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6MnR焊接接头动态冲击断裂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动态冲击试验,研究16MnR焊接接头在高速冲击加载条件下的断裂韧性,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以及断口形貌.试验结果表明:随冲击速度增大,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明显下降;在动态冲击载荷作用下,试样的断裂以脆性断裂为主,焊接接头整体趋向于硬脆.对承受动态冲击载荷的焊接接头进行安全设计时,应特别重视焊接接头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断口分析与微观组织分折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Ⅳ级钢筋闪光焊接头的脆断原因,提出了改善接头性能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3.
两种焊接工艺下过共析钢轨接头的冲击磨损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闪光焊、铝热焊两种焊接工艺下过共析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损伤演变行为以及性能差异,在自制的冲击磨损试验机上对过共析钢轨焊缝、热影响区软化部位及母材进行了不同冲击次数下的模拟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次数的增加,钢轨焊接接头的冲击磨损均经历着塑性变形、点蚀破坏和疲劳剥落的过程,冲击损伤是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焊接工艺导致的接头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差异,热影响区软化部位冲击时塑性变形最严重,磨损体积和磨损率最大,抗冲击性能最差;由于对闪光焊焊接接头进行了焊后正火热处理,其组织结构及抗冲击性能明显优于铝热焊;硬度对焊接接头的抗冲击性能有显著影响,硬度越高,抗冲击性能越好,疲劳剥落出现的时间越晚.   相似文献   

4.
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的组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存在氧化物夹杂及不良组织形态,是接头的薄弱区域,经焊后热处理,焊缝组织以改善,但接头硬度峰值明显削减,硬度分布趋于均匀。  相似文献   

5.
通过显微硬度试验、室温冲击试验和冲击试样显微断口形貌分析,对空冷和退火两种处理的S355J2W钢焊接接头进行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退火工艺可以降低焊接接头的硬度,消除其残余应力,使焊接接头的组织分布更加均匀,提高焊接接头各微区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显微技术对钴铬钨合金堆焊接头进行了组织和断口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由钴基固溶体和碳化物构成,在常温冲击下呈准解理断裂。低碳钢上直接堆焊和加不锈钢过渡层焊接头的熔合区,组织主要是钴基固溶体,在冲击作用下出现韧性断裂,但前者熔合线出现脆硬组织,后者熔合区与堆焊层间有剥离现象,这些均不利于接头的结合。然而前者的熔合线组织是可改善的,因此在低碳钢上直接堆焊钴铬钨合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辙叉用贝氏体合金钢与钢轨钢闪光对焊接头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拉伸、冲击、硬度以及扫描电镜(SEM)分析等试验对U71Mn钢轨钢与辙叉用合金贝氏体钢闪光对焊接头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贝氏体合金钢与U71Mn钢轨钢闪光对焊接头硬度分布为:合金钢侧较均匀,钢轨钢侧热影响区硬度高于母材.接头的拉伸性能与U71Mn钢轨钢母材相同,其拉伸和冲击性能均达到了铁道部有关标准要求.这说明贝氏体合金钢与U71Mn钢轨钢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结构钢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小型板状试样,在77-273K进行了系列温度小型穿孔试验,测定了断裂吸收功-温度曲线及韧脆转变温度,并与常规冲击试验中的韧脆墨迹温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通过微观组织分析、硬度试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退火工艺对S355J2W钢焊接接头组织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焊后热处理,接头组织中的贝氏体、珠光体及焊缝面层侧板条铁素体间的M-A组元分解,550℃×3 h的焊后热处理组织分解较为完全;焊接接头各部位的硬度均有所下降,较长保温时间硬度值降低更为明显;焊接接头各部位冲击功均明显提高,550℃×0.5 h的焊后热处理对冲击韧性的改善更为明显.焊态和焊后热处理态,拉伸试验样本均断裂在邻近热影响区的母材处,弯曲试验样本焊缝均呈现了良好的塑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三种不同焊接工艺焊接的汽车空调机活塞球杆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并对其显微硬度分布进行了测定,探讨了焊接工艺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