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Leonhard  R【德】  Parche  M  Avila  CA  KrauB  J  Bosenau  B  范明强 《国外内燃机》2010,(2):22-25
成功开发商用车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关键在于把握住高负荷运转工况,为此,Bosch公司开发了一种喷油特性曲线形状可变的共轨喷射系统,其中,第2个电磁阀激活集成在喷油器中的1个增压装置,通过优化电磁阀喷油嘴针阀控制时间的偏差,可使喷油开始时的喷油速率减半,从而限制氮氧化物的形成,这样有可能使发动机制造商在达到废气排放法规限值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燃油耗和发动机在空气系统方面的费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总体设计原则;对WD615增压柴油机进气系统及燃烧系统进行了改进;确定了采用缸外预混合稀薄混合气燃烧模式以及前馈控制与闭环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式;设计了电控多点顺序喷射燃料供给系统。  相似文献   

3.
国外铁路牵引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国际上是否采用电喷技术已经成为衡量柴油机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北美的新型大功率内燃机车柴油机和欧洲的新型内燃动车用轻型柴油机大部分安装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叙述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分类、原理、特点和在铁路牵引用柴油机上的应用概况;介绍了德国Bosch公司、MTU公司,美国Cummins公司和俄罗斯科洛姆纳工厂生产的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该领域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Hahne  B德  Neuendorf  S  Paehr  G  Vollmers  E  范明强译 《国外内燃机》2010,(6):5-9
Volkswagen公司2.0L-4V-增压直喷式(TDI)共轨柴油机成功搭栽于众多轿车之后,其使用范围又进一步扩展到了商用车和旅游车。在T5轻型车系列中,用这种基本机型能够完全替代目前使用的4缸和5缸机型。同时,为了获得顶级的动力性能,应用了全新开发的可调式两级增压系统,在满足严格的欧5排放限值的同时,明显降低了燃油耗,并且还特别重视以牵引力为导向的扭矩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5.
用试验和数值分析方法,对1台商用车柴油机的增压系统进行了研究,该增压系统由1个机械式增压器和1个涡轮增压器组成。通过与涡轮增压器的组合,降低了系统中机械式增压器的机械损失。另外,发现优化的动力总成技术参数还可用于改善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同时,两级增压系统中的机械式增压器也提高了柴油机的低速扭矩。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一汽产品研发紧密围绕"中重、轿、微、轻、客、J、新能源"7大整车及"驾驶室、发动机、变速器、桥、汽车电子"5大总成、系统开发。基于技术创新战略,在节能环保、安全舒适、电子智能、工艺材料、可靠耐久等领域持续突破,不断释放整车"商品力",提升总成"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力"。以重型商用车为标志的一汽商用车完全具备自主开发能力,解放第六代产品自主研发取得全面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澳大利亚为满足未来铁路货运需求而开发的一种低成本电控空气制动系统(OZ-ECP),提供了OZ-ECP制动系统的说明,并与其他电控空气制动系统(ECP)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针对皮卡和轻型商用车市场,Ford汽车公司开发出1款全新的6.7L Power Stroke V8涡轮增压柴油机,产品代码为“Scorpion”。为满足2010年度车型底盘测功器认证和发动机测功器认证的排放法规要求,该机采用了最新的设计技术,并可使用B20生物燃料。该机采用全新的90°V8设计,其特征为内侧排气、压电共轨燃油喷射、新型单涡双压涡轮增压器和双回路冷却系统。该6.7L柴油机是Ford汽车公司为北美皮卡和轻型商用车市场设计的第1款柴油机。  相似文献   

9.
用传统方法分析行驶循环燃油经济性时,运动学模型无法采集到增压空气处理系统中的瞬态差异。建立一维动力学性能仿真模型预测行驶循环燃油经济性,它包含了发动机和车辆模型的所有瞬态元素。令人感兴趣的瞬态技术是机械增压,其优点在于可改善增压响应,缩短达到最大扭矩的时间。评价了机械增压器离合器带来的好处。当前的美国6~8级商用车市场只采用涡轮增压柴油机。根据对车辆销售和二手卡车市场进行调查的结果,选择了3辆车和基本型动力总成。行驶循环的燃油经济性是仿真工作的主要输出。所有动力总成都符合美国环保署2010年排放法规要求。同时包括2种降低氮氧化物的方法:(1)仅采用高比例废气再循环,(2)采用低比例废气再循环+选择性催化还原装置的后处理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开发了2种采用GT—Suite的新型建模方法。高水准的动力学模型对中央处理器性能强度的要求更高,但提供的输出不能用更快运行的稳态或运动学模型加以解释。机械增压配置对增压响应的改进体现在车辆性能的提高,而又不增加额定的功率/扭矩比。与基本型涡轮增压动力总成相比,机械增压应用不同水平的降速,既可提高车辆性能或燃油经济性,也可使两者同时得以改进。还评价了机械增压器的尺寸和布置方式(在串联增压配置中放在压气机之前或之后),以及废气再循环回路的布置方式。在3辆车的应用中,均实现了燃油经济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BMW740d轿车用新型两级涡轮增压直列6缸柴油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LangenP  奥Hall  W  Nefischer  P  Hiemesch  D 《国外内燃机》2011,(1):21-26
2004年,BMW公司首先在3.0L直列6缸轿车柴油机产品中批量运用两级涡轮增压技术。现在,在2008年上市的新型3.0L直列6缸柴油机的基础上,开发了下一代可调两级涡轮增压柴油机。很高的功率输出、很宽的可用转速范围,以及很低的燃油消耗率等核心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用这款新发动机的BMW740d轿车与以往用功率最大的V8发动机的轿车相比,燃油耗下降209/6以上,同时改善了行驶加速性和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企业级应用系统开发的现状,明确采用基于Web的多层架构体系(如ASP.NET)来进行企业级应用开发,分析数据库驱动设计方法在Web应用开发中存在的缺点,引入领域驱动设计方法,介绍了领域驱动设计方法的开发模式,并结合动态表单的设计中实例,完成系统的分层架构和领域建模,解决基于数据库驱动设计方法的Web应用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使系统获得很好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自动清洗机设备大修中电控系统改造及程序开发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柴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现状;确定了采用电控单体泵型式和以喷油提前角及喷油量为控制对象的系统方案;分析确定了喷油提前角控制方式,并将所开发的电控喷射系统装机进行了匹配标定试验;提出了后期需要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球的排放法规限值日益收紧,为了降低商用车、公路和非公路车辆用发动机的排放,要求采取一些更有效的技术措施。除发动机下游的排气后处理措施外,在轿车柴油机中采用了外部废气再循环(EGR)技术,这对于降低发动机原始排放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Pierburg公司开发出一种重型商用车用的、全电子控制的EGR系统。  相似文献   

15.
BMW公司为其X6型车开发了双涡轮增压的V8汽油机。这款发动机排量4.4L,采用双涡轮增压和第二代汽油直喷技术(高精度喷射),在5500-6400r/min时输出功率为300kw,在1750-4500r/min时最大扭矩可达600N·m。将涡轮增压器和催化器布置在两列气缸之间的V型区域内是一项技术创新。这一布局可使结构紧凑,同时要求进、排气管重新定位。这导致管路缩短且截面增大,从而使进、排气侧的压力损失减小。BMWX6xDrive50i车百公里加速时间5.4s,最高车速通过发动机电控装置限定在250km/h。  相似文献   

16.
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目前变频调速系统和变频器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对变频器的控制系统也作了简要介绍,指出电力电子元器件、变频调速技术和变频器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压共轨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了L'orange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并在MTU 4000系列柴油机上应用的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原理及特点。该系统在8000系列柴油机上又进行了改进。高压共轨系统满足了日益严峻的排放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Neitz  M  Wiartalla  A  Lauer  S  Maassen  F 《国外内燃机》2013,(6):1-4
未来,商用车在满足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的同时,还须进一步降低燃油耗。FEV公司的研究实例表明,在商用车基本型发动机的开发中,仍具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轿车发动机中体积最大且迄今尚未大量由塑料制成的部件之一就是油底壳。在塑料油底壳批量用于商用车领域之后,Mann+Hummel公司解决了将塑料油底壳用于轿车发动机的问题。这样大幅减轻部件质量有利于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为塑料部件的运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行驶动力性好和燃油耗低的柴油机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极具吸引力的动力装置。除了成本高外,压燃式柴油机还存在机理性的高氮氧化物和颗粒排放问题。为满足未来排放法规,柴油机面临技术上的挑战。Borg—Warner Turbo&Emission System公司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计算,已掌握低压废气再循环(EGR)影响废气涡轮增压器的相关参数,并开发出保护流通零部件的有效措施,从而使可进一步降低柴油机有害物排放的低压EGR系统得到批量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