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近年来,沥青加铺层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混凝土加铺层之间的结构是保证加铺层结构体系正常工作的关键。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对PCC-AC层间水稳定性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学科的发展及其工程应用。因此,对路面加铺层间温度场的分布特性和变化规律及层间水稳定性进行研究,进而根据当地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路面加铺层结构在最不利条件下不致损坏,同时也有助于分析路面加铺层各种损坏形式的产生机理,确保路面的强度参数。  相似文献   

2.
呙润华  刘思铨  刘煜 《公路》2023,(5):11-18
针对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防治机理和作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的应用问题,使用有限元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和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受力特性和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在各影响因素下的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共振碎石化技术有效减小了沥青加铺层的层底应力和裂尖应力强度因子,疲劳寿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沥青加铺层的8.75倍,可满足长寿命路面的设计要求。共振碎石化后沥青加铺层的疲劳寿命随面层模量和轴载的增大而递减,随共振结构层模量的增大而先减后增,随面层厚度和车速的增大而递增。  相似文献   

3.
万希存  孔大庆 《公路》2002,(9):116-118
修建机场道面和公路路面加铺层是恢复机场道面和公路使用品质的重要形式。在荷载和自然条件的作用下,机场道面和公路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变得起伏不平,给加铺层的厚度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将统计学原理应用于机场旧道面和公路路面加铺层的厚度设计,对加铺层的厚度设计进行优化,完善了加铺层的厚度设计方法,取了良好的效果,做到了技术可靠和经济合理的统一,其基本原理对道面的刚性和柔性支设计均适用。  相似文献   

4.
以徐圩新区达标尾水排海工程为例,大直径排放管管道弯曲应力控制工况为铺管施工环节,铺管施工需要严格控制管道弯曲应力,保证管道安全。本文对浅海铺管施工管道受力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得到特定管径、管材、壁厚的管道铺设的极限水深,并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同时,介绍了铺管施工中管道应力控制的施工关键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结合桥头差异沉降后加铺修复施工实践,根据高速公路线型设计技术规范,提出桥头沉降加铺罩面设计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大风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不足的工程问题,依托德昌至会理高速工程,采用热拌温铺技术并通过延长有效压实时间来保证压实度。先介绍了大风低温环境下热拌温铺技术,后通过室内马歇尔变温击实试验、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小梁弯曲试验探究了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和路用性能,再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并对路面检测结果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低的可压实温度,同时其综合路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2)相较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为缓慢的降温速率,可获得更长的有效压实时间;3)路面检测结果显示,大风低温环境下热拌温铺沥青混合料铺筑效果良好;4)热拌温铺技术拓宽了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范围,可有效解决大风低温环境下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不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道面上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防止或延缓沥青加铺层的反射裂缝,较常用的方法是在旧水泥混凝土道面和沥青铺层之间设置防裂层或者增大加铺层厚度。  相似文献   

8.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力学分析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飞  胡光伟 《公路》2001,(12):38-40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了具有接缝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加铺层在行车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应力和位移状况,分析了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加铺层厚度在防治反射裂缝中的作用,为合理设计加铺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结合亭枫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工程,通过对原路结构和加铺后结构进行验算,采用各种措施防止反射裂缝产生。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盐岩的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对干盐湖地区公路路基填筑技术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两铺一压”和“两铺两压”2种盐岩路基压实工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布一膜复合土工布作为隔断,隔断层以下采用盐岩填筑,隔断层以上采用砂砾土填筑”的路基填筑方案经济性好,能够满足公路路基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压实工艺上,2层虚铺、2次压实的压实效果虽优,但因地基承载性差易导致基底破坏,盐岩压实推荐采用2层虚铺、1次压实控制的工艺。经过试验段检测,盐岩填料的松铺系数位于0.94~1.44之间,其中“两铺一压”路床顶松铺系数离散度小,压实效果较好。盐岩填料压实后的弯沉值满足路床顶部低于160(10-2mm)的要求,K30载荷板试验满足地基系数不低于110 MPa/m的要求,研究提出的盐岩填筑方案和压实工艺可为干盐湖集料缺乏地区路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