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2018年4月11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王瑞华一行调研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智能船舶工作。上海市国防科工办副主任伍继宏、中船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汪彦国和工信部调研员陈颖涛、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由淑敏等陪同。院长胡劲涛在院展示厅,向王瑞华等介绍了院发展历程和智能船整体规划。创新中心智能船项目部主任李鑫汇报智能船舶1.0研发情况及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工作。各方围绕智能船舶发展方向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对智能船舶后续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5月25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胡劲涛院长与南海救助局林志豪局长等一行,就大型深远海多功能综合救助船项目进行了深入技术交流。胡劲涛院长回顾了双方在8 000kW海洋救助船系列、14000kW远洋救助船系列取得的良好合作业绩,并重点介绍了上船院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期待南海救助局在新的项目上继续给予大力支持。南海救助局林志豪局长表示,上船院为我国救  相似文献   

3.
<正>2017年12月5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承办的智能船舶创新论坛吸引了150位专业听众前来聆听。论坛由上船院副院长房泉主持,9位嘉宾围绕智能船舶技术发展、船舶智能系统集成新模式、海事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及数字化转型等作主题演讲。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秘书长、上船院院长胡劲涛以《智能船舶及其关键技术》为题,介绍了智能船舶从智能互联1.0阶段发展到2.0智能物联阶段,最终实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12月1日下午,有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承办的智能船舶发展论坛暨智能示范船i-DOLPHIN船型发布会在沪召开,中船集团总经理吴强出席并致辞。院长胡劲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海洋装备信息智能管理和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邱伯华、英国劳氏船级社首席运营官  相似文献   

5.
2017年3月2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东海救助局签订新型中型海洋救助船基本设计合同.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局长肖跃华、副局长郭秀斌、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副总工孙鲁闽、上船院院长胡劲涛、副院长吕智勇等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7月22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召开上半年工作会,胡劲涛院长传达了中船集团公司2016年度上半年工作座谈会精神。院领导班子分别总结了分管工作,对下半年工作提了要求。上船院上半年设计合同额、利润均过半;对外合作、豪华邮轮研发、科技产业化、军品项目进展、提质增效、严控成本,"两金"压控、信息化和创新中心建设以及科研、质量和党建等工作都进一步加强。围绕下半年工作,胡劲涛院长强调:一是要深入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9月6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签订38 000 DWT化学品船设计合同。沪东中华总经理陈军、副总经理金燕子,上船院院长胡劲涛、副院长吕智勇等出席签约仪式。38 000 DWT化学品船兼顾营运效率与安全、节能环保,将成为同类船舶标杆。该船有40个货舱,一舱一泵,可同时载运40种货品。所有货舱均由双相不锈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4月8日,全球知名船舶专业软件芬兰NAPA公司首席执行官Juha HEIKINHEIMO先生、中国区首席代表倪波博士等一行来访。院长胡劲涛、党委书记王麟、产业发展部主任王军等与客人进行了交流。Juha HEIKINHEIMO先生向上船院介绍了装载计算机软件及能效管理软件的最新开发成果。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17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上海蓝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江南造船大厦签约,正式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开发、技术服务、资源共享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为船舶尾气减排及废液处理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法.上船院胡劲涛院长与上海蓝魂首席执行官姚皓签署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7月28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签订了4+2艘2 500 TEU集装箱船设计合同,该船船东为中谷海运集团旗下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谷海运集团董事长卢宗俊、上海船厂党委书记杜可顺、总经理钟庆华、上船院院长胡劲涛、中船租赁刘江经理等出席签约仪式。2 500 TEU集装箱船,是上船院针对内贸集装箱运输特点,为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一型国内近海航区集装箱船。总长180 m,型宽32.2 m,型深16.2 m,设计吃水  相似文献   

11.
<正>4月13日,DNV-GL全球副总裁Torgeir Sterri、中国审图中心船体稳性部主任Ivar Haaberg一行出访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研发部主任周志勇和首席专家林洁等接待。2012年,上船院开发了GREEN DOLPHIN 38 000 t节能环保新型散货船。DNV-GL与上船院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2.
<正>要集成创新,走向高端,加强战略型新产品的核心设计能力。这是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期间给出的建议。2017年4月18日,中船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张汝恩、赵小刚、陶素云、燕桦一行,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外部董事一行参观了院创新中心,观看数值水池和三维设计软件的演示。调研期间,院长胡劲涛就院历史沿革、财务状况、主要业务和产品、科技创新、"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和"十三五"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5月29日,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赴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调研指导工作。中船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南大庆参加调研。雷凡培认真听取了胡劲涛院长所做的关于上船院基本情况、主营业务产品、创新发展情况以及党建文化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上船院近年来所取得的业绩。雷凡培指出,多年来,上船院研究开发了很多有国际水准的产品,彰显了中国船舶先进的设计水平,为集团  相似文献   

14.
2017年3月6日,无锡联保中心航务军代处杨茂铎主任、解放军报驻军委后勤保障部分社孙兴维社长等一行来访,就军民融合战略协作工作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胡劲涛院长、房泉副院长等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5.
2017年12月4日,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首届成员大会在沪召开.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中船集团科技部副主任汪彦国和50多家总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设备配套企业代表出席. 大会表决通过了中国智能船舶创新联盟章程和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和秘书长人选.联盟理事长单位为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理事长单位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系统工程研究院、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级社等8家单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当选联盟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9月29日,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与某军代处签署战略协作协议。军代处杨主任、上船院胡劲涛院长出席。双方就军民融合科研攻关协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战略协作协议的签订是以坚决贯彻习主席"能打仗、打胜仗"总要求,以军委关于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战略战役部署的要求为指导,通过协议,形成战略协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义务,将进一步发挥军地双方技术、信息、科研、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23日,由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设计的1500 t深潜坐底起重工程船建造合同在广州签订。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董强,潜水打捞协会理事长宋家慧,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忠前,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院长胡劲涛等领导的见证下,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喜和黄埔文冲副总经理张俊雄签署了建造合同。该船集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风机部件船上总组、海上风机整体吊装以及风机运输、检修、维护等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超大型智能矿砂船示范应用"项目技术协议签订会在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上船院)召开。招商局能源运输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及各智能系统研发单位代表出席。"超大型智能矿砂船"是"智能船舶1.0研发专项"最重要的成果展示平台。关键智能系统技术协议的签订,明确了各智能系统的架构、功能、供货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交通领域的技术革命已悄然而至。受经济全球化进程、世界航运技术发展、海洋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航运业对船舶安全、环保、节能、经济性的要求日益严苛,由此,智能船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国内外对智能船舶技术的探索已颇有成效。现如今,我国研制的"大智"号、"明远"号和"凯征"号分别成为世界首艘智能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和油船。  相似文献   

20.
正从世界海事格局和发展轨迹来看,各海事强国大都有与其地位基本匹配的船级社,为其海洋、航运、造船等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前不久,有关中国船级(CCS)的两件事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一件是中国船级社智能船舶专家孙武代表中国代表团向参加第99届海安会的各国代表专题介绍我国在智能船舶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另一件是中国船级社"目标型散货船油船建造标准与技术研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