>2010年8月,山东烟台S302公路(成龙线)上,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在烈日下对路面的车辙进行治理。这是继济南、威海市政后,山东省再一次大力引进可实现原路面100%原价值就地再生利用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为迎国检,烟台市公路局一改传统的铣刨摊铺模式,在山东省公路系统率先采用节能、环保的就地热再生技术对路面进行处理,在不产生任何废料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在各省的交通"十二五"规划中,国省干线公路的养护升级都是重中之重。G320是我国东西向的一条重要国道,近日,英达大型热再生机组先后在G320宜春段及萍乡段进行了大规模养护施工,以优异的施工质量、"国际领先"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专家和业主的一致认可。G320宜春段:"公路医生"治愈十年"旧疾"经过近10年的运营,G320宜春段路面出现裂缝、坑槽、沉陷、车辙、麻面等病害。其主要原因为:交通量大、超载车多。十年"旧疾",如何治理?英达"对症下药"出具治理方案:局部基层病害预处理,之后进行整体的复拌就地热再生施工。施工中,英达机组在破损路面上缓缓驶过,一条重获"健康"的新路在  相似文献   

3.
从多年的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出发,就目前国内为片面提高路面强度和抗车辙能力,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许多误区和质量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期望能对公路设计、建设和养护人员提供参考,以减少公路病害,降低养护成本,提高公路使用质量。  相似文献   

4.
胡卫国  李宇峙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4):156-159,162
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T0719—1993)方法不能很好的与路面实际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情况相符,利用现场切割试件进行车辙试验,可以检验路面铺筑的实际情况,不仅能直观反应沥青混合料级配类型和路面材料的抗车辙能力,还可以反应沥青层与下卧层之间的粘结情况。建议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应以沥青路面切块车辙试验作为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中一般添加再生剂来对老化沥青进行中再生。本文在室内通过老化沥青的再生实验和再生混合料的车辙实验及动态蠕变实验,对再生剂对于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老化沥青再生后软化点和车辙因子下降,再生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随再生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因此在进行再生混合料设计时,因严格控制再生剂的用量以保证再生混合料的高温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于道路养护,我们追求的不是暂时的平坦,而是长久的使用。长期以来,英达一直将"延长公路寿命,确保公路使用者安全、舒适、快捷"作为公司的使命。日前,江苏省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会同广东省交通集团检测中心、河南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养护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和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对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技术施工后的部分路段的路面质量现状进行了跟踪回访。在回访过程中发现,使用英达就地热再生施工后的路面,车辙、裂缝等最常见的路病的复发程度都要大大轻于同期使用传统工艺处理过的路面。很多使用了3~4年后的道路,依旧保持了相当优异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更好改善呼伦贝尔地区公路路面行车状况,文章对G301牙克石-海拉尔段进行了现场车辙调查,总结了车辙形成机理及车辙危害的表现形式,概括了该地区车辙问题的特点和相应的预防维修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有限元模拟的各种修复方式车辙修复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仁晓  高英  刘茹 《上海公路》2010,(4):23-27,38
以厂拌热再生、现场热再生、新料、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的永久变形参数为基础,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用各种修复方式修复车辙后路面的车辙发展情况,提出不同铣刨深度的最佳车辙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9.
李红英 《公路》2012,(7):285-288
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公路养护任务日益繁重,如何采取有效的路面养护手段,实现公路养护的优质高效,实现绿化环保,是“十二五”期间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方向.以鞍山森远的就地热再生施工机组的施工过程控制,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立冬以来,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进入施工“冰封期”,传统道路养护施工企业开始“冬眠”。与之不同的是,苏嘉杭高速上却一片火热:橙红色的英达就地热再生机组雄踞其上,一字排开,匀速驶过后,路面即焕然一新。这也是英达自2010年以来,第4次为苏嘉杭高速担任“医生”,治愈其车辙等路病。  相似文献   

11.
SMA混合料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叔藩 《国外公路》1999,19(1):42-46
沥青玛帝脂碎石混合料路面在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疲劳抗裂,抗水损害,抗老化,抗滑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这种路面已经在欧洲、北美得到普遍和成功的应用。文中对SMA的材料选择、配合比、施工工艺特点,以及在我国高速公路和重交通道路上应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润扬大桥的应用现状和车辙状况,介绍了就地热再生养护技术,详细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相关试验,通过对施工后路面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证明就地热再生工艺有效治理了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13.
祁临高速公路K938+880~K947+080是集重载交通、长大纵坡及夏季高温于一体的路段,该路段车辙病害严重,反复处理不能彻底改善.PR抗车辙剂可有效改善路面的车辙病害,通过在祁临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铺筑不同结构试验路,并经过1年不同断跟踪检测,试验路没有出现任何病害,表明PR抗车辙剂可以有效控制长大纵坡路段的车辙病...  相似文献   

14.
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凯  孙立军 《公路》2006,(7):18-24
车辙是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的一种破坏形式,严重影响到公路的服务质量,并且容易诱发裂缝等其他破坏。回顾了车辙预估方法发展的历程,对国内外典型的车辙预估模型进行了评述,深入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而提出了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的发展方向,为以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研究及路面设计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厂拌热再生技术,采用Superpave设计方法,对RAP掺量为30%的高掺配率再生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并利用车辙试验测试其高温性能、低温弯曲试验测试其低温性能,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其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高掺配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均满足现行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将其大规模应用在实体工程中.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排水沥青路面车辙变形规律,通过室内连续加载试验,分析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车辙变形以及路面整体结构的车辙变形。同时采用有限元模拟沥青路面高温车辙变形情况,分析多孔沥青路面上、中和下面层车辙发展规律,并结合试验段,采用路面全厚度结构连续加载试验进行排水沥青路面整体结构车辙变形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李明喜 《公路与汽运》2011,(3):95-96,117
结合驻马店市省道S219永定线汝南-正阳境二级公路中修罩面工程,研究了掺0.4%车辙王抗车辙剂的AC-16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试验和工程实践证明掺车辙王抗辙剂能够显著提高沥青砼高温抗车辙能力,并且施工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速公路匝道车辙治理,通过室内试验对SBS改性沥青、抗车辙剂、无车辙沥青路面3种技术方案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无车辙沥青路面技术具有突出的高温性能,同时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也比其他技术显著提高;结合试验段及实体工程对无车辙沥青路面技术进行应用研究,探讨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提出适宜的施工控制参数。  相似文献   

19.
  刘俊 《公路》1989,(1):18-19
目前,安徽省高、中级沥青路面已有8000多公里,其中50%以上在使用终期,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大吨位车辆的增多,交通量的增加,致使路面使用寿命缩短,每年全省约有200公里的沥青路面亟待修理,由于沥青材料短缺、资金不足等种种原因,很难及时修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为了缓和这种紧张状况,加速修复路面,提高道路服务能力,沥青路面的回收再生利用的研究,已被提到议事日程,被列为我省公路科研课题。自1981年开展这项研究以来,经过多次实验,已采用老沥青路混  相似文献   

20.
车辙是车辆长时间在公路上行驶引起的路面永久性变形,是高等级公路路面病害的最主要形式,对行车安全影响巨大。传统的人工检测车辙的方法不仅耗费人力,同时严重影响交通,已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发展的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结构光的路面车辙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首先以红外激光线扫描路面,并利用千兆网络摄像机进行拍摄。然后将拍摄的图片进行离线数字图像处理以获得车辙曲线,最终与标定值相比较形成路面车辙数据,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