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基于CIM的班联数城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以车站BIM为基础,建立可视化的轨道交通各类组件模型,通过各类感知设备采集信息,对汇聚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为管理人员提供车站客运实况、设备状态监测、应急预案响应等服务,有效提升车站管理整体信息化水平。智慧车站主要体现在全息感知、自动运行、智能诊断、自主服务、主动进化。班联数城基于CIM的地铁智慧车站建设解决方案设施设备生命周期管理为保障车站设备健康运行,班联数城CIM平台,在基于可视化车站整体BIM基础上,综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铁路隧道施工的特点及管理需求,研究隧道施工阶段的BIM模型构建及应用思路和技术路线,提出了基于BIM的4D施工管理技术。将构建的隧道BIM模型与进度计划进行关联,形成4D施工信息模型,基于该模型实施4D施工模拟与优化、进度动态管理、安全评估与预警管理、质量监控与管理、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实现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的数字化、可视化和集成化管理。最后通过实际项目进行BIM应用,证明了BIM技术在铁路项目隧道施工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公路隧道所处环境复杂,结构自身性能在多因素长期作用下不断劣化所带来的管养等问题,基于GIS+BIM的集成技术,研究设计了公路隧道智慧管养系统框架,通过对隧道建设的基础数据以及各类检测器所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关联分析与预测分析,实现隧道使用性能数据管理、健康检测、安全评估预警和隧道结构服役性能智慧管养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公路隧道养护维修精细化的管理水平,为隧道管养部门提供科学的管养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4.
刘志中  裴佑生 《北方交通》2022,(2):50-53,56
针对高速公路互通立交面临设计和施工进度管理等难题,将BIM技术应用于互通立交设计及施工中,建立全专业的三维信息模型,利用BIM可视化技术进行桥下限界高度分析、三维视距分析.通过本项目自主研发工程进度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在施工阶段参建各方对工程进度的实时、精准把控和便捷管理.应用结果表明:通过BIM技术能够优化设计和对工程进度进行全面管理,实现了BIM技术在互通立交中的应用,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设计效率,解决公路隧道工程模型正向化、标准化的问题,针对公路隧道设计的特点及管理需求,将传统设计思路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全新表达方式相结合。通过设定应用场景规定模型的应用功能,对模型的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添加相应的约束,通过参数驱动生成模板的方法研究设计阶段隧道BIM模型正向化构建及应用思路和技术路线,为实现高效正向协同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深基坑工程频繁出现于城市建筑密集区,由于施工场地受限大、隐蔽性强,对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于地铁深基坑施工中,借助其可视化程度高、模拟性强等优势,有效解决施工中管线碰撞、工序衔接不畅等问题。以成都地铁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对施工中BIM可视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展开研究,分析了BIM技术优势,构建了参数化族及可视化模型,从管线迁改、冲突检查、5D(5dimension,五维),三维模拟等方面提出了适用于地铁深基坑施工的BIM技术流程,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隧道工程监测数据处理和预警工作提出一种可视化应用方案,基于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与监测数据的相互关联实现监测信息的直观展示,将Dynamo可视化编程与BIM相结合,实现监测过程中基于分级标准和分级监测单元的可视化预警,同时反馈输出分级预警信息。程序以太原地铁2-1号线联络线项目为依托,实现可视化层面的分级,为现场安全施工提供预警提示。  相似文献   

8.
BIM技术的出现,为桥梁施工走向信息化、可视化、及提高桥梁施工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保障.以乌奎高速公路立交特大桥曲线连续梁(48+80+48 m)转体结构为依托,采用BIM核心建模软件(Revit)为该桥梁建立BIM模型,并结合Navisworks软件,附以时间纬度,形成4D模型,从而探索BIM技术在连续梁桥转体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大量框架桥监测工程及BIM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索和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智慧监测平台.以福建龙岩市永定区凤城街道下坑一路框架桥下穿漳龙线铁路工程实践,融合自动监测系统、视频安全监控系统、云端数据存储和综合预警系统,通过发挥BIM技术的实时可视化、信息共享等特性,将框架桥顶进施工监测信息通过BIM模型快速准确的传递给参建单位,将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处理的自动化技术和预警系统结合,对监测数据实时分析拟合预测变形趋势,保证了框架桥下穿既有铁路的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正400-0516-660www.citylinker.com班联数城智慧公路养护解决方案以CIM平台为核心,通过实体公路的数字镜像,建立公路道路时空数据库。CIM平台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GPS、BIM、GIS等信息技术,并接入各种物联网感知设备,在公路设计、施工与运营三个阶段提供数据采集服务,基于采集到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系统平台可实现:为养护阶段的公路巡检、桥梁定检、桥梁隧道健康监测、病害诊断分析、养护管理、辅助决策等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支撑;能够实时掌控公路健康及养护业务状态,深度挖掘分析公路养护过程中各类采集数据的变化规律,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养护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