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公交换乘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武汉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也是以公交换乘为基本思路。合理的换乘票价是吸引乘客、保持公交系统运营效率的手段之一。以武汉市公交发展规划为依托,通过构建基于出行者效用的公交换乘票价模型,对出行者能够接纳的公交换乘票价进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随着公交提速效果逐渐显现,动态的递增票价策略能够促进快速公交系统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多模式公交网络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速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逐渐融入到常规公交系统中,构成了复杂的多模式公交网络,在此公交网络环境下乘客公交出行时间的稳定可靠程度直接影响到公交系统的服务性能,因此,本文以常规公交和地铁组成的典型多模式公交网络为研究对象,利用状态增广技术,建立了换乘约束条件下的出行时间可靠性模型,从而为评价和改善多模式公交网络服务性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将旅客由铁路枢纽换乘常规公交的过程分为站内组织、站外引导、客流疏散三个步骤。并将铁路枢纽与常规公交的布局衔接方式进行归类,从运能衔接与时间衔接两方面对两者的换乘衔接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线路运能利用率""线路上客不均衡系数"及"线路到发可靠度"三个指标,对铁路枢纽与常规公交的运能与时间衔接特性进行评价研究,并建立运能匹配与时间衔接的换乘衔接优化模型。以哈站北广场为例,分析其在建成初期常规公交换乘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从客流引导组织、线路运能优化与公交车辆调度等方面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换乘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的网络,这一发展战略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广泛应用,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既可以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也可以体现地面快速公交的优势。在BRT与轨道交通共同运营、BRT功能定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枢纽发展趋势及BRT与轨道换乘枢纽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公交换乘协同排班,减少乘客出行换乘时间,本文对公交信息系统的IC卡数据及车辆GP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换乘信息并对现有的发车排班进行优化.首先,构建了公交运行状态信息提取模型,提取现有的公交运行状态信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邻域搜索的公交时刻排班优化算法,得到最佳发车排班时刻表.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选取了成都市的56路和3路公交线路的实际数据进行案例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排班的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公交供需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实现协同换乘;与原有的公交服务相比,优化之后的公交服务能够更加贴近出行需求,提升线路之间的换乘衔接效率,从而提高公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林群  林涛  毛应萍 《城市交通》2012,(1):19-25,18
面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但地面公交人车拥挤严重的现状,如何正确选择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至关重要.从公共交通客运需求、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模式及公交运营模式三方面展开探讨,确定选择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复合公交走廊为骨架的新公交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快速公交网络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层次,以现有公交主走廊升级改造为基础,规...  相似文献   

7.
上海公共交通一体化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上海城市总体发展、人口布局调整、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常规的.服务功能单一的地面公交模式已经不适应国际化大都市快速发展的要求。以轨道网络为骨架,能够满足不同出行距离.不同出行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的一体化公共交通新模式将是保持公交竞争力,实现大都市公交优先襄略的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8.
以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开通后地面公交的线网优化规划为例,提出基于多源数据的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特征分析方法,并用以划分服务范围.利用轨道交通和公交的IC卡刷卡数据及手机大数据,模型分析轨道交通和公交换乘客流和潜在客流进行换乘的行为,明确轨道交通新开后对公共交通的影响范围,并预测换乘的公共交通供需变化,作为线网调整优化的依据,并在项目应用中得到较好的应用.该模型可用于轨道交通开通后公共交通线网优化的实际工作中.  相似文献   

9.
《济宁市城区公交发展规划(2010-2030年)》(以下简称《济宁公交规划》),于4月18日由市政府发文批准实施。《济宁公交规划》遵循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定位,对公交场站、换乘枢纽站、公交线网、快速公交、公交专用道以及保障公交发展的政策措施等做出了详细规划。规划年限近期为2015年,远期为2030年。《济宁公交规划》规划了4个对外交通枢纽,22个城市公交枢纽,10个城乡公交换乘枢纽,32个公交首末站;4处公交停保场,2处公交保养场,1处公交大修厂,6处公交加气站,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土地利用开发模式始终滞后于城市交通发展的背景下,介绍TOD的公交导向开发模式,以整体居民公共交通出行效率为依据,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建立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优化模型,采用混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并以2005年哈尔滨统计数据为例作一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以公交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