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的决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灰色关联法与格序决策法,提出了灰色格序决策方法.该方法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极值法进行指标的无量化处理,应用熵值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并用灰色关联度来度量备选方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贴近程度.根据提出的方法,对干线公路G204盐城节点过境方案进行了比选,经分析发现,绕行式的过境模式虽然增加了过境车辆的绕行距离,但从工程经济、环境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仍不失为一种相对较优的过境方案.应用结果表明:灰色格序法综合了灰色关联法和格序决策法的优点,能更好地反映备选方案间的相对优劣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多数原来依托于干线公路发展的城市均出现了干线公路"城市化"的问题,干线公路绕城改造已成为交通部门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文中基于此背景,结合河南省近年来出台的公路改造相关政策研究,提出利用可达性指标对城市化进程中干线公路绕城改造选线方案进行比选评价,并以河南省某县城一条过境省道绕城改造为例进行了实论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目前普通国省干线的交通安全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分析公路安全影响因素,构建了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结合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的特点,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同时提出动态安全评价指标,对高等级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进行实时安全评价.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结合国内专家意见,得到各指标层的权重,利用各指标层的分值与权重将福建省普通国省干线安全性量化成具体分值.该评价方法,考虑了福建省国省干线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科学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公路》2015,(4)
为有效评价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干线公路建设水平,对适用于江苏省干线公路的绿色循环低碳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研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专家评分和层次分析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方法及绿色循环低碳干线公路等级划分标准,利用本文评价体系对已开展的工程进行了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干线公路的评价提供了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高等级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规划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剑飞 《公路》1994,(7):32-35
高等级干线公路经过大城市时,要与城市交通线相衔接;同时,还常常与其它干线公路在城市处交会。若干条交会的干线公路和城市交通线不会同时修建,甚至相隔时间较长。为使不同时期的建设项目能够在各方面相互协调,做好干线公路城市过境方案规划,随着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其重大意义越来越明显。此项规划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新课题,这里就规划目的,规划的基本思路和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提一些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摘     
《公路》1993,(4)
本文从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状出发,建立较为全面的评价高等级公路投资方案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引入综合满意度的概念,对投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与决策。指标体系有:公路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交通需求满足程度;投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突变理论的公路过境方案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对过境公路方案进行决策.该方法对多层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 得到总突变级数值,从而实现对方案的综合评判.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可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且计算简单、可靠性高.针对突变评价分值偏高的缺点,设计了分值变换方法,使得该评价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路网的养护决策受多因素共同影响,决策模型的建立是养护决策的关键。建立了城市道路网养护决策的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赋权法和熵权法建立路网养护决策评价指标的权重求解模型;结合物元模型建立路网养护决策评价模型,实现了路网养护决策的优化;文章利用该模型对石河子市城市道路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专家赋权法和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出的组合权重更科学与合理,模型的普适性更强。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影响低等级公路选线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路线方案优劣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熵理论与集对分析原理,建立公路路线方案的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应用集对分析理论获取各评价指标对应于各评价等级的联系度,结合权重与各单指标联系度得出路线方案综合联系度向量,根据集对势原则得到低等级公路各路线方案评价等级。应用实例论证模型合理性,得出最优路线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的决策问题,针对软基处理方案优选决策多属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共存的特点,在分析了目前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决策中存在的不足后,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语言变量和熵权的模糊物元决策分析方法:首先确定了基于语言变量的评价集,引入模糊数描述语言变量;采用熵权与决策者的主观权重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在模糊物元分析原理的基础上,用方案的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模糊量值构造复合模糊物元,通过计算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海明贴近度来实现方案的排序与择优,以此确定最佳软基处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决策方法综合考虑了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时经济、技术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模糊物元分析为处理评价指标值精确数与模糊数并存的决策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最后实例研究证明了该方法应用于公路软基处理方案优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路选线方案中影响因素繁多且关系复杂的特点,论文引入了一种基于改进AHP法的公路选线方案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结合路线方案的各项指标及相互关系,构建包含最主要信息指标的框架分析图;运用AHP法确定影响线路方案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初步确定合理方案;然后建立以FUZZY模糊数学为基础的评价体系,通过权重系数及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AHP法中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做出评定,为公路选线方案比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边坡防护方案的确定是公路设计阶段的重要环节,决策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直接影响公路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目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决策以定向的经验判断为主,缺乏定量理论评价.为此,基于二元定量比较法、熵权法、灰靶决策理论,构建了一种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评价决策模型.该模型从经济、技术、社会三方面综合考虑生态边坡方案决策的多种因素,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降低人为主观因素影响,并结合灰靶理论计算各评价方案靶心距,进行优劣排序决策最优方案.最后以津石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决策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实践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能较为准确的评价滞洪区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方案的优劣程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评价法在TDM方案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期提出的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TDM)措施进行不同实施力度的组合,得出了若干组合方案;建立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方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统计法实现对非定量指标隶属度的确定,按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对定量指标分别确定其隶属度;通过专家调查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和评价准则的权重向量;最后利用多级模糊评价综合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得出最佳方案。本文所使用的方法和结果可以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评价、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干线公路的使用品质,降低养护成本,针对干线公路的小修保养策略及施工规程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江苏省干线公路路面状况现场调查结果,引入典型病害单项评价指标,构建了PCI多级评价体系,为合理界定养护等级制定路面养护维修方案提供了依据,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为路面养护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方案模糊自评判综合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智勇  陈峻  王炜 《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1):105-109
采用模糊数学和自评判模型从综合评价决策的角度研究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备选方案的优劣。先应用模糊聚类的相似系数法确定6项评价指标;对选定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其中难以直接量化者采取模糊相对赋值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以1~9标度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使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检验。通过标准化处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定义隶属函数,建立起模糊自评判模型。然后以东莞市为例,对近期停车设施规划方案综合排序决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力提倡乘用公共交通出行是缓解城市拥堵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同时,采用公交信号优先方法是提高干线运行可靠性的重要措施,但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评估干线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优劣,为了弥补干线公交信号在评价方面的不足以及提高整个交通网络的通行效率,加强出行安全,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一种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评价模型。首先,从交通效率、运营成本和节能减排3个方面构建干线公交优先行驶的信号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个体的经验与所能收集到的相关事实和数据进行证据推理,搭建公交优先行驶的信号评价的区间D-S证据理论决策模型;最后,针对指标属性的不确定性和单决策者决策经验的片面性,将证据理论和多属性决策相结合,利用D-S证据理论评估其优劣并选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基于区间D-S证据理论的干线协调公交信号优先评价模型,在方案选择上可以帮助决策者排除不确定性和多属性产生的干扰,使决策变得更合理;结合算例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为公交信号优先方案的评价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公交信号优先评价过程中的单决策者的片面性、指标属性的模糊不确定性,为公交信号优先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公路建设对沿线自然环境有着重大影响,因此"绿色"选线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然后利用消去与选择转换(ELECTRE Ⅱ)综合评价法,实现各路线方案的环境影响量化评价。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应用于公路"绿色"选线方案比选。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17,(4)
基于钢桥面铺装建管养一体化理念,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钢桥面铺装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按公路钢桥面铺装的技术性能、施工质量、养护过程、经济效益等4个准则层及21个指标层划分各指标评定等级,并利用专家评分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而运用模糊理论进行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分析的钢桥面铺装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最后对某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初选方案进行综合评判,确定其优选方案。评价方法可为钢桥面铺装方案比选及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