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刘勇 《驾驶园》2009,(10):72-75
无轨电车是一种使用电力发动,在道路上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共交通车辆,它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我国在20世纪初引入无轨电车,1914年上海的英商最先在租界内用其营运。目前,国内仍在使用无轨电车营运的城市已经不多.除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还常见外,无轨电车已经在许多城市难觅踪迹。弃用无轨电车的城市大多认为其存在复杂的技术及运作问题,投资成本高,也有人认为架空电缆有碍观瞻,但它的环保优势不能忽视,跟普通的公共汽车相比,无轨电车本身不会排放废气.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全球能源紧张.油价一天比一天高.如何节油驾驶已经成为广大驾驶员关注的焦点。汽车驾驶能否省油跟驾驶员的操作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实验表明.不同水平的驾驶在相同使用条件下驾驶相同的汽车。其燃油的消耗差可达百分之四十。由此可见提高驾驶员操作技能对省油是多么的重要!下面我介绍一些在驾驶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省油经验跟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3.
在特殊条件下。影响柴油车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但对汽车驾驶员来讲,主要是驾驶操作是否正确等方面的因素。直接影响柴油车的使朋寿命。下面结合使用经验。谈一谈在特殊条件下延长柴油车的使用寿命。 一、特殊条件下的正确驾驶  相似文献   

4.
次任务驾驶已成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驾驶过程中,次任务操作会在不同程度上占用驾驶人的视觉资源、认知资源和动作资源,分散驾驶人注意力,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对次任务驾驶安全性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从移动电话使用、音乐、调控车载设备、喝水抽烟及吃东西等4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次任务驾驶安全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次任务驾驶安全性评价模型研究进展,概括了次任务驾驶对驾驶安全性影响研究手段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我国驾驶次任务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宋骁汉 《驾驶园》2013,(12):80-81
无轨电车是一种使用电机驱动,在道路上不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交客车,即“有线电动客车”。无线电车使用的电力,是通过架空电缆,经车顶上的集电杆取得。无线电车使用的橡胶轮胎是绝缘体,不像有轨电车可使用路轨形成回路;故此需要使用一对架空电缆及集电杆。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中,年轻驾驶人的接管反应特性,分析视觉次任务(3×3箭头次任务和4×4箭头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TTC为5 s和7 s)对不同接管时间的影响,基于驾驶仿真平台,设计了包含不同的视觉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的自动驾驶接管场景,针对29名年轻驾驶人进行模拟驾驶试验。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来研究不同次任务与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的影响,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来分析不同接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次任务相比,次任务会显著增加接管时间;不同的次任务对接管时间无影响,次任务与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无交互作用;与前方无障碍物时的接管相比,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会显著减少接管反应时间;在驾驶人执行次任务的情况下,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转向反应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无影响;在前方有障碍物的接管中,驾驶人更倾向于采用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来回避风险,且驾驶人接管回避操作中直接转向和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的比例相同;接管反应时间与制动反应时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疲劳驾驶判别是危险驾驶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驾驶判别更加直接.文中选取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指标作为研究对象,结合不同道路线形分析疲劳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获得能在相应的道路条件下显著反映疲劳驾驶的驾驶行为指标.使用ROC曲线方法分别确定不同道路线形下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判别疲劳驾驶的阈值.根据各个驾驶行为指标及阈值,建立疲劳驾驶综合判别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说明基于驾驶行为指标进行疲劳驾驶判别考虑不同道路线形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疲劳状态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不同道路线形上表现不同,基于ROC曲线的疲劳驾驶判别方法可应用于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检测,不同道路线形下平均识别率达75%,平均误判率为16.5%.  相似文献   

8.
靳建平 《实用汽车技术》2004,(11):i009-i009
汽车驾驶操作是影响燃油消耗的重要因素。据资料介绍,在相同车辆,同样运行条件的情况下.由于驾驶操作技术水平的不同,油耗可以相差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汽车节能减排是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汽车节能驾驶主要原理为依据,从车辆驾驶具体操作、车辆维护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良驾驶操作对车辆燃油消耗的影响,并从节能驾驶操作、车辆维护等方面提出对策,以实现高校汽车燃油消耗量的降低,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总结柴油车驾驶节油操作模式,对发动机起动升温、汽车起步、换档变速、离合器使用、油门控制以及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了不同操作方法时的油耗对比试验,并就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是一位宾利Arnage的车主,时间久了,你或许会厌倦它的舒适性,到时候很有可能会对兰博基尼Murcielago的极致运动特性所向往。对于那些财力雄厚的消费者而言,两种风格的转变并不困难,然而对于普通的消费者而言,为了满足自己不同驾驶风格的向往,则需要付出很大的金钱代价。出于这方面的考虑,皆在为消费者提供不同风格的驾驶模式,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针对驾驶模式的选项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与手动变速器汽车相比,自动变速器汽车的驾驶操作变得非常简单,不仅大大降低了驾驶者的体力消耗,而且使驾车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但在实际使用中,有些车主对自动变速器汽车的一些特殊使用方法掌握得不够全面,或者是只知其表,不知其里。还有一些人误认为汽车的档次越高,其驾驶操作越简单,只要控制好方向盘,会踩制动、会踩油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3.
将驾驶模拟器作为试验平台分析使用手机对驾驶的影响,有40名驾驶员参与了多阶段的试验,利用统计数据对不同通讯方式下完成的不同驾驶任务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初步结论:带有干扰性的手机通话最有可能引发道路交通事故,而免提可以起到轻微的改善作用,不能有效改善负面影响;使用手机同时完成双重任务的干扰性远比单一任务的干扰性影响大;男性使用手机对于驾驶安全性影响比对女性大。以试验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建立了使用手机对驾驶的可靠度模型,综合分析验证了使用手机对于车辆驾驶影响的初步结论。进一步为基于模型的驾驶可靠度进行分级,得到结论:使用手机对驾驶可靠度影响显著,干扰对话对驾驶可靠度影响更加显著;任何形式的通话都会使可靠度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废气涡轮增压器在重型汽车发动机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装备增压器的汽车在驾驶操作方面与没有装备增压器的汽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初开这种汽车的驾驶员,如果未掌握其操作要领,很容易造成增压器的损坏。下面介绍装备废气涡轮增压器汽车的驾驶操作要领。  相似文献   

15.
从驾驶数据中提取驾驶行为基元是实现驾驶行为高效准确分析的重要前提。为了更好地理解驾驶行为,使驾驶行为基元能够体现不同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差异,考虑驾驶行为产生时所受驾驶人的主观约束,提出基于多类型变量空间的驾驶行为基元提取方法。使用驾驶行为原始变量反映车辆运行状态和驾驶操作,将所选择的原始变量定义为基础变量集;使用基础变量构造能够反映驾驶人对车辆运行状态主观期望的变量,并将其定义为构造变量集。利用基础变量集和构造变量集生成多类型变量空间,使用贝叶斯凝聚型序列分割算法分割数据以提取驾驶行为基元。针对多类型变量空间自调节问题,提出基于分割质量优选滑窗尺寸的方法,使多类型变量空间能够自适应不同数据集的数值特性,确保基元提取的准确度。对所得基元进行特征构造和提取,利用高斯混合聚类算法对直行和弯道路段的行为基元分别进行聚类,并通过分析各类基元的统计特征得到基元的语义描述。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基元提取和语义解释的准确性,以及多类型变量空间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取的驾驶行为基元具有多角度语义,不仅能够反映车辆运行状态和驾驶操作,而且能够体现驾驶人对车辆操纵决策的主观期望,有利于从因果角度更全面地...  相似文献   

16.
以驾驶模拟器为实验平台,分析使用手机对驾驶可靠度的影响.通过40名驾驶人参与模拟驾驶实验,统计比较不同通话方式下完成的不同驾驶任务,建立使用手机条件下的驾驶人可靠度模型.研究发现:频繁的多次通话后的可靠度将比长时通话的可靠度更低,频繁通话具有较高危险性;可靠度的极限值出现在驾驶人多重失误的情况下,使用手机同时完成双重任务的干扰性远比单一任务大.  相似文献   

17.
车辆驾驶员驾驶风格对于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有重要的影响。文章就基于车辆行驶数据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了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基本流程,接着论述不同学者在驾驶风格识别方面使用的算法模型,包括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随机森林模型算法,然后基于实际车辆行驶数据,利用不同驾驶风格识别模型对其进行实现分析,最后对驾驶员驾驶风格识别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连续驾驶时间对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连续驾驶时间对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的影响,并合理安排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在分析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心理学测试方法测试并分析不同连续驾驶时间下驾驶特性测评指标及其变化规律,建立了连续驾驶时间与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各测评指标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驾驶员一次连续驾驶时间不宜超过3.5 h.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或修订有关驾驶时间法规条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驾驶人是"人-车-路"闭环系统中的核心。近年来,研发人性化、个性化的汽车驾驶辅助系统逐渐成为行业热点。为了更加透彻地理解弯道驾驶行为特性,为弯道驾驶辅助系统提供功效评估与优化,提出了一种考虑肌电信号的驾驶人弯道行驶过程操纵行为分析方法。招募12名驾驶人在试验场标准路面上进行实车试验,其中包含6名专业试车师与6名普通驾驶人,要求驾驶人分别以30,40,50 km·h-1的不同初速度驶入U形弯道并自由驾驶。试验过程中记录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数据和车辆运动状态数据,分析转弯行驶车辆侧向运动对不同驾驶能力的驾驶人生理体验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探讨不同类型驾驶人在不同入弯速度条件下颈部肌电信号与侧向加速度的关联差异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专业驾驶人和普通驾驶人颈部肌电特征值存在显著差异,专业驾驶人颈部肌电信号特征与车辆侧向加速度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随着驾驶任务难度的增加,驾驶能力好的驾驶人能够较好地适应任务的变化,在进行纵侧向耦合操纵时能够较好地协调身体生理反应与车辆侧向运动保持较好的关联特性。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并完善驾驶体验评价方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可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功能设计与智能汽车行驶性能的用户体验测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驾驶员的驾驶操作技巧对汽车煤油消耗有很大影响,文中概括了柴油车节油驾驶操作技术要点及使用经验,以发挥柴油车的节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