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沈丹客专终端站—丹东站的雨棚区接触网平面布置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软横跨方案、无柱雨棚下垂吊柱安装腕臂方案、5 m线间立柱方案及5.5 m线间立柱方案的设计原理、施工技术指标等,分析了相应布置方案的优、缺点,并同时给出各方案相应投资情况。通过方案比选最终得出采用5 m线间立柱方案的结论,为后续类似景观要求较高的车站接触网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朱鹏飞 《电气化铁道》2018,(3):36-38,41
对接触网刚性悬挂平面布置软件进行研发设计,以VS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C++编程语言进行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MFC应用程序开发,并引入了ADO接口的ACCESS数据库。该软件实现了接触网刚性悬挂设计的自动计算、图像输出、人机交互、数据库等功能,提高了设计效率,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设计中,为实现快速标准化的绘图,基于AutoCAD二次开发技术设计一款城市轨道交通刚性接触网辅助绘图软件。软件以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采用ObjectARX开发环境进行编程。归纳了刚性接触网锚段形式并建立标准锚段数据库,辅助绘图软件通过Excel COM组件调用数据库内预存的悬挂点坐标,实现刚性接触网参数化和标准化地绘制。研究成果及所开发的软件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了绘图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石家庄客站为例,分析了大型客站的供电方案;从景观设计、道岔布置、多支悬挂、分离设计和悬挂安装5个方面论述了接触网平面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叙述了接触网和雨棚、高架候车区域、排水沟、综合管线接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以曹庄动车运用所为例,分析了大型动车运用所的供电方案;从景观设计、道岔布置、悬挂安装3个方面论述了接触网平面布置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叙述了接触网与检查库、洗涮库、临修库及镟轮库、踏面诊断棚、站场排水沟、综合管沟接口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新线引入既有枢纽或车站接触网改造工程中,往往遇到土建施工困难、影响行车组织以及工程投资较大等难题,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及工期.本文总结了新线引入时接触网改造与土建相关的系列技术难点,基于常规方案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方案优化的主要原则、策略及步骤,形成安全可靠、科学合理、经济及社会效益更优的方案.同时,结合昌赣客专引入南昌西枢纽工程,分别从牵引供电分段和接触网平面布置两个策略方向提出优化方案,为新线引入既有接触网工程改造施工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30日,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发的“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平面布置软件”通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公司的评审。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接触网检修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思路、基本结构和功能,及其在实际运用中所体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接触力测量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接触力测量装置用来带电检测接触网试验车在运行中接触导线和受电弓之间接触力的变化特性。介绍了自行研制的接触力测量装置的设计特点和工作原理,在受电弓上安装传感器,通过光纤隔离高低压设备,把信号传送到低压侧记录。室内试验已满足设计要求,正向实用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国外有关资料的研读,概要介绍和分析了道岔区接触网辅助三线关节式定位布置的基本原理,并通过与常规定位方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用于高速客运专线的辅助三线关节式定位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站场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总结日本、德国等国家高速铁路建设、运输组织模式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高速铁路的前期研究和设计情况,对现阶段尚未开展深入研究的几高速铁路站场问题,如高速线与既有线车站的衔接方式、高速铁路宜采用的运行模式、高速站标准平面布置图形及其适应范围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对京沪高速铁路站场设计进行了针对有关问题的归纳总结,可供在今后高速铁路的研究和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接触网设计分为站场和区间设计,而站场设计时线路错综复杂,比起区间设计更加困难.针对站场设计规则和接触网设计数据驱动约束,研究站场接触网数据驱动技术、线路识别关键技术,在.NET平台上用ObjectARX开发包进行二次开发,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接触网设计,解决线路识别、支柱布置、支柱对称、数据存储等关键问题.设计人员只需要简单的操作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以往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设计结果满足实际需求,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三维技术在接触网可视化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和应用特点。利用三维设计技术,构建多专业的接触网三维数字模型,设计人员在可视化环境中进行设计和虚拟建造工作,进行绝缘碰撞检测,自动出图等应用。使用三维技术进行接触网设计,打破了传统二维设计的模式,实现设计的可视化、地理信息数字化,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出图性等特点,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杜麾 《电气化铁道》2012,23(1):32-35
针对国内已开通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无交分道岔在施工及运营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非标定位形式的无交分道岔参数设置在设计、施工及运营实际中缺少技术标准规范支持,结合铁道部专家组、设计、施工运营单位的会议研讨结果,对高速铁路接触网18”无交分道岔定位参数设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京广线2起接触网断线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软横跨处接触悬挂非工作支悬吊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结合哈大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7.
3牵引接触网系统和架空接触网设计本章共分5节,第1节介绍了牵引接触网系统和架空接触网设计的各种术语,其中包括接触网类型、基本特性、线和绞线及其类型;第2节介绍了简单悬挂接触网(无轨电车型接触网)、弹性简单悬挂接触网、链形悬挂接触网、水平链形悬挂架空接触网;第3节介绍了接触轨,包括第三轨设备、接触轨类型、接触轨设施的施工和运行;第4节介绍了架空接触轨设施,第5节所列参考文献达23篇。本章附有31张图和3张表。附图介绍了用于电气化铁道的接触网类型;接触线及绞线截面;无轨电车架空接触网的垂式悬挂、拉线悬挂;弹性支持装置;在支…  相似文献   

18.
浅谈城市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合深圳地铁设计 ,浅谈城市地铁车辆段总平面布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神朔铁路神木北电力机务段设计实例的追溯,从机务设备的分布、性质及规模;机车交路、检修工艺的确定;地形、地貌的利用及线群布置;检修工厂组合、段内综合管线设计等诸多方面阐明了机务设备工艺设计中机务段总平面布置的主要设计原则、设计步骤、设计思路与技巧;总结了总平面布置设计中可能经常涉及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重点需要解决及把握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传统的铁路机务、车辆设计专业在今后国铁机务、车辆、动车段(所)以及城轨铁路车辆段工艺设计中的相互通融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弓网故障分析浅谈接触网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电气化铁路弓网故障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在接触网设计中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减少弓网故障的措施和建议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