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索性地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预应力损失问题,设计制作了4根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简支试验梁,对其进行了位移等幅疲劳试验.通过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的跨中预压区埋置应变传感器,测量疲劳试验过程中混凝土的应变变化量,确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疲劳预应力损失量.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动荷载作用下会发生疲劳预应力损失;疲劳预应力损失主要发生在动荷载作用的初始阶段;疲劳预应力损失与疲劳循环次数基本符合指数函数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有益于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
预应力混凝土梁自振频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根无粘结预应力梁和3根有粘结预应力梁的动力试验,分级施加预应力和外荷载,在不同预应力和外荷载下分别对其前2阶频率进行测试,寻找其自振频率与力筋中预应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损失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结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T梁是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最常见的预制构件,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定量地了解该类构件的预应力损失对施工质量控制有指导意义。以30 m T梁为例,根据规范的相关公式计算预应力损失,并对影响预应力损失的因素进行定量讨论。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一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的试验研究.通过8根T型截面简支梁静力加载试验,其中6根施加体外预应力和2根不加预应力.主要分析预应力筋、不同转向结构个数、张拉方式和力筋形式对T型截面简支梁挠度的影响.记录各梁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和挠度变形的全部过程.试验结果表明体外预应力筋能提高梁的承载能力,有效阻止裂缝的开展,控制梁的变形,体外预应力能有效地减少梁的挠度,并且不同的转向结构个数、张拉方式和力筋形式都对梁挠度变形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樊文林 《国外公路》1995,15(5):45-48
文中讨论了预应力和部分顾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预应力损失。讨论范围为:部分预应力比率从0 ̄1.0,混凝土强度从41 ̄69MPa。另外,还论述了预应力钢材的类型和强度对应力损失的影响。这里所建议的公式可用于实际设计,并可取代现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4根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试验,分别对其开裂荷载、破坏荷载、控制截面应力、裂缝与变形进行了测试,对比了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差异。从试验结果来看,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挠度、应变实测数据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跨中截面体内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体内应变变化规律吻合较好。跨中截面钢筋应变与混凝土应变测试结果表明,缓粘结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应变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测值相对较大。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实际开裂荷载、破坏荷载大于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6%、10%,矩形、T形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破坏荷载实测值较普通预应力混凝土梁偏大4%、3%。缓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裂缝宽度实测值较普通混凝土梁相对较小,表明缓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之间具有足够的粘结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某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时对腹板竖向预应力损失进行的实桥测试,对不同长度箱梁竖向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并与规范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改进建议,为同类桥梁今后的竖向预应力设计和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15根单调荷载和11根低周复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了影响无粘结梁变形及延性的主要因素;预应力艋配筋率,非预应力筋配筋率,跨高比、荷载作用方.工资地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对无粘结梁跨中最大挠度的影响,用无粘结配筋指标和综合配筋指标之比η和换算配筋率αpρ这两个参数来反映,并且采用与国内有关规范相一致的直接双直线法,在单调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基础上,建立了任意荷载作用下的无粘结部分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梁变形计算公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受拉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和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减小;随着受压区非预应力筋配筋率的增大,梁的延性逐渐增大;荷载作用方式对梁的延性有一定影响;跨高比对延性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位移延性比与综合配筋指标的关系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30m预应力混凝土实箱梁承载力试验及梁体外表所产生的现象分析,为广大桥梁工作者提供实梁破坏的直观印象,使其了解梁体从开始工作到完全破坏要经过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工作载荷的大小、所表现出的力学性能、梁体外表产生什么样的现象、最终能承受多大的荷载等。  相似文献   

10.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包括体外预应力加固普通混凝土梁、全预应力混凝土梁和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是一项有效的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技术,施加适当体外预应力能显著提高构件的抗弯极限强度,有效控制超载引起的受弯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发展,延长混凝土受弯构件在重复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梁体开裂后抗弯刚度变化规律,通过6片1∶5模型试验梁的开裂试验,系统分析了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在单调加载和重复加载方式下的跨中挠度及抗弯刚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梁体抗弯刚度变化与加载方式有关,重复加载条件下梁体极限承载力明显小于一次单调加载情况.在将试验数据与现行规范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现行规范规定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开裂后的抗弯刚度下降规律考虑不足,无法满足在役桥梁的技术状态评估需求,并通过引入跨中弯矩修正系数的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抗弯刚度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2.
重复荷载作用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裂缝开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预应力混凝土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in-fibre-reinforced-polymers)预施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已用于实际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梁的静态破坏形态几乎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静态破坏形态相同。不仅静定结构,而且超静定结构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施加预应力。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工程,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早期变形和应力试验.试验选取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土梁4片,精密水准仪测量梁的变形,用内埋式钢弦传感器结合应变片进行应变测量.试验表明初始张拉时,梁的弹性变形接近理论计算值; 30 d总的变形为初始弹性变形值的1.5~1.8倍;适当延长加载龄期可以减小徐变变形;梁内应力随时间有所增加,边梁增加幅度大于中梁,但整体而言,增幅不大.  相似文献   

15.
依据一座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连续梁桥进行的模型试验梁接缝静力与疲劳试验研究表明:A类PPC构件在静载作用下接缝处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折减约0.5~0.6;疲劳可能使接缝处混凝土开裂,但裂缝宽度不大,约0.1mm。  相似文献   

16.
杜进生  汪晶  赵益鹏  刘士林 《公路》2008,(9):232-236
;进行了4根编号分别为B1、B2、B3和B4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受力全过程的试验研究.其中B1、B3和B4梁的体外预应力筋为碳纤维筋,B2梁的体外预应力筋为带塑料套管的无粘结钢绞线.全部试验梁采用三分点加载方式.试验表明,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跨中荷载一挠度曲线呈现为三折线的形状,分别以受拉区混凝土开裂、梁内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屈服及混凝土压碎为特征点.试验还表明,无论是钢绞线体外筋还是CFRP体外筋,从开始加载到构件破坏的过程中,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与跨中挠度基本呈直线关系.这些现象均与相应的体内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现象一致.试验结果为建立统一的既适用于体外预应力钢筋又适用于体外预应力CFRP筋的极限应力计算方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重复荷载作用下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8片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在重复荷载作用下斜向裂缝、箍筋应力的发展机理及试验梁的破坏现象,研究了抗剪强度随疲劳次数的误差规律,提出了箍筋强度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并对影响箍筋应力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箍筋应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用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carbin-fibre-reinforced-polymers)预施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梁已用于实际工程.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梁的静态破坏形态几乎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的静态破坏形态相同.不仅静定结构,而且超静定结构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施加预应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重力加载系统,模拟预应力混凝土板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对试验板梁的应力、应变、挠度和裂缝进行理论计算,通过理论值与实测结果的对比分析,评价试验板梁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双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4根双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的试验,验证了预压钢筋的有效性。在梁端锚固用梁间开洞锚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立足于国产材料和设备的新型固体系,大大减少了传力锚固的反拱值。对传力锚固前后洞口局部的混凝土应力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提出了预拉钢筋对减小预压过程中较大的局部拉应力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