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滑即防空转,空转一般发生在后轮,对于两轮摩托这不难理解.如果是三轮摩托车,两只后轮一齐打滑怎么办?现以本田独特的摇摆式三轮踏板车上的防滑差速器为例来解析这一问题.这种差速器的功能是:当主驱动轮(右后轮)陷入泥沙中打滑,和从属驱动轮(左后轮)的牵引力差值很大时,差速离合器便可将其锁住,使左右牵引力相等,从而提高通过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液压全驱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沙土作业时后轮打滑的现象,对整机作业时的受力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整机牵引力与地面附着性能不匹配。从合理分配驱动力及提高驱动轮附着性能两方面,提出了新的防滑转液压系统,为解决压路机打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伊顿差速器     
《轿车情报》2004,(10):136
布前驱动轴左右轮(或后驱动轴)之间的差速器,是确保车辆驱动轮在转弯,不对称或颠簸等路况下进行有效的差速驱动,避免驱动轮打滑的必需装备;但是,如果对驱动轮之间的差速不加限制,当车辆行驶在湿滑,泥泞,冰雪等附着力不均匀路面上时,低摩托力(甚至无摩擦力)的驱动轮将发生高速空转,进而使发动机输出扭矩无法传递至有效驱动轮最终导致空转驱动轮转速越来越高,同时有效驱动轮却因动力不足而难以驶离困境。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人在开车时都遇到过刹车甩尾或方向失效的情况。为了消除这种情况,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电子防抱死装置ABS应运而生。但ABS并不能避免起步(特别是湿滑路面)打滑,以及驱动轮在地面附着力不同时的打滑。现在有些汽车就能避免这种情况,因为它们装有ASR。 ASR就是驱动防滑系统,亦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驱动轮加速打滑的控制系统。其目的就是要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的车子在起步、急加速情况下驱动轮打滑的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保持良好的操控性及最适当的驱动力,达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5.
三菱帕杰罗和猎豹吉普后桥防滑差速器的结构与维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汽车在不良路面上的通过能力,三菱帕杰罗和猎豹吉普在后桥上安装有防滑差速器(也称摩擦片自锁差速器)。其优点是:在两驱动轮转速不等时,不需要进行人工操纵,便自动地向转速低的驱动轮多分配一些转矩,以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和操纵稳定性。结构如图1所示,三鞭帕杰罗和猎豹吉  相似文献   

6.
双轴或多轴驱动的汽车,在其轴间设有轴间差速器。一般情况下多用行星齿轮式,因这种差速器通过两半轴输出的扭矩之比基本上是定值,当遇到前、后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条件相差较大时,简单的齿轮差速器将不能保证汽车得到足够的牵引力。此时,只是附着较差的驱动轮高速滑转而汽车却不能前进。而本田CR-V轻便式小汽车的后差速器总成上装有轴间扭矩  相似文献   

7.
家用汽车与它的四个轮子作为一个整体,在没有打滑的情况下,彼此之间是遵守"同动"效应的,四轮之间的差异只在于运动快慢,即变化的转速比。差速器提供的不限制的转速差远超正常行驶需要,带来了汽车驱动轮单侧空转的弊端并无解。为了解决此种弊端,差速锁直接锁死差速器帮助车子脱困。差速锁不去解决差速器多余转速差,而是关闭差速器消除全部转速差,原理上就走错了方向,这使得它无论采取怎样的工作方式,都很难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而半开放式差速器,在差速器基础上砍掉多余的转速比,原理上这才是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ESP系统实际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与其他牵引力控制系统比较,ESP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控制从动轮。如后轮驱动汽车常出现的转向过多情况,此时后轮失控而甩尾,ESP便会刹慢外侧的前轮来稳定车子;在转向过少时,为了校正循迹方向,ESP则会刹慢内后轮,从而校正行驶方向。ESP系统包含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防侧滑系统),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  相似文献   

9.
故障现象:一辆斯太尔1291型汽车,在进行泥泞道路驾驶时,右后轮陷入泥坑后打滑空转。接通差速锁,右后轮仍空转,车辆无法驶出泥坑。  相似文献   

10.
沟通     
Q1:我对别克全新SUV昂科威非常感兴趣,听说它的四驱系统比较特别,请编辑老师介绍一下。
  上海读者:杜天宇
  A1:昂科威搭载的是适时四驱系统,提供两种不同版本供消费者选择,官方将两种四驱分别命名为“智能四驱”与“全路况智能四驱”,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左右后轮动力分配。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智能四驱主要会配备在精英版与豪华版车型上,其后桥配备一个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正常情况下以前驱为主,当系统监测到车轮打滑时,通过压紧离合器片将部分动力传递至后轮,以达到分配前后动力的目的。这套智能四驱系统的后桥限滑差速器装配在靠近左后轮的位置,在车轮不打滑时,后轮是不会获得任何动力的。由于是以前驱为主的四驱车型,如果两个前轮均处于打滑状态,车辆脱困则更多依靠车轮上的电子限滑辅助系统对车轮进行制动,从而达到脱困的效果。全路况智能四驱系统配备于旗舰版与运动旗舰版车型上,其与智能四驱系统主要区别在于它后桥上布置了两个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从前桥而来的动力可以通过两个限滑差速器按需分配给左右后轮,这样的方式无论在城市路面行驶还是在复杂路况下行驶时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以及通过性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体而言,昂科威的适时四驱系统结构并不算复杂,通过布置于后桥的多片离合器式限滑差速器达到分配后轮转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双轴或多轴驱动的汽车,在其轴间设有轴间差速器。一般情况下多用行星齿轮式,因这种差速器通过两半轴输出的扭矩之比基本上是定值,当遇到前、后驱动轮与路面之间的附着条件相差较大时,简单的齿轮差速器将不能保证汽车得到足够的牵引力。此时,只是附着较差的驱动轮高速滑转而汽车却不能前进。而本田CR-V轻便  相似文献   

12.
一、马自达323LX轿车摩擦片式差速器无法锁止故障现象一辆马自达323LX轿车行驶在泥泞的陡坡上,出现后桥一侧车轮打滑,汽车无法行驶的现象。故障分析与排除该车装置有摩擦片式差速器。它是普通锥齿轮差速器的变型,是通过增加差速器内的摩擦力来实现差速器锁止(即防滑)目的。为了增加差速器的内摩擦力,在半轴齿轮和差速器壳之间装有主从动摩擦片和推  相似文献   

13.
凌志LS400汽车采用了发动机控制和车轮制动器控制两种防滑驱动控制装置,可有效地防止驱动轮打滑,获得尽可能大的驱动力,本文分析了凌志LS400汽车的两种防滑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且对其电路控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分析驱动轮打滑与驱动轮角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种适用性更强的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计算低速牵引车的牵引能力和爬坡能力(驱动轮不打滑),列车所需最大牵引力、爬坡度,为钢厂低速牵引车的动力传动系统匹配选型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你可能会说,SUV不都是四轮驱动的吗?但很可惜,现在大部分市售的中档城市SUV。并非都是全时四轮驱动系统,而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适时四驱”。适时四驱平时只有两个轮子作驱动,没有全时四轮驱动的抓地力,因此主动安全性和操控性就会差许多。很可惜的是,这种差速器等动力传递到后轮要花费不少时间。很多时候是前轮打滑已经1秒钟甚至以上,后轮才开始动作。  相似文献   

17.
刘成 《汽车维修》2008,(9):8-11
TRC系统又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也有很多公司把它叫做ASR系统(驱动防滑系统)。TRC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在起步、加速和湿滑路面上行驶时驱动轮发生滑转。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防滑差速器的基本功用和工作原理,介绍了防滑差速器的分类情况,列出了目前国内外几种主流防滑差速器的结构和应用情况,提出了国内防滑差速器的研究方向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日产) VDC(Vehicle Dynamics Control)是日产西马牌高级轿车采用的提高行驶稳定性的系统,日产汽车公司以前采用的是驱动力控制系统(TCS)/防抱制动系统(ABS).在打滑的路面上起步或加速时驱动轮易发生空转,汽车就不能够进行充分加速,并产生翘尾现象,从而使车辆失去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黄乙  李军 《重型汽车》2001,(5):38-39
泥泞路 泥泞路是野外行车最常见的路况,其特点是路面滑、阻力大、附着力小,汽车起步时容易打滑、横滑或下陷;行驶时,方向不易控制,路面稍有倾斜容易导致方向失控;制动时,制动效能低,制动距离长,且容易产生侧滑,给行驶带来困难.因此,起步时,要根据泥泞路的情况,正确选用档位和运用油门,只要能够使汽车起步即可.切不可油门过大,以防驱动轮打滑.如果驱动轮打滑不能起步,应挂上倒档后退少许,再重新起步或直接采取防滑措施(驱动轮下垫上碎石、树枝等物),将汽车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