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要的一种交通工具,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故障,为了确保汽车的安全、高效行驶,做好汽车的保养和维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底盘是汽车的重要结构部件,主要负责支撑汽车底部。底盘承受的压力以及荷载很大,极易受到磨损或者破坏,因此必须重视汽车底盘的保养和维修。文章主要介绍了汽车底盘的主要组成结构及其重要性,分析了汽车底盘常见的故障及其发生原因,提出了有效的保养及维修措施。  相似文献   

2.
姚建明 《时代汽车》2024,(5):186-18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汽车底盘是汽车的重要部位,在行驶过程中,底盘出现异响,这表明汽车存在了某种故障了,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进行排查,否则会危及行车安全。本文从汽车底盘的传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以及制动系统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汽车底盘常见的故障及维修方法,通过分析判断车辆不能正常工作的原因,及时找出应对的措施,将故障排除,使车辆恢复到一定的性能和达到行车安全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岩 《时代汽车》2022,(3):173-17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人均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汽车也走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了家庭中已经成为了必备的物品.汽车底盘是汽车结构中最终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容易发生故障的结构之一.一旦汽车底盘发生故障,则说明汽车在某个部件出现了故障,需要对汽车进行及时地检查和维修.本文结合汽车底盘的故障...  相似文献   

4.
对于汽车颜色的选择,大多数人会从美观的角度来考虑,很少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汽车行驶中,车身颜色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在汽车遭遇意外时,有些颜色会起到加剧险情的副作用,也有一些颜色却可从某种程度上降低险情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对于汽车颜色的选择,大多数人会从美观的角度来考虑,很少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汽车行驶中,车身颜色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在汽车遭遇意外时,有些颜色会起到加剧险情的副作用,也有一些颜色却可从某种程度上降低险情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汽车制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和运输效率,据有关资料介绍,在公路交通事故中,由于制动系故障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40%.随着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现代汽车的车速越来越高,从而对汽车制动系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发现隐患,减少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汽车制动性能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  相似文献   

7.
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其中行驶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其影响因素复杂,既有结构因素又有使用维修因素。汽车的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一旦相互发生干涉,会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甚至会导致车毁人亡的事故。因此,对于某些行驶、制动跑偏的故障,要综合分析,通过各系统的逻辑关系和汽车的行驶原理来查找故障。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车辆发生事故的概率也不断增加,汽车车身修复行业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缺少设备、数据和相关技术支持,加之维修技师的实际动手能力及水平差异较大,导致相当一部分事故车辆修复质量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车辆在维修竣工后出现故障。事故车辆故障是指事故汽车修复后或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现象,如异响、共振、风噪、室内进水、车辆跑偏、吃胎、转向发沉、车辆高速行驶发飘等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山岭地区隧道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其在特定条件下具有其他线路方案难以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由于隧道中行驶时车道相对封闭、光线时强时弱、行车自由度偏小,存在较大的运营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围绕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展开具体分析,分别阐述了隧道条件、驾驶人员习惯性违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探讨了加强隧道交通安全的措施,以期进一步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晓青 《汽车情报》2007,(15):36-41
一、汽车行驶安全性能受到社会关注 所谓安全汽车是指:综合运用当代最先进的汽车安全技术成果,有安全、可靠的运行系统,以汽车专用电脑控制、指令、协调汽车各安全机构、保证最佳安全性能的汽车。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汽车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因汽车的普及而愈加便利时,社会也不得不“吞下”汽车社会带来的苦果——交通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逐渐成为了人们出行时首选的交通工具。而汽车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季节气候、道路状况和内部质量的影响,极容易导致底盘出现各种故障问题。不仅会使汽车的操作性能大大降低,甚至会造成惨重的交通事故,对汽车司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笔者利用汽车底盘的概述,结合汽车底盘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通过汽车底盘的常见故障问题,浅谈汽车底盘的维修技术与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志斌 《时代汽车》2022,(1):172-173
汽车发动机一旦出现故障会为汽车的正常使用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本文从汽车发动机常见的故障入手,进而对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方法和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技术分别进行分析,旨在为保障汽车行驶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迎接高速公路时代—中国汽车相关技术问题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水武正 《汽车工程》1998,20(4):249-256
中国正迎来高速公路时代,高速公路时代安全行车在技术因素方面涉及车辆的构造,道路设施与运行管理,在人的因素方面涉及驾驶习惯。保养与车检,安全运行的宣传教育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现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汽车的数量随之也越来越多,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之类的问题,因此汽车的维修工作也变的尤为重要,其维修的师傅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然后借助检测诊断技术来进行汽车的事故和问题故障的检测排查工作。本文围绕汽车的检测诊断技术以及该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汽车成为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主要工作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严重的还会导致汽车自燃。因此,想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就需要做好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工作,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整体质量,维修人员要熟练地进行发动机故障排除,提高售后服务成效,本文主要分析了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与维修技术要点,希望能够为汽车保养与维护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经济水平,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具备购买汽车的经济条件,这也使得汽车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提高了人们日常出行的便利性。不过,汽车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也会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问题,在汽车中埋下安全隐患,影响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开展汽车维修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中汽车电器作为汽车整个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汽车的安全行驶,这就需要采用合适的维修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维修中存在问题,确保维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对汽车的需求大幅度提升,使汽车行业的发展与扩张极为迅速。由于本人从事多年的汽车生产、制造工作及各类交通事故现场的司法鉴定的痕迹分析中,汽车本身性能不良和故障隐患因素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也占据较大比例,为保障汽车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对汽车的综合性能的检测与维修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人对汽车使用中的综合性能检测的必要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日常化、便捷化及网络化进行思考与规划。基于此,文章通过对我国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发展历史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汽车的综合性能检修技术的发展进行简要的梳理;最后,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设与工艺要求进行简要的分析。以供相关人士的阅读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巨大进步。汽车作为常用的交通工具走进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汽车的主要结构以机械为主,在长期搁置或使用后容易出现各种机械故障问题,定期维修保养尤为重要。为了确保汽车的性能良好,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常识运用在汽车机械维修和保障的过程中,方便汽车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文章围绕常见汽车机械故障产生原因、浅析现代汽车机械维修及保养特征和汽车机械维修及保养的技巧,三个维度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汽车的工业化生产让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作为出行工具,并且这也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本质性的提升。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终会用到汽车同时在一些其他行业的工作过程当中也需要利用汽车进行运输,汽车产品的需求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模式。与此同时在建设过程当中汽车的驾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从汽车驾驶员对预防事故的能力方面着手对汽车事故的预防问题进行简要探讨,希望能够为更多的驾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从而更加保证自身行驶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机动车驾驶为运输业中特殊工作,所以对该行业从业人员要求较高。安全驾驶旨为预防交通事故,确保行车安全。汽车驾驶安全性,不仅与汽车自身安全性能相关,而且与驾驶者行车中安全操控密不可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增强驾驶者主动安全意识,可降低行车风险。基于此,有必要掌握汽车驾驶员素质对行车安全影响,了解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将各类不安全隐患遏制于萌芽时期,为行车安全做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