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牛 《汽车驾驶员》2003,(12):48-48
王小丫喜欢车!虽然目前她开的“富康”还不是自己理想中的爱车.但这并不妨碍她喜欢开车。小丫觉得作为代步工具“富康”挺好的.它视线比较开阔.开着感觉挺滑溜挺流畅她认为汽车是实用品,只要能代步、省油、安全性能不错.没有什么污染就可以。  相似文献   

2.
刘越 《汽车与运动》2010,(11):88-89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这么一句广为人知的顺口溜不只是笑笑而已,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一个道理。干自己喜欢的事就是幸福!同样,开自己喜欢的车也是一种幸福。  相似文献   

3.
徐雨 《汽车杂志》2006,(2):162-162
快到春节了.很多人喜欢开着自己心爱的轿车带着自己的家人回家或者出游.但是面对即将到来的长途驾驶,除了心理上准备好.你有没有给爱车也好好检查一次呢?这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其实平时要开车出去这些检查也是必要的.那该注意检查那些呢?这期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Lucy是美国人,有拉T血统,喜欢跟着欢快的拉丁节奏舞动。“我太喜欢中国,我喜欢中国人。”Lucy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  相似文献   

5.
儿子的车神     
庄佑存是壳牌“与舒马赫共驾”活动的深圳站冠军,11月就可以到意大利体验法拉利和车神舒马赫的魅力了。他还记得.参加比赛前告诉儿子Wells,“我要去上海开赛车,如果赢了就可以去意大利开法拉利了。”儿子兴奋地直说“你一定要拿第一!”要知道,Wells最喜欢的就是法拉利了。现在他正想着到时候是不是可以问舒马赫多拿几个签名,起码一个留给自己,一个送给儿子。  相似文献   

6.
身土不二     
偶有机会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身土不二.谁知道是什么意思?”一个同学的突然发问.让大家静静地思考了几秒钟,然后都不约而同地摇头。经过那位同学的解释我们才知道:”身土不二”并不是汉语成语,它是韩语借用汉字组成的词语.有韩语发音,译成汉语可以理解为“养育自己的土地上生长的东西.最适合自己的身体”。这是韩国农协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口号,目的是号召国民消费本国的农产品。几十年持之以恒地灌输,“身土不二”已经成为韩国人强烈的国货意识。  相似文献   

7.
定义征服     
有一个团队,喜欢组织台球、羽毛球、足球等竞赛,也玩CS小分队,还经常出去钓鱼,但他们最大的爱好还是呼朋唤友跋山涉水开车去越野,你知道这是什么组织吗?恭喜你答对了!没错,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切大队”。作为奖励,下面就给你讲一段“切大队”队员常维强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8.
JEEP系列     
《汽车杂志》2005,(5):194-194
Q:编辑们:你们好!我是贵刊忠实的读者。我非常喜欢这要书,每期都有我喜欢的车.我很喜欢书中jeep车的图片和介绍.不知什么时候就爱上了jeep车系列,希望编辑们可以帮我一个忙,介绍给我一本会为jeep车发展历程和各阶段jeep车型经典的图片的书。谢谢!  相似文献   

9.
邬永生  马欣 《汽车导购》2006,(12):56-59
当“坐奔驰,开宝马”成为一种套话而时常挂在我们嘴边以表达对两大汽车品牌传统印象的时候,我们从未怀疑过这六个字的准确性。直到现在“开宝马”仍然是很多爱车人士梦寐以求的愿望。宝马牵手华晨后,让更多的中国人圆了自己的宝马梦,而华晨宝马的市场销量也在人们圆梦的同时保持着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比较传统的后排观念给华赈宝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仅需要宝马车超凡的操控性能,后排的乘坐也要达到一种应有的高贵与享受。于是,专门为中国人量身打造的宝马5系加长版车型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或许是中国人从“开宝马”到“坐宝马”观念转变的一个开始。  相似文献   

10.
就像女人讨厌“撞衫”(在路上遇到和自己穿一样衣服的人),许多车主也不喜欢自己的爱车“撞车”,也就是看到和自己爱车一模一样的车子,但要解决这种问题。除非你是开售价可买好几栋房子的劳斯莱斯,不然一般大众化车型就是夏季里的布拉吉(连身洋装),满街都有女士穿。还好,我们可以透过很简单的方式来让车辆变得与众不同,例如这三部福特福克斯,在施工者创意设计的车身装饰贴纸,以及大包尾翼等改装品的画龙点睛下,确实让车子从内到外都展现独一无二的风格!  相似文献   

11.
听友人给我讲了这么一个事例:说是有一位司机开车极其不喜欢系安全带,为此吃了不少单子。总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乎,这位仁兄居然别出心裁地在自己的衣服上画了一条“安全带”,颜色调配地恰到好处,宽度、位置也是被设计地天衣无缝,几乎到达了以假乱真的境界!这样一来,居然再没有被处罚过……这位友人把这个事例是以“笑话”的名义讲给我听的。可是我听了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相似文献   

12.
车贵远 《汽车杂志》2005,(11):237-237
我的玩车经历 我是汽车运动狂热爱好者,喜欢开快车,为此,便有了一个充满了速度感的网名:疾风之男。读书时,玩的是摩托车,各种各样的都玩过,喜欢高速时人车合一的感觉。工作后,先是觉得马力越大越好,就买了旧款广州雅阁3.0V6,结果发现这辆车加速是很快,可因为悬挂偏软,所以在高速入弯时车子倾侧得厉害。后来换了素有拉力之王美誉的赛纳,但2.0的排量自己感觉又小了些,且在开了一个月后让朋友在高速公路上出意外撞毁了,所以就决定寻求另外一款“跑车”。  相似文献   

13.
逸性飘飞     
“我是09年才学的车,之前没开过其他车,只是凭着感觉,在网上对比时选中了轩逸。到了4S店看到实车,第一眼就认定了,喜欢得不得了,可以说无条件喜欢!最后全家一致通过!”袁国爱如此描述选择东风日产轩逸的经过。驾照刚拿下来不到一个月,袁女士就为自己选了一辆白色东风日产轩逸。新手加新车,好玩的故事着实不少。  相似文献   

14.
Alan 《摩托车信息》2011,(11):116-117
银钢摩托“梦想之旅”2011大型穿越中国活动,历时104天,行程3万公里.是迄今为止民族品牌摩托车历时最久、行程最长、自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大的穿越中国活动,是中国摩旅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活动。这次穿越活动中,36位“梦想骑士”经历种种艰险,克服万难.在穿越的路上留下了汗水、泪水、欢笑……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之旅”!现在让我们走近他们,与他们一起再次回味此次穿越活动中的故事和感受吧!  相似文献   

15.
生命,需要敬畏与尊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一个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10万同胞的生命葬送于我们自己的车轮之下,这血淋淋的数字不能不叫我们感到震惊。“中国人真是不怕死啊!”这是一位老外目睹了中国的交通现状后发出的感慨,相信许多国人也会有同感。学生在马路上出早操,骑车人在汽车之间窜来窜去,开飞车、行人翻越隔  相似文献   

16.
《世界汽车》2013,(11):12-12
突然发现.“土豪”这两个字一夜之间便流行起来,看见的、听见的.只要和金色沾边的几乎都被划归“土豪”行列了。点开一个著名的汽车网站,本想为本期卷首语找点儿写作灵感.没想到该网站的头条居然是“土豪车推荐“——真是令人无语。抖落满身鸡皮疙瘩的同时,不禁疑惑,是自己落伍了吗?  相似文献   

17.
May 《汽车杂志》2006,(2):206-207
来自美国品牌固特异,也许是源于美国文化的缘故.它给中国用家的印象如同某些美国车:是“耐用的”和“安全的”.但不怎么注重操控性与舒适性。固特异上月发布的新品——Excellence系列轮胎.试图告诉中国用家;固特异其实也可以做到安全,操控与舒适三功能合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车时代》2010,(1):14-14
车时代的编辑,你们好! 各位编辑们,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特别喜欢《车时代》关于“越野”的栏目。我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最近想买车,希望各位老师给出出主意,我的需求是越野车,本人倒不是很注重实用性,因为这车基本上也就我一个人开,但有一点就是,在冰雪路面情况下这辆车要好使,  相似文献   

19.
也许爱车是男人的天性吧,拥有一部(或几部)车是所有男人的梦想!为了早日实现这个梦想,我很早就学了车,之后便不断地借助工作的机会尝试驾驶各种各样的车子,从VOLV0的S80到夏利、桑塔纳,但是不管开什么车,毕竟不是自己的,所以总觉得没有归属戚。这期间也一直打算买车,不过也许是性格的原因.我不愿意为了代步而随便买一辆什么车,虽然自己并不是“款”级人物,但对于买车这个问题,我始终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F1零距离     
向荣 《汽车杂志》2004,(6):116-119
“每一个间谍都是王子”.这是一本书的名字:“每一个F1车手都是王子”.这是我以前一篇文章的标题,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间谍,但是却只有20多个F1车手!所以不要奇怪每一个F1车手——哪怕是那些从来没有登上过领奖台的——总是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现在我也是开过真正F1的人了,虽然我只开了一圈,而且基本上能开第二圈的机会已经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